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您好楼主,以下是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我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的回答“
太伯19世季札三次让国,逃避而退耕于延陵,即今天的江苏江阴、丹阳地区。公元前547年,吴王余祭正式册封延陵为季札的食邑,季札把家室迁到延陵。因季札有让国高风,封在延陵,季札的后代就自称延陵吴氏,沿用至今,尊吴季札为始祖。
季札次子吴征生,在吴氏失国后,投奔齐国。其子吴启藩,又迁居鲁国,拜为相。吴启藩后代散居于齐鲁之间,形成庞大的宗支。延陵吴氏人口有3000万,约占中华吴氏的80%以上,而吴征生一脉是最大的一支,据《中华吴氏至德纪考》测算,现在的吴氏族人,近半数是季札次子吴征生的后代。
继吴芮、吴汉之后至唐代,吴少微家族祖居新安,属新安吴氏。该地因新安江而得名,其范围包括现在的黄山市、歙县、休宁县等。唐朝武氏执政时期,吴少微从歙州原籍避官隐居休阳石舌山(休宁凤凰山)南麓,后代居焉。神龙中兴初(705),少微重新被起用,官授左台监察御史。此后新安吴氏分衍出吴少微一派,称“左台吴氏”,奉吴少微为始祖。
吴少微四世孙吴瑀因洪水于唐乾元元年(758)由凤凰山迁到石岭立村,是为一世祖,称石岭吴氏。石岭村位于安徽省休宁县东8公里,因村域狭小,历朝外迁甚众,现石岭村只有50余户,190余人,吴姓占半数以上。
后汉乾祐三年(950),吴瑀十世孙吴尧为州丞,早卒,孺人汪氏携二子迁璜源,后代繁衍日盛。此支奉吴尧为始祖。璜源村位于休宁城南偏东43公里,现分上、中、下三村,以上村吴姓最多。上村现有约200余户,600余人,吴姓约占三分之一以上,现已传至尧公38世。
元统三年(1335),吴尧十三世孙吴传从休宁璜源迁居大都(今北京),任翰林院宣使,官至户部员外郎。明洪武元年(1368),明大将徐达攻克大都,朝廷溃散,吴传携族人流徙于迁安县,寓居南门里,耕读为业,诗书传家。明永乐二年(1404),皇帝下诏补充京畿地区人口。时吴传之孙六人,除士义留迁安外,士安、士爱、士智、士旺奉旨南迁海丰、盐山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士豹时因修城居文安,得凭照亦赴海丰;从此一家兄弟分散齐燕之界、渤海之滨,各自立村。以后吴士义的长子、次子又迁入盐山立村,形成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了海丰吴氏的六大支脉。海丰吴氏至今已下传25世,估计人口约8万人,足迹遍及全国各地。
您可以借鉴有用的写下来。 很高兴为您解答
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
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谢谢!
祝您学习进步~
安徽休宁县马金岭古道怎么走?马金岭古道是“徽开古道”(古徽州府至浙江开化)最险要路段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也是这条官道中目前唯一残存、且尚可通行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的一段。它北起休宁县东临溪镇璜源村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越马金岭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至龙田乡古楼坦村,单程约三十华里,号称“十上十下十横”,宛如一条“天路”连接着徽州与外面的世界。
新安江的主要支流新安江流域地处安徽省多雨中心,正常年降水量1752毫米,居全省首位,河系发育健全,河网密度大,亦居全省首位。尤其是左岸其河系发育程度和密度都优于右岸。在汇入新安江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的各级支流中,河流长度在10公里以上有57条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在10公里以下达586条。可见其河网密度之大。
率水,又名南港。发源于休宁县六股尖,为冯源河;至棣甸附近会梅溪源、用畲河,为大源河;至流口会小源河,经祁门县凫峰,会琅溪河;再入休宁县,会碜溪河;经冰潭,会杭溪河、桐子溪;经江潭至上溪口会沂源河;经陈霞,会回溪河;经首村,会汪溪河,经月潭至龙湾会颜公溪;再经洪里至雁塘村附近会蓝水入屯溪区境,然后经枧忠、黎阳至阳湖与横江会流,注入新安江。主河道全长148.2公里,休宁县县境内124.4公里;流域面积1522平方公里,休宁县县境内1391平方公里。为休宁县第一大河。源头至上溪口河岸,两岸山势陡峭,河道多弯曲,河床基岩裸露,弯曲凹岸滩地发育,多由砂及卵石沉积而成。河床较为稳定,一般河宽25~35米,河道落差大,具有兴建中、小型水电站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的良好条件。上溪口以下至陈霞河段,地势逐渐开阔,河宽60~100米。陈霞至首村一带,河流进入峡谷,山势险峻,河道曲折迂回,自月潭以下,两岸多为低坡丘陵,地势开阔,河道平顺,河宽120~200米,河漫滩较发育,河岸为冲积物构成,不够稳定,且植被欠佳,有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
