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次工伤鉴定标准
一、两次伤残鉴定误工费 交通事故 案件中误工费是一项法定赔偿项目连续两次工伤鉴定标准 ,也是庭审过程中争议比较大的焦点问题之一连续两次工伤鉴定标准 ,在司法实务中一次侵害行为存在两次 伤残等级鉴定 的是较为常见的,此时误工费应计至哪一次伤残鉴定前一日,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而各地法院判决不一,严重影响判决的严肃性,怎样正确确定误工时间至关重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人身损害赔偿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要正确运用法条首先要认真掌握定残日的法律含义。如:某甲在一次事故中摔伤,后 委托律师 事务所进行伤残鉴定,鉴定结论于2012年5月14日作出,其中: 伤残等级 为10级; 诉讼 中,被告不服鉴定,提出重新鉴定。后法院委托重新鉴定,鉴定结论于2012年10月17日作出,结论为:伤残等级为10级;后法院按此鉴定结论判决:误工费的误工时间计算至第一次鉴定结论前一日,2012年5月14日。而另外一个案件,法院判决却截然相反,某甲与某乙两车相撞,两人均不同程度受伤,双方均在交警事故处理阶段,由交警委托鉴定机关作出伤残等级鉴定,鉴定结论为甲构成 十级伤残 ,后经交警调解不成,诉至法院,诉讼过程中,原告对伤残等级鉴定存有疑义,申请重新鉴定,鉴定结论是九级 伤残 ,在计算误工费时,法院计至第二次伤残鉴定的前一日。 对于经过两次伤残等级鉴定的误工费的计算,有三种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若第一次鉴定结论的等级与第二次鉴定结论的等级相同,故应按照第一次鉴定结论的时间计算误工费。第二种观点认为,因为两次都有伤残等级,伤残在第一次鉴定就存在,故应对按照第一次鉴论结论的时间计算误工费。第三种观点认为,由于被告提出重新鉴定,第一次鉴定结论因程序瑕疵而失去效力,审理采信的是第二次鉴定结论,不管第二次鉴定结果如何都应当按照第二次鉴定结论的时间计算误工费。 笔者认为,对于历经两次伤残鉴定的误工费的计算,不可一概而论,应区别对待:第一种情形,若第一次伤残等级鉴定构成伤残,而第二次伤残等级鉴定不构成伤残,因为第一次伤残鉴定结论已被第二次伤残鉴定结论推翻,应以第二次伤残鉴定结论为准,而第二次伤残鉴定结论是不构成伤残,故误工费不得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而应根据2003司法解释第二十条规定,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误工时间。第二种情形,前后两次鉴定均构成伤残,无论伤残等级是否相同,均应从第一次伤残等级鉴定之日起计算,理由是第二次伤残等级鉴定仅仅是对伤残等级的争议,并非对是否构成伤残的争议,故误工费计至第一次伤残等级鉴定的前一日,而第一次伤残鉴定后则由 残疾赔偿金 予以赔偿。第三种情形,若第一次伤残等级鉴定不构成伤残,而第二次伤残等级鉴定构成伤残,伤残鉴定结论自是应以第二次为准,故误工费可计至第二次伤残鉴定的前一日。 两次伤残鉴定误工费 的标准是怎么样的?如果职工在工作的时候工伤了,无论是身体上受到伤害还是 职业病 都是属于工伤,工伤是可以申请工伤赔偿的,如果工伤严重的情况,还可以根据伤情申请 工伤伤残鉴定 , 工伤鉴定 可以增加赔偿数额。
第二次工伤鉴定赔偿标准都包括哪些对于二次 工伤鉴定期间 工资待遇连续两次工伤鉴定标准 ,具体有什么规定问题连续两次工伤鉴定标准 ,连续两次工伤鉴定标准 我想说连续两次工伤鉴定标准 的是工伤2次治疗连续两次工伤鉴定标准 ,也就是工伤以后旧伤复发,可以继续享受除伤残赔偿以外的工伤待遇,包含《 工伤保险条例 》中第三十条、三十二条、三十三条待遇的。即包含医疗费、住院期间生活费、器械费、以及停工留薪待遇等。
国家规定工伤鉴定要鉴定几次?。 一、国家规定工伤鉴定要鉴定几次? 1.两次连续两次工伤鉴定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 劳动能力鉴定 ( 工伤伤残鉴定 )。 2.对劳动能力鉴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天内向省一级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复检。 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之规定,申请鉴定的单位或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的鉴定结论不服,可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二、 伤残鉴定赔偿标准 是怎样的? 医疗费 医疗费是指受害人接受医学上的检查、治疗和康复所必需的费用主要包括:挂号费、检验费、医药费、治疗费、住院费及其连续两次工伤鉴定标准 他 必要的 医疗费用 。因 侵权行为 诱发受害人其他疾病的医疗费用,应当根据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原因力比例 等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赔偿对因果关系和原因力大小难以确定的,参照专业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由人民法院自行确定。 (一)挂号费。一般以就诊治疗单位的挂号凭据为凭证进行赔偿。 (二)检验费。基于诊断和治疗伤情的需要,应经治单位的要求进行检验所支出的费用,均应进行赔偿。