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支付劳动者赔偿金的情形
一共有七种情形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赔偿金需要支付劳动者赔偿金的情形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出于法律规定需要支付劳动者赔偿金的情形 的7种情形强制辞退的情况下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需要支付劳动者赔偿金的情形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解除劳动合同 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这一规定明确了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具体情形。
在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劳动者补偿金、赔偿金、赔偿金的情况?无故被解雇需要支付劳动者赔偿金的情形 ,也就是不是劳动者需要支付劳动者赔偿金的情形 的原因被辞退需要支付劳动者赔偿金的情形 ,用人单位应当 支付经济补偿金 或赔偿金。根据《 劳动合同法 》规定需要支付劳动者赔偿金的情形 ,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赔偿金需要支付劳动者赔偿金的情形 的情形为:一、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 解除劳动合同 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 非因工负伤 ,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 不能胜任工作 ,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 劳动合同订立 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 合同无法履行 ,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 变更劳动合同 内容达成协议的。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一)依照 企业破产法 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二、用人单位违法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 经济补偿标准 的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附:经济补偿标准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什么情况下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在之前需要支付劳动者赔偿金的情形 的两篇文章都有介绍关于经济补偿金需要支付劳动者赔偿金的情形 的介绍,分别是 经济补偿金“N+1”中的“1”是什么? 和 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怎么计算 ,这是关于经济补偿金最后的收尾和总结。
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有以下8种情形需要支付劳动者赔偿金的情形 :
第一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直,解除劳动合同。此种情形如果是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是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是劳动者首先提出则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举个简单的案例:劳动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且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需要支付劳动者赔偿金的情形 ;如果用人单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但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无论劳动者是否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第二种: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此种情形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第三种: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此条与上条对比有共同点:都是劳动者主张的,差别是劳动者无需提前告知亦可解除劳动合同。比如:单位拖欠工资、未依法缴纳五险一金。单位的规章制度违法等。所以此类情况虽然是劳动者主张,但是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第四种: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本条是关于因劳动者的过错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顾此类情形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第五种:劳动者无过失性辞退。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此类情况用人单位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代通金),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六种:经济型裁员。此类是指是用人单位由于经营不善等经济性原因,解雇多个劳动者的情形。需要按规定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但是要注意,这里要优先留用:1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2.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3.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第7种:劳动合同的终止。此类情形如是以下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劳动合同终止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退休、劳动者死亡或者宣告死亡及失踪;如是用人单位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等情况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第八种: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如: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如果单位然要解除劳动合同则需要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