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执行全国统一伤亡标准
一、人员劳动 死亡赔偿标准 丧葬补助金 标准五一执行全国统一伤亡标准 :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 工资 。 供养亲属抚恤金 1、按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工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2、配偶每月40%五一执行全国统一伤亡标准 ,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3、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 抚恤金 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4、供养亲属范围:详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规定。 5、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条件 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并有下列情形之一: (一)完全 丧失劳动能力 的; (二)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三)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四)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 (五)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 (六)工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 (七)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 6、停止享受抚恤金待遇的情形 (一)年满18周岁且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就业或参军的; (三)工亡职工配偶 再婚 的; (四)被他人或组织 收养 的; (五)死亡的。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2018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2017年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 依据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故2018年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36396元×20=727920元。 因《 工伤保险条例 》在全国统一执行,故2018年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全国统一标准为727920元。 伤残 职工在 停工留薪期 内因 工伤 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劳动导致死亡,通常都是属于工伤导致死亡,这样的情形发生,是可以享受到赔偿的,并且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一次性的伤亡补助金,还有家属的抚恤金,因为没有了经济来源,最后是六个月的工资,作为丧葬补助费。
工伤伤亡赔偿标准20212021年五一执行全国统一伤亡标准 ,丧葬补助金一般为4万左右五一执行全国统一伤亡标准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全国统一的847180元。所以今年发生的工伤死亡,至少赔偿88万。另外死者近亲属中,女性年满55周岁,男性年满60周岁,由工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的,还可以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的标准,为工亡职工生前本人工资的30%或40%;有多个供养亲属的,每月供养亲属抚恤金的总额,不得超过工亡职工月工资标准。
2020工伤死亡赔偿标准一览表1、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一执行全国统一伤亡标准 的20倍。这个标准每年都会变化,一般每年至少增加数万元。
公式: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五一执行全国统一伤亡标准 的最新数据,2019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
故2020年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2359元×20=847180元。
因《工伤保险条例》在全国统一执行,故2020年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全国统一标准为847180元,相比上年度的785020元,增加了62160元。这个标准没有地域之分,全国统一。
2、丧葬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这个标准同样每年会有变化。
公式:当地社平工资×6五一执行全国统一伤亡标准 ;
3、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五一执行全国统一伤亡标准 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公式:配偶:死者本人工资×40%(按月支付);
其它亲属:死者本人工资×30%(每人每月);
孤寡老人或孤儿: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初次核定时上述抚恤金之和应≤职工月工资(按月计算)。
注:以上标准均基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及最新统计数据归纳总结
需要注意的问题:
1、工亡补助金全国一个价,与侵权赔偿不同,侵权还有城镇和农村户口之差,还有地域之别;工亡则是同命同价,全国一个价。
2、工亡补助金的标准是死亡时的上一年度。
3、工亡补助金不是遗产,工亡补助金是补助死者家属。因此,当死者的债权人主张工亡金清偿债务的请求得不到支持。
4、工亡补助金如何分配?实务中常见公婆与丧偶儿媳争工亡补助金。工亡补助金是死者近亲属因其死亡导致生活资源减少和丧失的补偿,因此其分配也并不一定是均分,而是要根据死者近亲属的生活来源等实际情况分配。
5、单位缴了工伤保险,工亡补助金由基金支付。单位没有缴纳工伤保险,工亡补助金由单位赔偿。
6、单位无力支付工亡补助金的,家属可以要求社保基金先行执行垫付。
7、第三人侵权导致工亡的,死亡赔偿金和工亡补助金可以赚得。
8、单位参加了商业保险的,工亡补助金和商业保险可以兼得。
9、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亡死亡的,近亲属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0、一致四级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后因工伤死亡的,近亲属有丧葬费和抚恤金,但不能获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1、超龄人员工亡的,只要认定为工伤,近亲属可以获得工亡补助金。
12、职工因工外出期间或抢险救灾下落不明被宣告死亡的,近亲属可获得工亡补助金。
13、职工工亡后,近亲属与用人单位可以达成赔偿协议。近亲属在达成协议后反悔的,应在一年内撤销。(实务中也有不理的,或认为无效的。这两种做法是不合法理的五一执行全国统一伤亡标准 !)
14、承担用工主体责任的用人单位(发包人或被挂靠人)赔付工亡补助金后,可以向包工头或挂靠人追偿。
认定工亡一共有九种法定情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规定):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8、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9、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