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通安全的真实事例
;车祸不时在生活中发生关于交通安全的真实事例 ,一起起车祸的发生,一场场可怕的血腥场面,给多少幸福家庭带来了悲伤和痛苦,多少宝贵的生命被夺走。正是人们对交通安全不重视,对交通意识淡薄,才会造成车祸的频频发生。 下面就是关于交通安全的真实事例 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交通安全的事例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关于交通安全的事例一关于交通安全的真实事例 :
〖案例1〗无证驾驶酿车祸
月10月1日,某县职技校学生李飞(男、17岁)和其弟东冶中学学生李某飞(男、15岁)无证骑乘一辆无牌五羊125型二轮摩托车行至城镇李会腰路段时与一辆大货车相撞,致二人当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
提示:案例中的李飞两兄弟的惨祸是由于自身违反了“年满18岁取得驾驶证方可在路上驾驶机动车辆”的规定而造成的。因此,学校要加强对中小学生及幼儿的交通法规宣传 教育 ,使他们学法、知法、守法,尽可能地避免车祸的发生。
〖案例2〗横穿马路惨遇车祸 2007年1 0月2 3日1 3时许,通州区某乡马场村村小学生郎某(女,10岁),在通州区通香公路杜柳棵路口迤东由北向南横穿道路时,被由西向东驶来的香河县淑胡镇庄子村村民张某(男,44岁)驾驶的旅行车撞伤,郎某经医院抡救无效死亡。
提示:横穿道路惨遇车祸令人痛心,事故案例提醒学校要加强学生的交通 安全教育 ,确保安全出行。
〖案例3〗人货混装酿惨祸
12月中旬的一天下午,镇源人罗某驾驶农友农用 拖拉机 从砖厂拉砖到阳光新城工地,车上乘坐其妻子、儿子和女儿三人。拖拉机驶至机场专用道K3+400m处时,车辆向右驶出路面侧翻于路边,造成其妻子及一双尚未成年的儿女当场死亡,拖拉机受损的特大死亡事故。
提示:乘坐拖拉机、低速载货车辆极易发生车祸。学校要加强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的教育,在返校和回家时要“乘安全车,安全乘车”。
〖案例4〗司机大意花朵遭殃
7月安徽某县一名3岁幼儿,因为在高温下被司机遗忘在幼儿园校车内6小时导致昏迷,经抢救无效死亡。这起案例将人们的视线再次吸引到幼儿园、小学校车的交通安全问题上。
提示:校车司机一时疏忽大意,致使一个幼小的生命还未来得及享受多彩的生活就过早地夭折。痛定思痛,这起案例提醒幼儿园要加强对校车司机的教育和管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案例5〗司机酒后驾驶超载校车
2月17日,广东东莞交警支队民警在樟木头镇赵林路口查获一辆粤SV2966号中型客车,司机在接受检查时躲躲闪闪。凭着职业敏感,民警觉得该司机肯定有问题,于是要求司机出示证件,司机打开窗户出示证件时,民警闻到一股酒气,当即要求司机下车接受酒精测试。经检查,该中型客车为某学校接送学生的车辆,核载19人,实载38人,超载100%,且司机思某属酒后驾驶。民警对司机依法作出严厉处罚,同时责令司机联系该校有关人员前来处理及派出车辆转运学生。
提示:超载和酒后驾车都是交通法规明令禁止的。学校要加强对校车的管理,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超载。
关于交通安全的事例二:
1、上海07年7月13日消息 6月22日下午,一名10岁的小学生突然冲出高架下的隔离栏,撞上飞驰而来的桑塔纳小轿车,路面顿时一片血迹,幸好被及时送至医院,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
2、安徽07年3月16日下午4时30分左右,206国道安徽长丰徐庙段发生特大交通事故,5名小学生在放学途中被一辆阜阳牌照的黑色奥迪轿车撞死,另有1名学生受重伤。
3、6月7日1 2时30分,房山区霞云岭乡银水村村民李兴明(男,8岁)骑自行车由东向西行至房山区房郑路潘家庄路口时,适有湖北省雄县小步村村民韩东辉(男,35岁)驾驶小客车由南向北驶来,两车相撞,李经医院抢救无效于6月10日死亡。
4、3月31日11时55分,河南省潢川县小学生杨明亮(男,8岁),在丰台区富丰桥东韩庄子路口步行由北向南横穿机动车道时,被由西向东驶来的李元元(女,24岁,北京市公交总公司603车队)驾驶的大公共汽车当场轧死。
5、2月11日14时5分,大兴区黄村镇狼各庄村村民薛新开(女,7岁)在由南向北步行横穿公路,适有河北省固安县解家务村司机杨建中(男,19岁)驾驶农用四轮车由东向西驶来,农用车将薛新开撞出,薛受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当日死亡。
6、5月21日10时,兰州市城关区桃树坪乡境内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有14辆车先后追尾致不同程度受损,并造成8人死亡,其中5人为小学生。 1988、1989年两年中,太原共发生涉及小学生上下学的交通事故242起,死亡36人,致伤181人,即每天就有一起交通事故发生,每20天就有二名小学生在交通事故中丧生。1997年4月18日,太原市政府规定全市小学生放学时头戴小黄帽、建立路队制,小黄帽有优先通行的权利地就是这一年,太原市涉及小学生的交通事故首次出现了“零”记录。1998年6月18日,不幸又发生了,8岁的小学生曹某与小伙伴们结伴上学,下了电车从车前绕过,高喊着“冲刺流星”向校门冲去时,一辆载着12吨石子的大货车将曹某撞倒并碾于轮下。这一沉痛的案例发生的原因是孩子没有按路线通行,司机在视觉盲区造成的事故。2003年小学生交通事故案例