横江,又名吉阳水、东港、白鹤溪。源于黟县漳岭的白顶山,经渔亭东流入休宁县境,至东亭会东亭河;经岩前,至蓝渡会龙源河;至杨村会紫溪河;又至川湖万全山会夹源水;继续东流至万安镇,在富来桥会柳州河、松萝水,在观音桥会琅源水;再经潜阜,至梅林附近会陈坑水入屯溪区境。然后经新潭,隆阜至阳湖与率水汇流,注入新安江。主河道全长69.8公里,休宁县县境内长40.2公里;流域面积997平方公里,休宁县县境内556平方公里。主河道上游流经齐云山,中下游两岸地势开阔,是休屯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河道平顺,河漫滩较发育。
练江,也是新安江上游的一条比较大的支流,位于左岸,发源于黄山之东麓,由丰乐水,富资水、布射水、杨之水(练河)4条河于歙县汇合后始称练江,至浦口入新安江。为一扇状水系,练江的主干为杨之水(又名练水),先后纳双源河、临溪河来水。练江长65公里,流域面积1576平方公里,占新安江流域(安徽境内)面积的24.4%。 新安江左岸支流主要有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
锦溪,发源绩溪县铜坑岭西侧,流经孔川入境,至棉溪口注入新安江。境内流经和溪、里方、红旗、鸿飞、洪琴、七贤、北岸、五渡、安梅、洪济、棉溪、扬村等村庄,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0条,呈梳齿状布列于右岸。主河道全长46.8公里,流域面积125.80平方公里;境内长37.25公里,流域面积120.39平方公里,河宽4—25米,坡降5.02‰,河床淤积砂、卵石。
昌溪,发源于天目山脉西侧,有昌、华二源。昌源(主源),出清凉峰至搁船尖一带山峰西麓,流经竹铺、三阳、杞梓里、苏村、唐里等乡,至石潭乡汇华源,沿途接纳柏川、英坑、小溪、周川等河流;华源,出绩溪县逍遥岩西南麓,流经石柱坑入境,再经水竹坑、西村、横溪、金山、庄川、上干、河政、霞坑、进丰等村庄,至石潭汇昌源,沿途接纳小溪流9条。昌、华二源汇合,再流经昌溪、定潭至深渡,注入新安江。河道长70公里,宽12—75米,坡降4.19‰,流域面积452.40平方公里。昌源中村以上、华源西村以上河段岩石多裸露,堆积砂砾、卵石、砾石和大石,水流湍急,中村、西村以下河段,水流稍缓,河床堆积砂、卵石。
大洲源,有大、小二源。小源,出杨树尖、上路尖,流经井潭,至岔口汇大源;大源,出仙人降、流经周家村,至岔口汇小源。大、小二源汇合后,再流经洽河、武阳,至大川注入新安江。河道长41.2公里,宽40—48米,坡降2.07‰,流域面积158.5平方公里。岔口以上河段,河床岩石多裸露,下游多砂、卵石淤积。
太平源,发源于本县青山尖,流经太平至新溪口,注入新安江。河长11公里,河宽8.5—14米,坡降18‰,流域面积24.15平方公里,河床淤积砂、卵石。
新安江右岸支流主要有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
小洲源,源出黄备岭、盘岭、仙人尖,流经小洲、联盟、汪米滩、临家坞,至小川注入新安江。河道长19公里,宽15—19米,坡降3.88‰,流域面积57.4平方公里。沿河为两山夹一谷,河床淤积砂卵石,有裸露礁石。
街源,源出白际山脉的连岭、大峰尖、石耳山等山岭,流经南源口、长标口、胡埠口、小桥头、巨川至街口,注入新安江。沿途接纳长陔源、长标源、茶园、胡埠源、璜蔚源、巨源等水。河道长43公里,宽30—34米,坡降7.3‰,流域面积205.4平方公里,河床岩石多裸露,淤积砂、卵石、大块石。 蟾溪,源于休宁县秀阳乡西部,主要流域在屯溪区境内,流长达19.1公里,河道流经蟾川、隆阜、黎阳3个乡,经西镇桥入率水。
榆村河,源于歙县石门乡,于屯溪区阳湖乡上长湖头入境,由下洽阳入新安江,境内流长约6公里。
汊水,源于休宁县璜源村,于屯溪区枧忠乡新江村小里入境,自汪塘干入率水,境内流长不足3公里。 武强溪,源于安徽休宁县璜尖。流经淳安余家、中洲、汾口,注入新安江水库。流域面积420平方公里,其中在淳安的面积221平方公里,主流长41公里,水位落差642米,平均坡降16.4‰,属山溪性河流。
枫林港,源于淳安、衢县、常山、开化四县交界的千里岗主峰磨心尖,由白马溪、铜山溪两支溪流汇合而成。枫林港流经大墅镇后,注入新安江水库。流域面积292平方公里,主流长48公里,落差742米,属山溪性河流。
进贤溪,又名东源港,源于淳安大岭塔,它由富强溪(瑶山溪)和梅川(秋源溪)在临岐大桥以上地段汇合,后注入新安江水库。临岐大桥以上的流域面积397平方公里,其中富强溪流域面积203平方公里,主流长49公里;梅川流域面积194平方公里,主流长36.6公里。
云源港,源于淳安严家乡与安徽歙县交界的搁船尖,水流向南,经过严家、王阜、郑中等乡,在宋村乡注入新安江水库。流域面积249平方公里,主流长61公里,落差742米。
寿昌江(溪),源于建德长林乡大坑源村,水流经过上马、大同与劳村溪汇合,至航头乡颜公桥纳小江溪、乌龙溪,至寿昌镇宋公桥有童家溪汇入,至黄泥墩与甘溪合并后于罗桐埠注入新安江。流域面积691平方公里,主流长64公里,流域植被复盖较差、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期江水黄浊。