赔偿数额根据经治单位的检查单据、诊断证明和相应的收费凭证进行确认,但有 证据 证明受害人进行不必要检验所支出的费用,致害人不予赔偿。未经治疗单位允许擅自进行检验所支付的费用不予赔偿,但受害人有正当理由的除外 (三)医药费。基于伤情治疗和康复的需要,按经治单位的处方购买药品所花的费用,均应予以赔偿。赔偿数额根据经治单位的处方单据、诊断证明和相应的收费凭据加以确认,但有证据证明受害人购买与伤情治疗和身体康复无关的药品或其他物品所支出的费用,致害人不予赔偿。 (四)治疗费。一般以就诊治疗单位的诊断证明和治疗单据为凭进行赔偿 (五)住院费。一般以就诊治疗单位的诊断证明和 住院单据为凭进行赔偿,但有证据证明受害人伤情显著轻微不需住院或伤情已经痊愈应当出院而仍然住院所支付的住院费,致害人不予赔偿。未经初诊治疗单位允许,擅自转院接受治疗和购买药品所支付的费用不予赔偿,但受害人有正当理由的除外。 误工费误工费是指受害人因身体受到伤害不能正常工作所减少的正当收入。计算误工费应考虑误工时间和受害人的正当收入标准: (一)误工时间。指受害人因受伤害而耽误工作的时间量。误工时间一般应当参照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或者 法医鉴定 予以认定,也可以按照受害人的实际损害程度、恢复状况等情况来确定。受害人伤情显著轻微不影响正常工作的,仅计算就诊、换药当日的误工费;受害人伤情轻微无须住院治疗的,误工时间自因伤情停止工作之日起至实际痊愈之日计算; 受害人出院时伤情仍末痊愈的。误工时间自因伤情停止工作之日起至伤情实际痊愈之日计算。受害人受伤致残的,误工时间一般自因伤情停止工作之日起至定残之日止计算。受害人因受害经医疗无效死亡的,误工时间自因伤停止工作,之日起至死亡之日止计算。 (二)受害人的正当收入标准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按实际丧失的田定收入额计算;但实际收入超过受诉法院所在地上年度职工平均 工资 五倍以上的,按五倍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或除固定收入外还有其他不固定正当收入的,应参照受害前一年至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一年至三年的平均收入的,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同行业或相近行业同等劳动力上一年度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因没有工作或因离 退休 而主要从事家庭劳动的,参照当地县(市)级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居民平均收入计算。从事农业生产因伤害导致农忙期间误工的,其误工费参照当地县(市)级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农村居民平均收入的两倍计算。 护理费 护理费是指因护理受害人而造成的误工损失或雇用必要的护理人员所支出的费用。计算护理费应考虑护理人数护理时间和护理人员的正当收入标准: (一)护理人数。一般不得超过二人,未住院或出院之后仍有护理必要的,护理人员为1人。 (二)护理时间。限于受害人因伤害所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的期限。 (三)护理人员的正当收入标准。一般应参照受害人误工费正当收入标准进行计算;雇人护理的,护理费的赔偿额按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确认。但劳务费赔偿数额最高不得超过受害人所在地县(市)级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服务业平均收入的两倍;对于要求护理费的,在住院期间一定要求医生出具需要护理的证明,如果需二人护理的一定要在护理证明上注明需要二人护理。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请求赔偿今后护理费的,可以按照其定残时的实际年龄与受诉法院所在地人均期望寿命的差额年限计算护理期限,但最低不少于五年,最长不超过20年。已判付安装功能性假肢费用的,不考虑今后护理费。根据司法解释: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是指对受害人住院治疗期间伙食费支出的合理补偿。住院伙食补助费以实际住院时间为基础,参照受害人所在地一般国家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进行计算。 营养费营养费是指受害人在遭受损害后,为辅助治疗或使身体尽快康复而购买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法院应当根据其 伤残 情况以及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是否赔偿。营养费的赔偿数额一般为每天二十至三十元;计赔营养费的时间,以恢复伤情需要补充营养的实际期限计算。但计赔时间最长不超过六个月。 交通费、住宿费就医交通费、住宿费是:指在治疗伤情的过程中,受害人及必要的护理人员必须乘车、乘船和住宿所支出的费用。 (一)就医交通费一般以交通费票.据的实际数额予以确认,交通费的票据应与就医及转院的:时间和次数相一致对硬卧以上火车票费及飞机票费,按硬卧票费认定;对二等舱以上船票费,按二等舱船票费认定;但受害人因伤情严重需紧急抢救而必须乘坐飞机或包车入院或转院所支付的交通费,应当给予合理赔偿 (二)就医住宿费。一般以住宿费票据的实际数额予以确认,住宿费的票据应与就医及转院的时间和次数相一致。 伤残鉴定 的程序? 伤残鉴定分两种,一种是 司法鉴定 。