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坐火车老照片
坐“绿皮火车”是我们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八十年代坐火车老照片 ,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里,大多数人出行的选择都是绿皮火车。对于那个闷热又拥挤的绿皮火车,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可能是一种非常糟糕的体验,但对于80年代的我们来讲,却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体验。在火车上可以玩牌来打发无聊的时间,还能够吃到平日里不舍得吃的泡面八十年代坐火车老照片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这趟绿皮火车,可以让我们看到沿途不同的风景。
我第一次坐绿皮火车在12岁,即便那时候的绿皮火车没有空调,座位也没有现在舒适;但自从坐八十年代坐火车老照片 了一次之后,我便喜欢上了坐这种绿皮火车,以至于在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想要再次乘坐绿皮火车。因为我的小姑在绵阳居住,所以每年的暑假我和弟弟就跟随爷爷奶奶到绵阳去玩几天。这段在现在只要1小时的路程,然而在那时候乘坐绿皮火车,却要花上10多个小时,而对于我和弟弟来讲,不但没有觉得绿皮火车枯燥,反而对它充满了乐趣。
最大的乐趣在我和弟弟对于火车这个庞然大物的喜欢,尽管从小就住在铁路边上,每天也看着来来往往的火车经过,但却从来没有坐过火车。还记得第一次乘坐火车时候,我和弟弟都非常的兴奋,在这趟奔跑的列车上,从第一节车厢跑到最后一节,然后再从最后一节车厢回到第一节。
而在这中间,火车每经过一个隧道,每停靠一个小站,都会让我和弟弟充满了新奇感。我们也喜欢这种绿皮火车所带来的惬意时光,玩着扑克牌,吃着零食和一路买来的特产,并看着沿途的风景,说说笑笑就到了目的地。尽管现在的火车已经舒适太多,然而却再也没有享受过,绿皮火车带来的那种快乐八十年代坐火车老照片 !
80年代的情侣,哪些场景现在看了也让人面红心跳?八十年代在谈恋爱八十年代坐火车老照片 的人,现在这个时候,子女都参加工作好几年八十年代坐火车老照片 了吧,有八十年代坐火车老照片 的大概也已都有孙子了。八十年代的爱情,在整个社会观念不开放的背景下,七十年代手拉手逛公园当作流氓行为的阴影还存在这。但是尽管这样,自由恋爱的气息已渐渐浓郁,不过像现在这么大白天明目张胆搂搂抱抱的在那个时候倒还是真没有。
八十年代中期,男女约会已经普遍存在。最常见的就是晚上约看电梯,当然,看电影在那个时候还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说是看电影,其实只不过是个由头:说说悄悄话。尽管当时谈恋爱不再是什么洪水猛兽,人们仍然是含蓄羞涩,通常情况是:走的时候并不是并排走在一起说说笑笑张扬走过,而是一前一后好像互不相干一样去电影院。到了电影院门口后看看周围没有认识的人才会手牵手一起走进电影院。不过电影散场后就自由了。在小树林里,两个人手牵着手一起说笑着,不再顾忌。更有大胆者,便会闪到路灯照不到的树林深处开始学着电影里恋人们那样“接吻”了,这在当时算是非常开放了。
这是一组反映上世纪80年代年轻人思想开放和追求时尚的老照片,非常珍贵。图为80年代末一列火车上的卧铺车厢中,一对小情侣挤在一起,女孩深情地看着身边的男孩。
图为1980年在北京动物园游玩的时尚年轻人,虽然女士背包已经出现,但那时还不是纯粹的装饰品,包里面依然会装很多东西,走累了就会让男士帮忙背着。
上世纪80年代,随着私家车越来越多,很多年轻人结婚开始用小轿车接亲。图为80年代的一对新婚夫妻,帅气的新郎给漂亮的新娘开车门。
图为1981年的上海外滩,一对情侣亲密地坐在一起,女孩害羞地托着男孩的脸。
80年代,随着沿海地区的时尚风吹到全国后,烫卷发、化淡妆的女性越来越多。图为1980年的北京,一个化着淡妆的年轻女孩。
上世纪80年代的歌舞厅,一群年轻人在舞厅现场蹦迪。
