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劳动合同就无法拿到工伤赔偿?法院判了!
引言
生活总是不能让人处处满意,不苛求他人,也不苛求自己,保持善良,做到真诚。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法。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美好和有意义。
意外受伤, 没有劳动合同,单位拒绝赔偿
2019年6月,穆枫被用人单位派遣至用工单位担任拆卸工一职,这个工种对他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工作内容了。
2021年5月的一天,风和日丽,上班时的心情都变得格外明朗,穆枫一大早便来到了车间。但一场意外正悄悄地来袭,穆枫在单位车间操作时被机器砸伤,疼得他浑身直冒冷汗,一度昏厥了过去。在好心工友的帮助下,穆枫被送往北京同仁医院,由于伤势严重,只能转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救治。
经医院诊断穆枫此次的受伤部位为肱骨干开放性骨折(右)、肘关节开放性骨折伴脱位(右)、桡神经损伤(右)、正中神经损伤(右)等多处伤,由于受伤的部位都在身体右侧,还涉及到神经,治疗过程也相对复杂,穆枫此次受伤近50天的时间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
这让年轻力壮的他很崩溃。实在无法在医院度日的穆枫,被家人接回了家里休养,这期间他分别和用工单位、用人单位联系,沟通后续治疗和赔偿的问题,但两个单位相互推诿,都没有给出关于后续如何赔偿的说法。其中一个关键点是因为穆枫并没有和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两个单位都欺负穆枫不懂法律。
索赔无门,万般无奈之下,穆枫几乎要放弃了维权的想法,自认倒霉。但是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都劝他不要放弃,毕竟支付了高额的医药费,本来家庭条件就不富裕,况且还需要后续的治疗费用。
委托元甲,收集证据,证明存在劳动关系
2021年8月的一天,穆枫通过朋友介绍来到元甲,委托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全权代理此案,元甲律所接受委托后立即成立专案组、了解案情、指导伤者家属准备证据材料、确定解决方案。
这个案件的关键点在于穆枫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社保,工资是通过微信转账,所以该案的重点和难点都在证据收集上。元甲律师通过询问从入职到事发的整个过程,充分了解案情,精准指导穆枫收集证据,这些证据都是紧密围绕管理与被管理展开,包括意外险保险单、微信转账截图、微信工作群聊天记录截图、考勤表照片打印件等等。
终于在环环相扣的证据链条下,代理律师提供证据后,出庭律师要求要用人单位证明与穆枫不具有劳动关系,否则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通过元甲律师对案件的精准把控和坚持不懈地努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最终认定穆枫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同时也解决了后续的赔偿问题。穆枫及家属对元甲律师的工作非常满意并对专案组表示感谢!
【适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案例来源: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注:以上为元甲律所办理过的真实案例,为确保个人隐私和商业隐私,以上委托人的名字均使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