兰江,为钱塘江最大支流(一说衢江、兰江为钱塘江干流)。源于安徽省休宁县青芝埭尖的北坡,上源称马金溪,下接常山港,与江山港汇合后称衢江,沿途接纳乌溪江、芝溪、灵山港等溪流,至兰溪与金华江汇合后称兰江,自南向北流,至建德三河乡入杭州市境,经麻车、大洋、洋尾、南峰,在梅城与新安江汇合。兰江流域面积19350平方公里,主流长300公里,其中在建德的流域面积419平方公里,河段长23.5公里。
分水江,从临安紫水乡紫溪村上溯有昌化溪、天目溪两支源流。昌化溪为主源,发源于安徽绩溪县荆州之西饭蒸尖,海拔1349米,在新桥乡西舍坞之西流入临安境内,经过新桥、呼日、鱼跳、到龙岗接纳颊口来水,再经过昌化、河桥等乡(镇),到紫溪汇合天目溪(浮溪)。主流长72公里,流域面积1430平方公里,其中在临安境内面积1376平方公里。天目溪发源西天目山,流经绍鲁、於潜、堰口、塔山、紫水等乡镇,主流长57公里,流域面积788平方公里。昌化溪与天目溪汇合后的河段称之为分水江。分水江在印渚乡贺州村进入桐庐境内,经过分水、横村等地,沿途接纳后溪、前溪等支流来水,至桐庐镇入富春江。分水江干流长165公里,流域面积3430平方公里。河道曲折、滩多流急、水位暴涨暴落,具有山溪性河流的特点,水力资源丰富。分水江一度为桐庐镇、分水、於潜、昌化水路运输要道,由于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1969年7月5日特大洪水后,河床抬高,除桐庐镇至横村尚通舟楫之外,其余河段已不能通航。
江山到休宁县璜源村有几公里驾车路线:全程约139.3公里
起点:江山市
1.江山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沿中山路行驶130米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过左侧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的良茂商厦约120米后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左前方转弯进入鹿溪中路
2) 沿鹿溪中路行驶910米,直行进入鹿溪北路
3) 沿鹿溪北路行驶3.2公里,右转
4) 行驶1.4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3.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79.0公里,在马金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830米,左转进入G205
5.沿G205行驶7.8公里,直行进入高岭隧道
6.沿高岭隧道行驶270米,直行进入G205
7.沿G205行驶930米,直行进入仰尖塘隧道
8.沿仰尖塘隧道行驶180米,直行进入G205
9.沿G205行驶3.0公里,直行进入岭里隧道
10.沿岭里隧道行驶440米,直行进入G205
11.沿G205行驶2.4公里,直行进入钱江源4号隧道
12.沿钱江源4号隧道行驶430米,直行进入G205
13.沿G205行驶320米,直行进入钱江源3号隧道
14.沿钱江源3号隧道行驶290米,直行进入G205
15.沿G205行驶4.5公里,直行进入钱江源2号隧道
16.沿钱江源2号隧道行驶200米,进入G205
17.沿G205行驶100米,过齐溪大桥约140米后,直行进入钱江源1号隧道
18.沿钱江源1号隧道行驶320米,直行进入G205
19.沿G205行驶30.8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璜源村
黄山市休宁县地图[]休宁概况休宁县位于安徽省最南端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与浙、赣两省交界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全县总面积2151平方公里,辖9镇12乡、259个行政村,总人口27.4万,是典型的“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山区县。 休宁县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捷。县城距黄山市中心城区18公里,皖赣铁路、屯黄公路、205国道和慈张公路穿境而过,徽杭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合铜黄高速公路及拟建的屯开、屯景、屯婺高速公路均从休宁县经过,是往黄山、皖南古村落宏村与西递、婺源江湾等著名景区的重要通道。 休宁自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建县,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县名为隋文帝钦定,取休阳、海宁各一字,含“吉庆平宁”之意。作为古徽州的“一府六县”之一,自古以来,休宁便以山水之美、林茶之富、商贾之多、文风之盛而名闻遐迩,被誉为“东南邹鲁”。