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伤残鉴定需要什么材料_个人做伤残鉴定怎么做
# 伤残鉴定指南:如何准备材料和走流程
## 一、伤残鉴定的基本作用
伤残鉴定是法律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帮助受伤者证明身体损伤程度,为赔偿提供依据。我国法律对鉴定流程有严格规定,但很多人不了解需要哪些材料和具体步骤。下面将详细说明如何准备材料和完成鉴定。
## 二、必须准备的六类材料
**1. 身份证明文件**
需要带身份证和户口本原件。如果证件丢失,要先去派出所补办临时证明。
**2. 医院诊断书**
要找主治医生开正式诊断证明。证明上要写明受伤时间、治疗过程和当前状况,必须盖医院公章。
**3. 完整病历资料**
包括住院时的所有记录:入院登记、手术记录、用药清单和出院总结。门诊治疗的病人要收集所有检查单和病历本。
**4. 拍片检查结果**
X光片、CT扫描、核磁共振等影像资料要保存好。建议同时准备电子版和胶片,有些鉴定机构需要查看原始影像。
**5. 鉴定委托书**
需要填写鉴定目的、委托事项等信息。如果是交通事故,多数情况由交警部门出具委托书;工伤鉴定需要单位提供证明。
**6. 其他辅助材料**
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提供:事故现场照片、目击证人联系方式、单位出具的受伤经过说明等。
## 三、办理流程七步骤
**第一步:收集材料**
对照清单整理所有文件。建议准备复印件3份,用不同文件夹分装原件和复印件。
**第二步:选择鉴定机构**
查询当地司法局官网公布的鉴定机构名单。注意查看机构业务范围是否包含伤残鉴定,可以电话咨询具体办理时间。
**第三步:提交申请**
带齐材料到鉴定机构窗口办理。工作人员会检查材料是否齐全,缺少的材料会当场告知需要补交的内容。
**第四步:缴费登记**
根据鉴定项目缴纳费用。普通肢体伤残鉴定费用在800-1500元之间,保存好缴费收据作为凭证。
**第五步:配合检查**
鉴定专家会安排身体检查。需要如实说明伤情,必要时需要现场演示活动受限情况。检查过程会有录像记录。
**第六步:等待结果**
常规鉴定在15个工作日内出报告。复杂情况可能延长到30天,特殊情况可以申请加急处理。
**第七步:领取报告**
带身份证和缴费凭证领取正式鉴定书。仔细核对报告内容,发现错误要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复核申请。
## 四、真实案例教训
**案例一:材料完整获赔偿**
张先生车祸导致骨折,他准备了全套病历和3次复查的CT片。鉴定为十级伤残后,保险公司按标准赔付医疗费和伤残补助金。
**案例二:漏材料耽误时间**
李女士工伤后只提交了诊断书,忘记带手术记录。来回补材料耽误两周,差点错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
**案例三:影像资料问题**
王先生提供的X光片拍摄时间超过半年,被要求重新检查。提醒大家注意影像资料的时效性,最好在鉴定前1个月内拍摄。
## 五、特别注意三点
**鉴定时机要选对**
通常要在治疗结束后3-6个月进行。过早鉴定可能影响评级准确性,但要注意人身损害赔偿的1年诉讼时效。
**复查程序要了解**
对鉴定结果不服的,可以在15天内申请重新鉴定。需要准备新发现的医疗证据,并支付再次鉴定费用。
**赔偿计算有标准**
不同伤残等级对应不同赔偿系数。比如十级伤残按10%计算,赔偿金包含医疗费、误工费和被扶养人生活费等。
办理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到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咨询。建议提前预约专业律师陪同办理,避免因材料不全或程序错误影响鉴定结果。保存所有交接材料的签收单,关键时刻能作为证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