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事故方讹诈全责方怎么办?
在日常生活中,交通事故是难以避免的问题。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赔偿问题往往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有些情况下,事故方可能会采取讹诈手段,试图从全责方获取更多的赔偿。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全责方应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将结合相关案例和法律法规,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解决行动路线图。
一、了解事故责任认定
1. 事故发生后,首先要了解事故责任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全责方是指在事故中承担全部责任的一方。
2. 在事故发生后,交警部门会根据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等情况,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全责方应积极配合交警部门进行调查,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
二、面对讹诈,如何应对
1. 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事故发生后,如果对方采取讹诈手段,全责方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慌乱应对可能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甚至可能被对方利用。
2. 收集证据
(1)现场拍照:在事故发生后,全责方应立即拍照固定现场证据,包括事故现场、车辆损坏情况、当事人受伤情况等。
(2)报警:如对方采取讹诈手段,全责方应立即报警,让警方介入调查。
(3)收集证人证言:如有目击者,全责方应尽快收集证人证言,以证实事故真相。
3. 法律咨询
在事故发生后,全责方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为自己维权。
案例一:2019年,江苏南京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轿车与一辆电动车发生碰撞。事故发生后,电动车驾驶员声称受伤严重,要求轿车驾驶员赔偿10万元。轿车驾驶员在咨询律师后,了解到对方可能存在讹诈行为,于是报警并积极配合警方调查。最终,警方证实电动车驾驶员并无大碍,轿车驾驶员无需承担过高赔偿。
4. 赔偿协商
在事故责任认定后,全责方可以与对方进行赔偿协商。在协商过程中,全责方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理赔偿:根据事故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赔偿金额。
(2)分阶段赔偿:可以与对方商定分阶段赔偿,避免一次性支付过高赔偿。
(3)签订协议: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签订赔偿协议,明确赔偿金额、支付方式等事项。
案例二:2020年,浙江杭州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货车与一辆面包车发生碰撞。事故发生后,面包车驾驶员要求货车驾驶员赔偿15万元。货车驾驶员在咨询律师后,与对方进行赔偿协商。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货车驾驶员赔偿对方5万元。
5. 法律诉讼
如协商无果,全责方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判决赔偿金额。
三、相关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1)第四十二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2)第九十九条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一)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的;(二)在道路上追逐打闹、强行拦截车辆的;(三)倚坐、攀附车辆的;(四)在机动车道上行走的;(五)其他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1)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第七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四、总结
面对交通事故中事故方的讹诈行为,全责方应保持冷静,积极收集证据,寻求法律帮助,合理协商赔偿事宜。在必要时,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全责方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应遵循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