7、11月21日6时40分许,黑龙江省双城市周家镇发生一起特大交通安全事故,造成8名小学生(5男3女)死亡,39名不同程度受伤,其中重伤7名。
8、6月7日1 2时30分,房山区霞云岭乡银水村村民李兴明(男,8岁)骑自行车由东向西行至房山区房郑路潘家庄路口时,适有湖北省雄县小步村村民韩东辉(男,35岁)驾驶小客车由南向北驶来,两车相撞,李经医院抢救无效于6月10日死亡。
有关交通安全的事例一项统计表明,交通事故是造成4至14岁儿童非故意伤害关于交通安全的真实事例 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头号杀手”。 据公安部统计,2003年,关于交通安全的真实事例 我国中小学生交通死亡人数高达4104人,占总数的3.9%;受伤人数为19196人,占总数的3.88%。 根据调查分析,我国中小学生易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类型分别为关于交通安全的真实事例 :骑自行车违规、行人违反交通规则、校车车祸事故等。 现象1 骑自行车违规 宝宝是个运动爱好者,骑独轮车耍特技堪称一绝,这也使得他在上学路上骑自行车时骑得飞快。一天,从胡同里飞速冲出来的小车将他撞倒在地,从此宝宝失去了双腿。像宝宝这样在路上飚车、飞速骑自行车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已成为城市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方面。上学放学途中成群结队侵占路面、打闹、骑自行车搭肩、撒把、随意横穿公路,狭窄的路面、飞快的车速、互相追逐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葬身在车轮之下。 对策:据统计,学生交通事故90%以上是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马路、无序行走所致。笔者认为,必须加强全民教育应对汽车时代的到来。在我国,对于因此导致的交通事故,除了批评、教育、安抚以外,并没有强有力的措施加以保证。 点评:在美国对待中小学生骑自行车有自己的规定和要求,由于美国涉及自行车交通的事故中,有60%的儿童是头部受伤。因此,许多州制定了配戴头盔相关法律。加州规定18岁以下少儿骑自行车必须戴头盔,阿拉巴马、佛罗里达、乔治亚、马里兰、田纳西等州规定16岁以下必须戴头盔。以上做法虽然没有起到杜绝事故的作用,却让死伤数明显减少。 现象2 行人违反交通规则 行人违反交通规则在我国相当普遍,这也是中小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诱因。一项在8省市进行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调查的结果显示,违反交通规则是导致中小学生受伤害的首要原因。而上、下学路上最容易发生安全问题。有对比表明,中小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意识较成年人要高,经常会看到过马路时大人拉着孩子横穿马路,多数孩子此时会制止家长的行为,但也有不少孩子跟着家长跑,可见家长对孩子起到了不良的带头作用。有关专家建议,进行安全教育时应当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此外,尽管许多地方中小学生放学都有交警或教师负责护送,但学生在路上嬉戏、打闹并由此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不在少数。
交通安全的事例一项统计表明关于交通安全的真实事例 ,交通事故是造成4至14岁儿童非故意伤害关于交通安全的真实事例 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头号杀手”。
据公安部统计,2003年,我国中小学生交通死亡人数高达4104人,占总数关于交通安全的真实事例 的3.9%关于交通安全的真实事例 ;受伤人数为19196人,占总数的3.88%。
根据调查分析,我国中小学生易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类型分别为关于交通安全的真实事例 :骑自行车违规、行人违反交通规则、校车车祸事故等。
现象1 骑自行车违规
宝宝是个运动爱好者,骑独轮车耍特技堪称一绝,这也使得他在上学路上骑自行车时骑得飞快。一天,从胡同里飞速冲出来的小车将他撞倒在地,从此宝宝失去了双腿。像宝宝这样在路上飚车、飞速骑自行车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已成为城市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方面。上学放学途中成群结队侵占路面、打闹、骑自行车搭肩、撒把、随意横穿公路,狭窄的路面、飞快的车速、互相追逐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葬身在车轮之下。
