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违约金怎么算才合法
1、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劳动合同违约金怎么算才合法 ,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劳动合同违约金怎么算才合法 ;2、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劳动合同违约金怎么算才合法 ,用人单位可以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3、用人单位只有在规定约定服务期和特定的条件下才能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约定违约金如何计算一、劳动合同能否 约定违约金 根据《 劳动合同法 》相关规定劳动合同违约金怎么算才合法 ,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 承担违约金 。(除了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劳动合同违约金怎么算才合法 ,并与之依法约定服务期的情形劳动合同违约金怎么算才合法 ;以及依法约定竞业限制义务的情形外)。法律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违约金的理由明确作出了限制规定劳动合同违约金怎么算才合法 ,即仅限于两类,分别为“因合法出资培训而签订服务期协议”和合法约定 竞业限制协议 (或条款)的情形。除此之外,任何关于违约金的约定都会因“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相抵触”而无效。 二、如何约定违约金的数额 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支付的违约金最多不得超过本人 解除劳动合同 前12个月的工资总额。但是, 约定的违约金 数额畸高的,当事人可以要求适当减少。双方当事人因违约金发生争议的,可以按 劳动争议处理 程序解决。至于怎样的数额才不算“畸高”,究竟如何根据劳动报酬“合理确定”,就没有下文了。浙江、江苏等地的规定也大致相同。看来只得依靠“自由心证”了。 违约金约定的规范性、合理性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找到一定的平衡性非常重要,江劳、上海等地的规定极大地限制了用人单位约定违约金的条件,导致劳动者随意 解除劳动关系 ,却没有有效的措施去约束;而北京、天津等地却没有为违约金的约定限制条件,用表面的平等掩盖了实质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不平等性,都是不合理的。法律应当就约定违约金确立一个前提条件,即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劳动合同期限 、工作岗位性质等合理确定。
违约金怎么算才合法违约金只要是双方协商后自愿约定劳动合同违约金怎么算才合法 的劳动合同违约金怎么算才合法 ,不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就是合法的。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劳动合同违约金怎么算才合法 ;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劳动合同赔偿条款的违约金怎么计算?一、 劳动合同 赔偿条款劳动合同违约金怎么算才合法 的 违约金 怎么计算? 一般来说 合同违约金 上限是不超过标劳动合同违约金怎么算才合法 的的2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是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加的。 《 合同法 》第114条第2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劳动合同违约金怎么算才合法 ,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劳动合同违约金怎么算才合法 ,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但是违约金是当事人双方在订约时对一方违约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一种预先估算,与违约后守约方的实际损失不可能完全相符;故此可交由法官自由裁量。法律规定预定违约金,除劳动合同违约金怎么算才合法 了给当事人施加心理压力外,也避免了违约后损失计算的麻烦和当事人证明损失大小的麻烦,使当事人能迅速确定自己应当承担的具体责任。因此,当事人如需要法院增加违约金额、或者当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时,则需承担证明损失大小的责任。 原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5 号)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因此,违约金是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约定条款。目前国家没有对违约金标准做出统一规定。 北京 市在《劳动合同规定》中明确,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支付的违约金最多不得超过职工本人 解除劳动合同 前12个月的 工资 总额,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职工反映企业约定违约金数额过高而有失公平的问题。同时,北京市对职工在某些事项结束前限制解除劳动合同,即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尚未处理完毕或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承担 违约责任 的,不得按照“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规定,劳动 合同当事人 擅自解除劳动合同的,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违约金。 约定违约金的基本原则:一是违约金的数额应考虑双方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的承受能力;二是约定违约金时双方要对等。 如果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要求支付的违约金偏高,可以向 劳动争议仲裁 委员会 申诉 ,仲裁委员会可以根据劳动者的违约程度、实际收入水平、用人单位的损失等情况综合考虑。对于违约金约定偏高显失公平的,仲裁委员会可以酌情降低。 二、 劳动合同纠纷 赔偿有哪些情形 按照现行规定,用人单位违法或者按照《 劳动合同法 》第24条、第26条、第27条的规定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具体包括以下12种情况: (1)用人单位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的; (2)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提前解除的; (4)用人单位以暴力、胁迫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导致劳动者的; (5)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导致劳动者 辞职 的; (6)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加点工资或低于当地 最低工资标准 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7)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8)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9)劳动 合同订立 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10)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11)劳动合同期内用人单位破产或者解散的; (12) 劳动合同终止 ,地方有特殊规定需要支付 经济补偿金 的。 劳动关系 的建立需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共同的维护和维持,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同样也是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广大劳动者应当学会用 法律知识 来维护自己,在签署劳动合同是就不会不懂违约责任和违约金计算是否合理的问题。 劳动法 的建立是一种平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