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老人受伤,5万护理费全额支持!全靠这3点!
86岁的万老太太在小区附近散步时,不幸被刘某驾驶的车辆重重撞倒!造成其12根肋骨骨折,肱骨、桡骨远端骨折等伤情。
在对方司机全责的情况下,万老太太的家人觉得“自己有理,对方就得赔偿,索要赔偿的问题轻松拿捏对方”!
可现实却没有想象得那么顺利!因为对方司机和被保险人并非同一人,且在归还垫付的医疗费的沟通上,对方司机与万女士家人产生了严重口角,最终双方洽谈和解无果,导致事情一度没有进展!
一筹莫展之际,万女士及其家人遇到了北京市元甲律师团队,在咨询之后非常信任元甲律师的专业、认真,觉得元甲律师可以帮助自己拿回应得的赔偿!
万女士委托元甲律所的时候,已经事过七个月有余。元甲律师团队仔细研判了案件情况,明确了万女士案件的两个核心点:一是护理费、二是加快推动案件进展。
元甲专案组成员以最快的速度安排万女士进行伤残鉴定,经鉴定其伤情构成九级伤残。指导准备完毕证据材料后,元甲律师第一时间与保险公司沟通和解,确认和解方案后,由元甲律师出面和对方司机和被保险人沟通具体事宜,但无奈对方蛮横无理,且对我方提出的医疗费垫付的解决方案嗤之以鼻。
鉴于对方没有和解意愿,为了维护委托人权益,元甲律师决定起诉处理!尤其是在主张委托人的护理费方面,元甲律师准备了非常充分且有力的证据!
首先,医生的医嘱完备且连续,医生在连续七次的复查都写明了“休息1月,需陪护1人”,为我方主张186天的护理费打下基础。
其次,与护理阿姨积极沟通,为我方出具了护理证明,并经法官当庭电话询问作证!为伤者请护理人员要注意三点,第一:通过正规的家政公司聘请专业人员,可要求公司为我们提供正规发票;第二:个人护理,提前签署护理协议,支付方式选择电子转账(微信、支付宝、银行卡转账);第三、出具护理证明,一定要留好对方的身份证号和身份证复印件,便于法官核实。我们的劣势在于,护理人员是个人,协议工资是280元/天(医院的护工工资180-260元/天),现金给付共计52080元,是自行开具的普通增值税发票。
再次,关于精神损害抚慰金,元甲律师向法官提供真实诚恳的精神损害声明,附伤者受伤时的照片。经过一次开庭、一次谈话庭以及数不清次数的庭下和法官及其助理电话沟通,让法官了解当事人未受伤前生活自理、精神矍铄的自信快乐模样。在对方全责的交通事故中,年迈的老人遭受了无以言表的伤痛!当时正是疫情期间,在护理人员严重紧缺的困难中,万女士家人好不容易才找到护理人员,这是谨遵医嘱,也是为了细心照顾86岁的老人,尽可能还她一个本应轻松惬意的晚年生活,所以我方诉求的每一项都合情合理!
最后,在法庭辩论中,元甲律师坚持诉求主张,向法官表明我方支出的合法合理性!
面对被告的质疑、法官的疑惑,我方坚信为当事人的主张诉求应该得到支持,对方应该给付合理的赔偿,以慰伤者和家人各方面所受的伤害!
法官最终支持了我方的全部诉求!护理费52080元全部支持!
之所以能得到全额支持,关键在于完备的证据材料准备上!
元甲律师助力万女士获得总赔偿款共计19万余元!
【办案心得】
对于突破法官常规判决,要有决心,勇敢坚决地根据实际情况为当事人争取!
在专业能力之外,再多一点恒心,这就是案件全部诉讼请求得到法院支持的关键!
http://ego-file.soperson.com/itver/13811018303/1680871012930.jpeg
http://ego-file.soperson.com/itver/13811018303/1680871016877.jpeg
适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修正)》第七条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修正)》第十二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案例来源: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以上为元甲律所办理过的真实案例,为确保个人和商业隐私,文中所有人物的名字均使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