一种是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的 伤残等级鉴定 ,二者分别针对不同的部门。 司法鉴定主要是针对公安或法院审理用。这一块带上相关病历去,交钱就能做。 劳鉴委做出的伤残等级鉴定主要针对工伤这一块。 《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的配套法律 法规 对工伤赔付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到劳鉴委做伤残等级鉴定的前提是拿到认定工伤决定书。 如果没认定为工伤的话,一般是不受理伤残等级鉴定的。 如果有认定工伤决定书的话,做伤残等级鉴定一般要提供以下材料: 劳动行政部门出具的 工伤认定 通知书(原件) 因工伤残等级鉴定表(一式三份),照片一栏需粘贴本人近期免冠照片并单独附照片一张; 伤病情材料原件(复印件需到医院加盖公章确认),具体包括:入院急诊病历、住院病案、书面检查报告、出院证、出院小结、病历本、病情诊断证明书(申报前两个月内开具); 本人 身份证 复印件三份;上述材料在规定的时限内交到发认定工伤决定书单位的 伤残等级 签定部门。一般是2个月内做出等级鉴定。 拿到级别后连续两次工伤鉴定标准 你可以跟单位协商,不行的话就 申请劳动仲裁 。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拿到相应赔偿了。
工伤鉴定的标准是什么?连续两次工伤鉴定标准 我们大家肯定都知道 工伤 ,对于工伤的问题我们国家是有相关的规定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如果发生连续两次工伤鉴定标准 了工伤的事情,一般用人单位肯定是会给我们补偿的。对于补偿来说我们国家规定的是先需要进行 工伤鉴定 的。那么工伤鉴定的标准是什么? 一、 一级工伤 鉴定标准 一级 伤残 的鉴定标准包括:面部重度毁容,同时伴有表B2中二级伤残之一者;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90%,伴有脊柱及四肢大关节活动功能基本丧失;双肘关节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双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等更多内容。 二、二级工伤鉴定标准 二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者等更多内容。 三、 三级工伤 鉴定标准 三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者等更多内容。 四、 四级工伤 鉴定标准 三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一手全肌瘫肌力≤2级;脑脊液漏伴有颅底骨缺损不能修复或反复手术失败;面部中度毁容;全身瘢痕面积≥60%,四肢大关节中1个关节活动功能受限;面部瘢痕或植皮≥1/2并有轻度毁容;双拇指完全缺失或无功能等更多内容。 五、 五级工伤 鉴定标准 五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不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具有多项者;全身瘢痕占体表面积≥50%,并有关节活动功能受限;面部瘢痕或植皮≥1/3并有毁容标准之一项;脊柱骨折后遗30°以上侧弯或后凸畸形,伴严重根性神经痛(以电生理检查为依据)等更多内容。 六、 六级工伤 鉴定标准 六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撕脱伤后头皮缺失1/5以上;脊柱骨折后遗小于30°畸形伴根性神经病(神经电生理检查不正常);单纯一拇指完全缺失,或连同另一手非拇指二指缺失;一拇指功能完全丧失,另一手除拇指外有二指功能完全丧失等更多内容。 七、 七级工伤 鉴定标准 七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烧伤后颅骨全层缺损≥30cm2,或在硬脑膜上植皮面积≥10cm2;颈部瘢痕挛缩,影响颈部活动;全身瘢痕面积≥30%;面部瘢痕、异物或植皮伴色素改变占面部的10%以上等更多内容。 八、 八级工伤 鉴定标准 八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双足部分肌瘫肌力4级;单足部分肌瘫肌力≤3级;脑叶切除术后无功能障碍;符合重度毁容标准之一项者;面部烧伤植皮≥1/5;面部轻度异物沉着或色素脱失;双侧耳廓部分或一侧耳廓大部分缺损等更多内容。 九、 九级工伤 鉴定标准 九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颈部外伤致颈总、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或血管搭桥手术后无功能障碍;符合中度毁容标准之二项或轻度毁容者;发际边缘瘢痕性秃发或其他部位秃发,需戴假发者等更多内容。 十、 十级工伤 鉴定标准 十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等更多内容。 对于 工伤鉴定的标准 问题在我们国家的相关规定当中规定的非常明确,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国家是分为了十个等级的,对于每一个等级我们国家都是有相关的补偿规定。所以说我们如果遇到了工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要进行工伤鉴定的然后才可以进行工伤赔偿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