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伤程度鉴定
精神疾病精神损伤程度鉴定 的鉴定标准主要从以下方面判断精神损伤程度鉴定 :1、个人生活自理能力精神损伤程度鉴定 ,本条件评定病人近一个月个人生活料理情况;2、家庭生活职能表现,本条件评定病人近一个月内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能否做到精神损伤程度鉴定 他最起码应该做的事;3、对家人的关心与责任心,本条评定病人在近一个月内,对待配偶、父母、子女或同住亲属有无亲密感情与责任心,能否与精神损伤程度鉴定 他们相互交往、交换意见,情感上或生活上的关心与支持;4、职业劳动能力,本条评定近一个月病人病前掌握的职业技能学习能力或家务劳动水平有否下降;5、社交活动能力,本条评定病人近一个月内与人们交往与参与社会活动的情况。
【法律依据】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第一条
为解决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中涉及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的专门性问题,特制定本标准。
精神鉴定等级的评定标准精神残疾一级精神损伤程度鉴定 :适应行为严重障碍活完全不能自理精神损伤程度鉴定 ,忽视自己精神损伤程度鉴定 的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不与人交往,无法从事工作,不能学习新事物。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的支持,生活长期、全部需他人监护。精神残疾二级:适应行为重度障碍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基本不与人交往,只与照顾者简单交往,能理解照顾者的简单指令,有一定学习能力。监护下能从事简单劳动。能表达自己的基本需求,偶尔被动参与社交活动要环境提供广泛的支持,大部分生活仍需他人照料。精神残疾三级:适应行为中度障碍活上不能完全自理,可以与人进行简单交流,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能独立从事简单劳动,能学习新事物,但学习能力明显比一般人差。被动参与社交活动,偶尔能主动参与社交活动要环境提供部分的支持,即所需要的支持服务是经常性的、短时间的需求,部分生活需由他人照料。精神残疾四级:适应行为轻度障碍活上基本自理,但自理能力比一般人差,有时忽略个人卫-生。能与人交往,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较差,能从事一般的工作,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比一般人稍差尔需要环境提供支持,一般情况下生活不需要由他人照料。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九条 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一)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二)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三)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
第十条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精神状态司法鉴定标准和方法1、首先由人民检察院委托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鉴定。
2、司法鉴定机构首先应明确鉴定的目的和要求精神损伤程度鉴定 ,审阅案情和病情等有关材料,拟定鉴定方案。
3、对被鉴定人进行躯体的、神经系统的和精神状态的各项检查,必要时还应做心理测验、脑电图、CT扫描及其精神损伤程度鉴定 他特殊检査。
4、通常由3?5人组成的鉴定小组进行鉴定,简单案件也可由专家个人承担。最后根据检查所见,结合案情,进行分析说明,作出鉴定结论,缮写鉴定书,交付委托鉴定机关。
二、司法鉴定精神病的法律能力评定的分类为精神损伤程度鉴定 :
1、刑事责任能力:
责任能力评定的法律依据《刑法》第18条,其中明确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地以自己的行为为自己或他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3、其他相关法律问题:
性自我防卫能力:女性精神障碍患者,常容易遭受性侵害。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性自我防卫能力的评定,要结合精神障碍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其对该性行为的实质性辨认能力。
精神损伤: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的起病形式是缓慢隐袭起病,起病没有明显的心理和环境刺激因素,但也有一些患者是在遭遇外界强烈的心理刺激后,即在一定的生活事件作用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对于精神病进行司法鉴定在司法实践中比较常见的,因为精神病人的司法判罚情况也正常的民事行为人之间是不一样的,如果对相关情况的认定存在异议的,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合法处理,并根据出具的精神病鉴定报告来进行认定。
精神病司法鉴定都做哪些项目精神病司法鉴定做的项目有精神损伤程度鉴定 :1、刑事受审能力:是指刑事被告人参加庭审,接受审判的能力精神损伤程度鉴定 ;2、服刑能力:是指被鉴定人在服刑、劳动教养或者被裁决受治安处罚中,经鉴定患有精神疾病,由于严重的精神活动障碍,致使其无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为无服刑、受劳动教养能力或者无受处罚能力;3、性自我防卫能力:女性精神障碍患者,常容易遭受性侵害,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性自我防卫能力的评定,要结合精神障碍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其对该性行为的实质性辨认能力;4、民事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三种情况:有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5、精神损伤程度鉴定:是以其精神障碍出现与所遭受伤害之间存在的因果联系作为鉴定的基础和前提,评定损伤程度时对有关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而不是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发现;6、智能障碍:是指智力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智力水平,也就是我们常说智力商数为70分以下的人,同时伴有适应能力缺陷,按病理及进展的不同而分为进行性智能障碍和非进行性智能障碍。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二十三条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应当依下列顺序遵守和采用该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方法: (一)国家标准; (二)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三)该专业领域多数专家认可的技术方法。
精神病司法鉴定主要鉴定哪些内容这是一大类鉴定精神损伤程度鉴定 ,主要包括对犯罪嫌疑人精神损伤程度鉴定 的刑事责任能力、被害人防卫能力精神损伤程度鉴定 ,民事案件中民事行为能力,交通或伤害案件中精神损害残疾程度的鉴定等有关类型,实践中类似鉴定比较专业,一般由鉴定人要包括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精神科执业医师。对于疑难复杂的鉴定,要包括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精神科执业医师。
参考法条精神损伤程度鉴定 :
司法部《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试行)》
第六条法医精神病鉴定: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