邑产“徽墨”、“日规”等手工艺品驰名中外,万安罗盘曾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休宁县是“中国第一状元县”, 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自宋嘉定十年(1217)至清光绪六年(1880),休宁出了19名文武状元,居全国各县之首。休宁人物有名儒朱升、戴震、珠算宗师程大位、戏曲家汪延讷和汪士慎、丁云鹏、胡正言、海阳四家等书画艺人,以及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孙起孟、原国务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顾问吴象等。 休宁县是“乡村旅游福地” ,旅游、生态资源丰富。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文人墨客中广有“休宁山色横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的赞誉。最负盛名的当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的“中国道教第一村”齐云山。齐云山距县城15公里,因“一石插天,直入云霄”而得名,被乾隆皇帝誉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站在山上,眺望远方,那一望无垠的山川秀色尽收眼底,俯视山下,是一幅天然的“八卦图”,还不时被飞云流烟淹没,如幕如障,峰峦朦胧,若浮若沉,美不胜收。齐云山共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岩。珠泉碧潭,天桥石柱,方山幽洞,奇峰丹崖之美景将她编织成一幅天开神秀、独具一格的山水画卷。历代文人墨客、显官巨贾纷至沓来,李白、朱熹、唐寅、海瑞、徐霞客、郁达夫等都曾为齐云山留下许多佳句墨宝,尚存众多的摩崖碑刻。1993年齐云山登山索道开通后,至今已有上百万国内外游客登山揽胜。休宁县还有被誉为“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的万安古镇、“三江源头”六股尖、被徐霞客称为比浙江天台更具神韵的云岩湖、溪口阳干村、五龙山、源芳大峡谷等一批绝佳的生态旅游资源。 休宁县是“中国有机茶之乡” ,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其地处中亚热带北部、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等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林、茶、桑、果和农作物生长。早在南宋时,休宁就有“徽杉仓库”之称。目前,全县有林地面积约15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约 4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0%。作为驰名中外的“屯绿”主产地和国家绿茶产品出口基地县之一,近年来坚持“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取得显著成效,分别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国家级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区”和“全国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县”。有机茶园颁证面积和绿茶、眉茶的出口量均居全国县级城市第一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绿茶出口县”。1200多年的制茶历史,制就了名扬古今的“琅源松萝”、“白岳黄芽”、“金龙雀舌”等传统名茶和“新安源银毫”、“松萝山”等新开发的名优茶。 近年来,农业生产上着重打生态牌,发挥资源优势,抓好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施工业化带动战略,有黄汽电公司、迎客松啤酒公司等一批支柱企业。浙江汇鑫集团、马来西亚泰柯集团、上海尧舜科技城、圣星竹业等企业来休宁县落户。按照生态、文化、工贸特色的整体定位,修编了县城总体规划,初步实现了“让县城大起来、道路畅起来、城市亮起来、环境美起来”的目标,新城建设展现新姿。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数字休宁”,实施信息化强县战略。县政府网站已跻身全国县级政府网站前十名,还荣获“2004全国电子政务应用综合奖” 、“全省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行政区划休宁县辖9个镇、12个乡:海阳镇、齐云山镇、万安镇、五城镇、东临溪镇、蓝田镇、溪口镇、流口镇、汪村镇、商山乡、山斗乡、岭南乡、渭桥乡、板桥乡、陈霞乡、鹤城乡、源芳乡、榆村乡、龙田乡、璜尖乡、白际乡。[]历史沿革东汉末置休阳县。晋改海宁县。隋改休宁县。休宁,乃合休阳、海宁为名。 