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参与度鉴定申请书
举例如下损伤参与度鉴定申请书 :
伤残鉴定申请书格式
申请人:万××损伤参与度鉴定申请书 ,男,19××年××月××日生,汉族
现住上海市浦东新区××路××号
申请事项:
1. 申请贵院对申请人伤残等级进行鉴定;
2. 申请贵院对申请人休息期限、营养期限、护理期限进行鉴定。
事实和理由:
被告A公司因安装彩铝门窗项目发包给被告上海南汇B公司。被告上海南汇B 公司雇佣原告万××于2015年2月14日到浦东大道××号被告A公司处安装彩铝门窗。由于两被告未能提供相应损伤参与度鉴定申请书 的安全作业设施,原告于当日上午在施工过程中不慎摔下。经东方医院抢救和诊断,原告多处摔伤:①L2椎体骨折;②右胫骨平台骨折;③右跟骨骨折。其损害程度已经达到伤残状况,现申请对申请人损伤参与度鉴定申请书 的伤残等级、休息期限、营养期限、护理期限进行司法鉴定。
此 致
申请人:
日期:2016年12月13日
伤残鉴定申请书怎么写伤残鉴定申请书:首先写明申请人信息和申请鉴定的部位及申请鉴定的请求损伤参与度鉴定申请书 ,然后对伤残的过程进行描述以方便进行鉴定。最后要积极配合鉴定机关进行鉴定,不能为损伤参与度鉴定申请书 了鉴定有利于自己而做虚假陈述。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损伤参与度鉴定申请书 ;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当事人未申请鉴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进行鉴定。
第七十七条
鉴定人有权了解进行鉴定所需要的案件材料,必要时可以询问当事人、证人。鉴定人应当提出书面鉴定意见,在鉴定书上签名或者盖章。
交通事故参与度鉴定既有损伤又有疾病损伤参与度鉴定申请书 ,后果完全由损伤所造成,疾病未起作用,损伤与后果之间有必然损伤参与度鉴定申请书 的因果关系,为100%。
既有损伤又有疾病,后果主要由操作所造成,疾病只起辅助作用,则损伤与后果之间有直接因果关系,为70~90%。
既有损伤又有疾病,两者单独存在都不能造成目前的后果,或者在造成目前后果的作用上同等重要,难分主次,则损伤
与目前后果之间系界限型因果关系,为40~60%。
既有损伤又有疾病,损伤是诱发或加重因素,即损伤比较轻微,对人体没有大的危害,但能诱发或促进疾病的发作,则
损伤与目前后果之间系间接因果关系,为10~30%。
既有损伤又有疾病,若后果完全由疾病所致,则损伤与后果之间无因果关系,为0%概念
是指在有外伤、疾病(包括老化和体质差异)等因素共同作用于人体,损害了人体健康的事件中,损伤在人身死亡、伤残、后遗症的发生上所起作用的比例关系。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五十四条 鉴定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检验、鉴定,并出具书面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由鉴定人签名,鉴定意见还应当加盖机构印章。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应当载明以下事项损伤参与度鉴定申请书 :
(一)委托人;
(二)委托日期和事项;
(三)提交的相关材料;
(四)检验、鉴定的时间;
(五)依据和结论性意见,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性意见的,应当有分析证明过程。
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应当附有鉴定机构、鉴定人的资质证明或者其他证明文件。
做伤情鉴定需要准备的所有材料。交通事故做伤残鉴定一般需要损伤参与度鉴定申请书 :1、入院记录损伤参与度鉴定申请书 ;2、出院记录损伤参与度鉴定申请书 ;3、出院小结;4、病历本;5、诊断证明书;6、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X片、CT及诊断报告;7、交通事故认定书;8、交通事故伤者身份证或户口本。
伤残鉴定参与度是如何确定的按照损伤在疾病中损伤参与度鉴定申请书 的原因力大小,分为完全作用、主要作用、相等作用、次要作用、轻微作用和没有作用六个等级
一、判定等级
1、没有作用(无,缺乏,微不足道) 0%—4%
2、轻微作用(略有一点,很低) 5%—15%
3、次要作用(一般) 16%—44%
4、相等作用(大致相同) 45%—55%
5、主要作用(很高,非常) 46%—95%
6、完全作用(全部) 96%—100%
二、损伤与疾病判定
1、既有外伤,又有疾病,若后果完全由疾病造成,即损伤与疾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外伤参与程度为0%
2、既有外伤,又有疾病,若损伤与疾病存在间接因果关系,外伤为轻微因素,外伤参与度为5%~15%
3、既有外伤,又有疾病,若损伤与疾病系间接因果关系,外伤为次要因素,外伤参与程度为16%~44%
4、既有外伤,又有疾病,若疾病与外伤两者独自存在均不能造成目前损伤参与度鉴定申请书 的后果,为两者兼而有之,作用基本相等,损伤与疾病之间存共同因果关系,,损伤与疾病为相等作用,损伤参与程度为46%~95%
5、损伤与疾病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单纯损伤引起的疾病,损伤参与程度为96%~ 100%
扩展资料损伤参与度鉴定申请书 :
伤残鉴定参与度是用来确定交通事故中不良后果与事故关系的个指标
一、伤残评定标准
1、《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1996年7月25日公安部发布,1997年1月1日实施)
2、《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1990年6月20日最高法、最高检 公安部 司法部发布,1990年7月1日起实施)
3、《人体重伤鉴定标准》(1990年3月29日司法部 最高法、最高检 公安部发布,1990年7月1日实施)
4、《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公安部发布,2002年12月1日实施)
5、《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2002年7月31日卫生部发布,2002年9月1日实施)
6、《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国家标准 GB/T 15499-1995)
7、《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 16180-2006国家技术监督局2006年5月1日实施)
8、《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2002年4月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同日实施)
9、《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司法部发布,2014年1月1日实施)
10、《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最高人民法院制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该鉴定标准)
11、《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发布)
12、《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试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伤残鉴定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