80年代的北京街头,一对小夫妻在朋友的帮助下,骑着三轮车从家具市场买回了一张崭新的沙发。
80年代的公园长椅上,一对情侣互相枕着对方的腿在休憩。
80年代的公园里,一对你侬我侬的情侣在说着悄悄话。
七八十年代坐火车是种怎样的体验?七八十年代坐火车会是一种很新奇八十年代坐火车老照片 的感受八十年代坐火车老照片 ,并且会让人特别的羡慕八十年代坐火车老照片 ,觉得能坐上火车很有能力。
老照片:80年代的辽阳,曾经的关外第一城,如今最“没落”辽阳八十年代坐火车老照片 ,古称襄平、辽东城八十年代坐火车老照片 ,地处辽宁中部,是东北地区最古老八十年代坐火车老照片 的城市之一,是拥有2300多年 历史 八十年代坐火车老照片 的文化名城。这组老照片拍摄的是80年代的辽阳。跟随这些老照片,一起去看看昔日的辽阳的样子。图为80年代的辽阳火车站。
80年代的辽阳火车站前的大街,街道边都是破败的老房子,看上去有些许荒废的感觉。
80年代的辽阳火车站前的满意饭店,街边站着的路人背后的这所老房子很有特色。
80年代的辽阳福民市场。这个市场曾非常喧嚣与繁华,那时候辽阳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在这里几乎都能买到。
80年代的辽阳第三高中。这所学校始建于1957年。那时三高中的校址还在白塔区站前中华广场东北角。
80年代的辽阳第五中学操场,背后是辽阳白塔。辽阳白塔建于辽朝时期,是东北地区最高的砖塔。
80年代辽阳纺织厂内的水塔,这座水塔一直保存至今。
80年代的辽阳工人文化宫。当时的文化宫的外墙被刷成黄色,这耀眼的颜色让这栋建筑在这一带十分显眼。
80年代的辽阳石公司 体育 馆少年宫。小时候有去过这里的读者吗八十年代坐火车老照片 ?
80年代的山东淄博是什么样子?淄博八十年代坐火车老照片 ,别称淄州,位于山东中部,淄博城市名字是淄川、博山两地的合称。淄博历史悠久,是齐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世界足球起源地。这组老照片是80年代的山东淄博,跟随这些老照片,一起去看昔日的淄博的样子。图为80年代的淄博火车站。那时淄博人都习惯于把淄博火车站叫张店火车站。
淄博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山东省中部,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重要交汇处,南依沂蒙山区与临沂接壤,北临华北平原与东营、滨州相接,东接潍坊,西与省会济南接壤。
淄博为山东第三座省辖市,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城市GDP40强,位列社科院2015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行榜第34名。
淄博是一座组群式城市,城镇化率位居山东省第三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具有辖县权的“较大的市”和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城市,是山东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次中心城市。80年代的老淄博饭店门前的街景。那时的淄博饭店只有5层。
80年代的淄博饭店前的十字路口。这个路口就是张店中心路与共青团路路口,这里曾经是淄博最繁华的路口,是淄博的窗口。当时的马路上机动车真的很少。
80年代的淄博街景,这种红色的两节车厢的公交车也叫“大通道”,老淄博人一定印象深刻。
80年代的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这所院校创建于1956年,后来这所学校与淄博学院合并成为八十年代坐火车老照片 了山东理工大学。
80年代的淄博张店区,兴学街上的高层建筑以及过往的行人。兴学街,是张店的一条老街道。
80年代的兴学街小学校园。兴学街,顾名思义,与教育有关,始建于1938年的兴学街小学便是其最典型的代表了。
80年代的张店,那时候的居民楼。当年的居民楼大多数是三层或四层小楼。照片里楼下的电影录像厅是那个时代的一大特色,曾经辉煌一时。当年的录像厅主要放映港台电影。
