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不在48小时内算工伤吗
这个属于你理解错误,根据工伤不在48小时内算工伤吗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规定,超过48小时视同工伤,指的是在工作岗位突发疾病,经抢救48小时内没有抢救过来,则视同工伤,抢救超过48小时,则不视同工伤,比如突发脑溢血,与工作无关,并不是工作导致的而是自身疾病导致的,由于这种情况其本身不属于工伤,为工伤不在48小时内算工伤吗 了保护劳动者权利,才视同工伤。但如果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比如被机器砸伤或者在工地摔伤,则构成工伤,没有48小时限制。
哈尔滨一职工没在48小时内死掉无法被认定为工伤,工伤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哈尔滨一职工没在48小时内死掉无法被认定为工伤,按照工伤的认定标准来说,一般只有在工作岗位发病之后48小时以内去世才能够被认定为工伤,超过这个时间就没有办法被认定。再者说,认定死亡的时间也是有标准的,认定死亡的时间应当是医院出具死亡证明的时间。
在许多人看来,一位职工在自己的工作上岗位上倒下了,最后在48小时之内没有受到重创或者死亡,此时他的伤害就没有办法被认定为工伤,这种认定是极为荒谬的。事实也是如此,因为工作岗位倒下,那么必然就与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相关,如果因为超出这个时间范围,而不能够被认定为工伤,这无疑否定了前置的因果关系。
一、哈尔滨一职工没在48小时内死掉无法被认定为工伤
在哈尔滨工作的老马曾经是值班室的员工,但是在突发脑溢血之后,他被送到医院不久后就已经被医生断定为脑死亡。然而由于家属一直不同意拔掉氧气管,最后医院开具死亡证明的时间已经是距离发病之后61个小时。按照哈尔滨人社局的裁定,哈尔滨人社局认为老马并没有在发病后48小时以内死掉,所以这是没有办法认定为工伤的,其家属之后上诉也被驳回相应请求。
二、工伤的认定标准是工作岗位突发疾病48h以内死亡才被认定为工伤
按照这个事件发生的过程来看,工伤不在48小时内算工伤吗 我们许多人都会觉得老马很心酸。按照目前的工伤认定标准来看,如果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如果再送到医院之内48小时没有被认定是死亡,那么这就没有办法按照工伤的标准来看。其中老马家属与人社局存在争议的地方就是何时才能够被认定,死亡脑死亡究竟算不算死亡工伤不在48小时内算工伤吗 ?按照目前的标准来说,其实脑死亡只是医学上的死亡,但实际死亡必须按照医院开出死亡证明来算。
工伤抢救超过48小时算不算工亡法律分析:如果劳动者抢救超过48小时后就不算工伤的,但是如果超过48个小时抢救死亡的,属于非因公死亡,劳动者的亲属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非因公死亡期间的待遇。1、非因工死亡,是和因工死亡相对应的一个法律概念,是指公司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员工,因工作以外的原因发生死亡,且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所规定的工伤法定情形,不能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主张因工死亡相关赔偿的死亡。因非因工死亡而发生的相关赔偿纠纷,称为非因公死亡纠纷。如员工在工作时间以外,非因工作原因发生死亡,或者虽然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发生死亡,但与其工作无任何关联,因其行为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故不能被依法认为工伤。举例说明,如一员工下班后,在自己租住的房屋内因触电身亡,这个员工的死亡就是非因工死亡。2、非因工死亡待遇:各地对于因工死亡待遇规定有一定差异。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伤不在48小时内算工伤吗 ;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伤不在48小时内算工伤吗 ;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没在 48 小时内「死掉」,为什么不能认定为工伤?题主工伤不在48小时内算工伤吗 你提到的这可是最近某乎问答平台的榜首话题工伤不在48小时内算工伤吗 ,虽然是旧闻,但热度依然不减,说明这个问题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大家对工伤以及时间界定存在很大争议。
我来给大家简要的说下题中提到的这个事情,据相关新闻报道:2021年3月 ,哈尔滨某供热公司值班门卫马某,在凌晨值班过程中突发头疼,接着被送到医院抢救,几小时后被诊断为“脑死亡”,只能依靠呼吸机维持呼吸和心跳,为工伤不在48小时内算工伤吗 了工作在外的女儿回来看父亲最后一眼,马某妻子需要做出决定:48小时内拔掉氧气管,法律规定可以认定为工伤;超过48小时,很大可能不会被认定为工伤。
最终妻子等到了女儿回来,共同决定拔掉氧气管,让马某临床死亡,此时距马某住院超过了61个小时。最终,马某的死亡被当地人社局出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接着家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法院驳回。
这让人们看到了法律薄情的一面,很多网友看到这件事都无法接受,但从法律层面讲,这的确不能认定为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其实在司法实践中,死亡的定义是“心肺死亡”,但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心肺功能即便丧失了,还是能通过呼吸机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可以维持生命,“脑死亡”的说法也就出现了,但是脑死亡只能延长死亡时间,不可恢复,目前咱们国家的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把“脑死亡”作为死亡的判断标准 。
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包括题主提到的案件,丧失心肺功能,法律宣告死亡的时间的确超过了法律规定的48小时,人社局和法院不支持工伤认定完全法律规定。
有人说,也有很多超过48小时被判定为工伤的案件,但工伤不在48小时内算工伤吗 你要知道,那些只是个案,不具有普遍性,如果法律都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随便更改,那就没有标准了,法律也就失去了该有的作用。
关于工伤的法律规定中,就是这个“48小时”是工伤认定的最难关卡,所以也就有很多像马某这样的案例,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因为时间的问题,无法被认定为工伤。
人社部在2019年也做过答复,大致意思是在工伤认定这个问题上,既要考虑工伤保险的制度属性和现阶段国情,还要考虑到用人单位、社保基金之间的利益平衡,不能无限度扩大。所以才做出了这个规定,而对于没有被认定为工伤的,可以按照相关规定,通过其他社保渠道给予保障。
关于工伤认定中48小时这个限制,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存在明显的矛盾和不足,其实本人也是这样认为的,这样的规定在实践中肯定会引发分歧和问题。对此,相关部门应该也要高度重视,努力完善这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