2025劳务关系是否有非工伤死亡赔偿_劳务关系工亡赔偿依据
【劳务人员死亡赔偿的五个关键点】
一、非工伤死亡用工单位要赔钱吗?
劳务人员在工作中死亡不算工伤。但用工单位需要支付赔偿。民法典1191条和1192条规定了这种情况的处理办法。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导致他人受伤的,单位要负责赔偿。赔偿后单位可以向犯错严重的员工追回部分钱。
如果是劳务派遣的情况,实际用工单位要负主要责任。劳务公司如果有过错也要承担部分责任。比如建筑工地临时工出事,包工头和劳务公司都要负责。个人之间的劳务关系也适用这个规则,雇主需要先赔偿,再向有重大过失的工人追偿。
二、外包员工受伤谁来负责?
外包员工工作时受伤,用工单位和劳务公司都要负责。法律规定用工单位要保证工作环境安全,所以出事后要负主要责任。劳务公司因为和员工签有合同,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受伤员工可以拿到这些赔偿:
1. 看病花的医药费
2. 住院时的伙食补助
3. 交通费和住宿费
4. 康复治疗费用
5. 假肢等辅助器具费用
6. 养伤期间的工资
7. 请护工的费用
8. 伤残补助金
9. 死亡赔偿金
三、公司推卸责任怎么办?
当用工单位和劳务公司都不愿负责时,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找两家公司协商解决,要求他们按法律规定赔偿。协商时要保留谈话记录和书面材料。如果协商不成,第二步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他们会调查处理。第三步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准备劳动合同、工资单、医疗记录等证据。最后还可以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程序维权。
四、赔偿金额怎么算?
赔偿金额要看具体情况。医疗费按实际支出计算,需要医院正式发票。住院伙食每天按当地标准补助,比如北京现在每天50元。交通费要提供打车票或公交卡记录。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确定,十级伤残赔12个月工资,每升一级多赔2个月。
要注意的是,工资标准按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如果工资高于当地平均工资三倍,按三倍封顶。比如某程序员月薪5万,但当地平均工资1万,就按3万计算。
五、如何预防劳务纠纷?
用工单位应该给所有劳务人员买意外保险。签订合同时要明确责任划分,写清楚安全条款。工作现场要配备安全设备,定期检查消除隐患。劳务公司要核实员工健康状况,不适合高危工作的不能派去工地。
员工自己也要注意安全,遵守操作规范。发现危险情况要立即报告,不要冒险作业。平时保留工资条、工作证等证据,方便出事时维权。和用工单位沟通尽量用文字记录,避免口头约定。
遇到赔偿纠纷不要私下和解,要找专业律师咨询。注意工伤认定要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申请。赔偿协议要经过劳动部门审核,防止公司事后反悔。家属处理死亡赔偿时,需要准备死亡证明、劳动关系证明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