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部门对企业断电法律规定
故意断电行政部门对企业断电法律规定 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还可能涉嫌犯罪,断电破坏企业生产的,虽然也导致企业财产受损,但是不属于故意毁坏财物罪,公安机关会按照破坏生产经营罪立案侦查。只要导致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或者断电行为达到三次以上的,就应该受理立案。
法律分析
如有人恶意断电,造成损失的可以向其索赔,也可以报警,控告其破坏生产经营罪,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其行政部门对企业断电法律规定 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其他方法则多种多样、如切断电源,破坏锅炉、供料线,颠倒冷热供给程序、破坏电脑致使生产指挥、工艺流程产生混乱,以影响工业生产、破坏农业机械、排灌设备、农具,毁坏种子、秧苗、树苗、庄稼、果树、鱼苗等,毁坏农业生产;破坏运输、储存工具,影响商业经营,等等。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2、破坏生产经营三次以上的;3、纠集三人以上公然破坏生产经营的;4、其他破坏生产经营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第二十九条 供电企业在发电、供电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应当连续向用户供电,不得中断。因供电设施检修、依法限电或者用户违法用电等原因,需要中断供电时,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事先通知用户。用户对供电企业中断供电有异议的,可以向电力管理部门投诉;受理投诉的电力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六条 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问行政执法单位能否随便关停企业用电?不可以随便关停。企业如有安全生产隐患行政部门对企业断电法律规定 ,并且拒不改正行政部门对企业断电法律规定 的话行政部门对企业断电法律规定 ,安全生产执法部门可以在经过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意行政部门对企业断电法律规定 的情况下行政部门对企业断电法律规定 ,书面送达停电通知给供电企业,供电企业才可以断电。
当然,如果企业有现场发生重大全事故的可能,执法部门也可以现场采取紧急措施临时断电,以减轻事故风险。
行政强制法断电《行政强制法》出台 行政强制执行禁停水停电2011年6月30日行政部门对企业断电法律规定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该法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行政强制法》的出台,有利于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行政强制法断电保护公民、法人和其行政部门对企业断电法律规定 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值得注意的是,《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行政部门对企业断电法律规定 :“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因此,电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得依据行政机关的要求,对居民生活停止供电,否则,电网企业可能受到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法》相关条文:第四十三条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但是,情况紧急的除外。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