2000年,休宁县辖9个镇、24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42260人,其中: 海阳镇 32718 齐云山镇 4714 万安镇 22339 五城镇 13659 东临溪镇 10210 兰田镇 7502 溪口镇 12607 流口镇 4768 汪村镇 5165 秀阳乡 8991 洪里乡 11471 商山乡 7144 西田乡 5969 山斗乡 4509 岭南乡 2852 兰渡乡 7986 渭桥乡 6259 渠口乡 6350 南塘乡 4844 江潭乡 5971 板桥乡 4882 廻溪乡 3847 陈霞乡 3936 冰潭乡 3342 鹤城乡 6608 山后乡 3500 汉口乡 7880 源芳乡 4020 榆村乡 5391 郑湾乡 4798 龙田乡 3899 璜尖乡 2479 白际乡 1650 2004年底,休宁县辖9个镇、12个乡。 2005年,休宁县原有的33个乡镇正式调整为21个乡镇(注:批准时间为2004年)。对24个乡镇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秀阳乡并入海阳镇,洪里乡与商山乡合并,设立新的商山乡,乡政府驻雁里。西田乡并入五城镇,汊口乡并入东临溪镇,渠口乡并入渭桥乡,南塘乡并入蓝田镇,蓝渡乡并入齐云山镇,冰潭、江潭两乡并入溪口镇,回溪乡并入陈霞乡,山后乡并入汪村镇,郑湾乡的藏溪村、酒店村、文田村、岭上村、岭下村划入榆村乡管辖,郑湾乡的万金台村划入源芳乡管辖,岭南乡、山斗乡、璜尖乡、白际乡、龙田乡、板桥乡、鹤城乡、流口镇、万安镇等9个乡镇原行政区划不动,全县乡镇区划调整后共设9个镇12个乡。[]当地特产黄山名茶 琅源松萝 产于万安镇福寺村松萝山,是我国最早的名茶之一,也是炒青的始祖,品质独特,闻名全国。 白岳黄芽 产于“白岳”齐云山,茶色黄隐翠,白毫显露,一叶包一芽,汤色清澈明亮,咽后生津止渴 名州炒青 “屯绿”中的极品,产于流口镇名州村,有“头泡清,二泡浓,三泡不减味,四泡味还醇”的美誉。 金台毛峰 产于郑湾乡千金台村,芽叶肥硕,香高清鲜。 新安源银毫 近年新开发的品种,如针状,味浓厚,冲泡后汤中白毫显露。 蓝田花猪 蓝田花猪是全国推广的19个猪种之一,产自休宁蓝田镇。 蓝田花猪特点有三:一是瘦肉多,肥肉少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二是吃不择食,饲养成本低,出肉率高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三是产仔率高,大约有10-14头。 休宁县兰花火腿厂以蓝田花猪为原料,腌的火腿,色香味俱全,畅销国内外。 贡 菊 又名徽菊,与抗菊、滁菊并称中国四大名菊。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贡菊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经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证明,贡菊具有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凉解毒等功效。该县主要产于兰田、南塘一带。 竹 器 休宁县盛产翠竹,历史悠久。目前我县张王楼制造厂竹雕产品已远销东南亚各国。竹制工艺品与竹编、竹雕、竹拼三大系列。竹编工艺形成于唐,发展于明清,产品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图案新颖,大多融实用与观赏于一体,传统产品主要是生活用品和农礼品,现已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竹编画和竹编动物等工艺品;竹雕为徽州传统“四雕”之一,主要产品有深浅浮雕笔筒等摆件,竹雕楹联,屏风和竹根雕人物等;竹拼系列是用现代艺术手法表现的新型工艺品,有平面人物挂件、立体人物挂件和抽象装饰件等。
休宁县的历史沿革谁知道啊?百度里面没有找到啊休宁县位于安徽省最南端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与浙、赣两省交界黄山市休宁县璜源村道路规划 ,全县总面积2151平方公里,辖9镇12乡、259个行政村,总人口27.4万,是典型的“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山区县。
休宁县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捷。县城距黄山市中心城区18公里,皖赣铁路、屯黄公路、205国道和慈张公路穿境而过,徽杭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合铜黄高速公路及拟建的屯开、屯景、屯婺高速公路均从休宁县经过,是往黄山、皖南古村落宏村与西递、婺源江湾等著名景区的重要通道。
