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次充好侵犯消费者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1.19
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第十四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第十一条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据此作答. (2)本题考查消费者维权途径.当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视具体情形,通过下列途径解决: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还可以向法院提起法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3)本题考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答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即可. 故答案为: (1)知情权、公平交易权、自主选择权. (2)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以次充好是属于消费诈骗以次充好侵犯消费者 的行为,但会不会构成诈骗罪,要依据具体的数额而定,如果数额达到3000以上的,就会构成诈骗罪。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以次充好侵犯消费者 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以次充好侵犯消费者 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七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八条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第九条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第十条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第十一条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十二条 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的权利。

第十三条 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第十四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

第十五条 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缺斤短两,以次充好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

(1)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侵犯消费者 ,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等等商家不法行为,违背诚信原则和公平原则,侵犯了消费者以次充好侵犯消费者 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据此作答.

(2)本题考查消费者维权途径.当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视具体情形,通过下列途径解决: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还可以向法院提起法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3)本题考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答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即可.

故答案为:

(1)知情权、公平交易权、自主选择权.

(2)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部门申诉;提请仲裁;诉讼等.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一、消费者权利也称消费者权益,是消费主体以次充好侵犯消费者 的权利和利益的合称。 消费者利益由多种利益因素构成,主要包括物质经济利益、精神文化利益、安全健康利益、时效利益、环境利益等。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指的是消费者所享有的,由法律、 法规 确认,受法律、法规保护的权利。 二、常见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以次充好侵犯消费者 ; 2、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销售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分量不足的以次充好侵犯消费者 ; 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商品谎称是正品的; 4、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行为; 5、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6、不以自己真实名称或者标记销售商品的; 7、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的; 8、作虚假的现场演示或说明的; 10、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对商品价值做虚假宣传的; 10.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11、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不按约定条款提供商品的; 12、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经营者有上述行为,消费者可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规定,向经营者提出索赔要求,索取赔偿的数额应按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和接受服务的费用双倍返还法。 经营者有上述欺诈行为,又拒不接受消费者的赔偿要求,消费者可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提出控告,不能解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 诉讼 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次充好适合哪个行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次充好侵犯了消费者的权利。

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侵犯消费者 ,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次充好侵犯消费者 ,缺斤短两等等商家不法行为以次充好侵犯消费者 ,违背诚信原则和公平原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当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视具体情形,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还可以向法院提起法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商品质量与描述不符,以次充好”是网络购物投诉的主要问题。这些商家侵害了消费者的 A.隐私权和知

B

试题分析:材料中网购出现的问题是“商品质量与描述不符”侵犯以次充好侵犯消费者 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以次充好侵犯消费者 ;“以次充好”,会威胁消费者的安全,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所以正确选项选B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
北京房山无接触事故,委托我们元甲从争取责任到赔偿28天让客户拿到满意赔偿。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7-28 19:37

侵犯消费者隐私权

所以如果安装摄像头的话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侵犯消费者隐私权,其实这并不是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而且在一个餐厅里面的包间并不代表着就可以属于自己完全的密闭的私人空间,我们作为消费者当然完全由自己行使自己消费者的权利选择不同的地方,选择合 ...
715热度
又帮一位伤者获得满意赔偿款,您的认可就是我们的口碑!北京大兴区交通事故,伤者的伤情评上九级伤残,在庭审的激烈交锋中,元甲律师积极争取赔偿比例,虽然伤者承担主要责任,仍获得28万余元赔偿款!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11-20 10:55

以次充好包装侵犯商标吗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 ...
428热度
再获荣誉锦旗,成功帮助当事人和解拿到满意赔偿款!北京市顺义区,当事人骑电动车被小轿车撞倒受伤,对方全责。当事人希望早日解决赔偿问题,元甲律师和解团队促成双方和解,获得赔偿款23万余元。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4-12 12:30

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赔偿

消费欺诈的认定及赔偿一、欺诈消费者赔偿多少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赔偿,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 ...
351热度
交通事故受伤后,肇事司机不垫付医疗费?如何让保险公司垫付医疗费?元甲律师教你如何应对!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3-11 15:35

消费者权益以次充好法条

第十一条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具体而言,是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 ...
112热度
外卖平台骑手送餐时发生交通事故,对方全责,怎么办?元甲律所团队帮助外卖小哥申请新职伤,快速拿到赔偿款,解决了赔偿难题!当事人由衷感叹“没想到你们解决得这么好,太专业了”!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4-11 16:36

以次充好侵犯消费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第十四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第十 ...
105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