80年代的淄博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是一个城市最有生活气息的地方。
80年代第一贼王:一条腿为何能偷遍17省36趟火车?如果是看过《天下无贼》的读者八十年代坐火车老照片 ,相信对里面的盗贼团伙,也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八十年代坐火车老照片 他们似乎已经自成一派,甚至还有严格的阶层分工,而上个世纪80年代,老一辈人乘坐火车,最需要小心的,就是自己的钱包,在火车列车这种人多眼杂的地方,稍微不留神就失去了踪影。
这里,就不得不提下80年代第一贼王“贼王”:黄瘸子。人如其名的八十年代坐火车老照片 他,失去了一条腿,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也不怎么起眼的人,却一条腿偷便了17省36趟火车,涉案金额更是达到了数万元。
黄瘸子的本名叫做黄庭利,出生于1946年,小学文化的他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曾经在黑龙江务工,之后又搭乘火车来到南方游荡,平日游手好闲的他也始终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而正是在1976年,在前往山东的时候,黄庭利却因为扒火车时出现的意外,结果被飞驰的列车压断了一条腿,这也改变了他的人生。
虽然铁路部门为其安置了一条假肢,但是黄庭利却感到前途无望,从此开始了自暴自弃,开始游荡在火车站附近,做一些小偷小摸的勾当。
黄庭利不知道的是,火车站的小偷,竟然也有着自己的势力和地盘,初来乍到的黄庭利,最初在哈尔滨火车站行窃,结果却犯了“行规”,跑也跑不快的他很快被另外一些小偷撵着一顿痛打。
眼看伤痕累累的黄庭利饿倒在路边,却还是有一位不忍心的同行,将他领进了门,并且要黄庭利拜一位“老师傅”作为老师,没想到在此人身边学了两年,黄庭利却也学得了盗窃和掩人耳目的本事,而他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到那个自己吃瘪的哈尔滨,并且向当地的贼头发起了挑战,双方约定,在山海关前谁偷的东西值钱,谁就当老大,结果当黄庭利到沈阳站,,他竟然对着众人抽出了一叠厚厚的票子,全部都是10元的纸币,竟然有750元之巨八十年代坐火车老照片 !
众人都无话可说,就这样,黄庭利成了哈尔滨火车站的贼老大,也有了新的绰号:黄瘸子。然而黄瘸子的野心却远不止如此,他还不断地发展下属势力,成立了“鬼队”、“南下支队”和“北上支队”三个队伍。
其中“鬼队”在京广线上作案,“南下支队”负责河北山东地区,“北上支队”处理东北地区,三者分工详细,紧密合作。
在80年代,警方很快就感受到了黄庭利所带来的压力,1984年3月7日,在北京开往兰州的列车上,赵某装有单位6000元、美金500元的公文包被盗,,而仅仅是两天后,另外一位面粉厂副厂长2900元的公款,从黑色包中不翼而飞。
这在当时,已经是一笔天大的数目,至于其他的小偷小摸行为,更是不计其数。警方很快展开了追捕调查,并且从抓获盗贼的口中知道了“黄瘸子”这个人。
然而黄庭利却十分的狡猾小心,大部分下属,连他具体来自哪里,是什么人也都不清楚,小偷彼此之间更是用绰号相称。一直到后来,警方通过重重访问,才知道他在山东地区谈了个叫做“小玲子”的女友,经过长期的蹲守,警察这才在1984年4月9日,将前往招待所和小玲子相聚的黄庭利当场抓获。
而经过两个月的抓捕,黄庭利手下其余百人被抓获,这时人们才吃惊地发现,黄庭利势力覆盖已经来到了全国17个省份,包括36趟火车。
审讯期间,黄庭利交代了犯案的经过,不过他表示,自己也是有“底线”的,不偷两类人,分别是穷人和孕妇。当然盗窃本来就是错的。
当时正值严打期间,黄庭利最终在1986年9月被处以死刑,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从黄庭利的犯罪互动来看,他的确在意识和反应上,有着异于常人的优势,当时最终却没有走上正道,不得不叫人感到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