休宁自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建县,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县名为隋文帝钦定,取休阳、海宁各一字,含“吉庆平宁”之意。作为古徽州的“一府六县”之一,自古以来,休宁便以山水之美、林茶之富、商贾之多、文风之盛而名闻遐迩,被誉为“东南邹鲁”。邑产“徽墨”、“日规”等手工艺品驰名中外,万安罗盘曾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休宁县是“中国第一状元县”, 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自宋嘉定十年(1217)至清光绪六年(1880),休宁出了19名文武状元,居全国各县之首。休宁人物有名儒朱升、戴震、珠算宗师程大位、戏曲家汪延讷和汪士慎、丁云鹏、胡正言、海阳四家等书画艺人,以及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孙起孟、原国务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顾问吴象等。
休宁县是“乡村旅游福地” ,旅游、生态资源丰富。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文人墨客中广有“休宁山色横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的赞誉。最负盛名的当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的“中国道教第一村”齐云山。齐云山距县城15公里,因“一石插天,直入云霄”而得名,被乾隆皇帝誉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站在山上,眺望远方,那一望无垠的山川秀色尽收眼底,俯视山下,是一幅天然的“八卦图”,还不时被飞云流烟淹没,如幕如障,峰峦朦胧,若浮若沉,美不胜收。齐云山共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岩。珠泉碧潭,天桥石柱,方山幽洞,奇峰丹崖之美景将她编织成一幅天开神秀、独具一格的山水画卷。历代文人墨客、显官巨贾纷至沓来,李白、朱熹、唐寅、海瑞、徐霞客、郁达夫等都曾为齐云山留下许多佳句墨宝,尚存众多的摩崖碑刻。1993年齐云山登山索道开通后,至今已有上百万国内外游客登山揽胜。休宁县还有被誉为“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的万安古镇、“三江源头”六股尖、被徐霞客称为比浙江天台更具神韵的云岩湖、溪口阳干村、五龙山、源芳大峡谷等一批绝佳的生态旅游资源。
休宁县是“中国有机茶之乡” ,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其地处中亚热带北部、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等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林、茶、桑、果和农作物生长。早在南宋时,休宁就有“徽杉仓库”之称。目前,全县有林地面积约15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约 4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0%。作为驰名中外的“屯绿”主产地和国家绿茶产品出口基地县之一,近年来坚持“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取得显著成效,分别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国家级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区”和“全国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县”。有机茶园颁证面积和绿茶、眉茶的出口量均居全国县级城市第一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绿茶出口县”。1200多年的制茶历史,制就了名扬古今的“琅源松萝”、“白岳黄芽”、“金龙雀舌”等传统名茶和“新安源银毫”、“松萝山”等新开发的名优茶。
近年来,农业生产上着重打生态牌,发挥资源优势,抓好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施工业化带动战略,有黄汽电公司、迎客松啤酒公司等一批支柱企业。浙江汇鑫集团、马来西亚泰柯集团、上海尧舜科技城、圣星竹业等企业来休宁县落户。按照生态、文化、工贸特色的整体定位,修编了县城总体规划,初步实现了“让县城大起来、道路畅起来、城市亮起来、环境美起来”的目标,新城建设展现新姿。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数字休宁”,实施信息化强县战略。县政府网站已跻身全国县级政府网站前十名,还荣获“2004全国电子政务应用综合奖” 、“全省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
东汉末置休阳县。晋改海宁县。隋改休宁县。休宁,乃合休阳、海宁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