对策:据统计,学生交通事故90%以上是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马路、无序行走所致。笔者认为,必须加强全民教育应对汽车时代的到来。在我国,对于因此导致的交通事故,除了批评、教育、安抚以外,并没有强有力的措施加以保证。
点评:在美国对待中小学生骑自行车有自己的规定和要求,由于美国涉及自行车交通的事故中,有60%的儿童是头部受伤。因此,许多州制定了配戴头盔相关法律。加州规定18岁以下少儿骑自行车必须戴头盔,阿拉巴马、佛罗里达、乔治亚、马里兰、田纳西等州规定16岁以下必须戴头盔。以上做法虽然没有起到杜绝事故的作用,却让死伤数明显减少。
现象2 行人违反交通规则
行人违反交通规则在我国相当普遍,这也是中小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诱因。一项在8省市进行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调查的结果显示,违反交通规则是导致中小学生受伤害的首要原因。而上、下学路上最容易发生安全问题。有对比表明,中小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意识较成年人要高,经常会看到过马路时大人拉着孩子横穿马路,多数孩子此时会制止家长的行为,但也有不少孩子跟着家长跑,可见家长对孩子起到了不良的带头作用。有关专家建议,进行安全教育时应当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此外,尽管许多地方中小学生放学都有交警或教师负责护送,但学生在路上嬉戏、打闹并由此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不在少数。
对策:不久前山西沁源特大交通事故向人们敲响了警钟,由车祸引起的交通事故每年都会“残害”无数中小学生的生命。从某种角度而言,车速是事关生死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行人被行驶速度40mph(每小时车速40英里)的车辆撞倒,生还可能为85%。调查表明,校门口200米内是中小学最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点之一,而交通事故占了绝大多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些年来,我国交通管理部门在学校周边增设了许多禁速标志,画了人行横道线,优化了信号配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降低了校门口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点评:发达国家对于将儿童置于危险的司机都制定了予以处罚的相关法律。美国为了减少青少年驾车事故,许多州通过了逐级驾照颁发法律,根据此法,青少年要通过多个要求严格的步骤才能最终获得驾照。一些州还制定了更为严厉的法律,限制青少年驾车所载乘客的数量或是晚间禁止其驾车上路的法律。“上学安全路线”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项目,不仅在美国得到了推广,而且被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效仿。
现象3 学校校车事故及车祸
22座车塞进58人,这是某报的一则报道。某日下午,南方某市交警支队二大队两民警巡逻执勤至某路段时,发现一辆普通客车有超载迹象,拦截检查发现,核定载客量为22人的客车竟然实载有58人,其中有小学生55人,超载率达163%,同时,这辆客车的行驶证年审签章竟然是伪造的。后经查证,该客车系该市某小学的校车。
三次超载被查获。据报道,一学校校车在运送学生时,被交警查获,发现超载了7人。当时驾驶员称不知道临时号牌车不能载客,并因该校另一辆校车坏了,自己才代班去接学生。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继前两次分别超载11人、超载54人被查处后,该校出现的又一次违法行为。
以上只是笔者随意从媒体中撷取的片断。据统计,由于车辆超载造成的事故占到了学校交通安全事故的绝大部分。记者在采访和暗访时发现,一些民办学校的校车存在着严重的“超载”现象:不少只能乘坐20多人的车里挤了三四十人,有的甚至乘坐了50人。一些民办学校这样解释,因为学生比较小,有些可以挤在一起坐,比如大人2人坐一排,学生就可以3个人。因此,虽然人多,但都有固定的座位,并不一定是站着的,并不能算超载。
不少学生家长指出,不少民办学校的校车基本上都是租来的,这些车辆并没有针对小学生身高、年龄等特点而设置低矮的扶手、靠背等。对于孩子来说,即使车辆轻微的晃动也可能让他们跌倒,甚至导致伤害,因此不适合小学生乘坐。但在一些地方,由于受经济的制约,学校交通安全存在巨大的隐患。如,在贫困地区由于路途遥远,坐农用三轮车等运输工具上学的学生非常多,许多孩子家长明知有危险,但为了求学,也不得不让孩子坐这种车。
对策:加大校车投入及管理。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各级各类部门在加强协作配合,保障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北京市等地加大投入,为大多数学校配备了校车,并对校车司机进行了严格的考验制度,不合格者决不允许上路。由于新配备的校车车况较好,同时统一了对校车的管理,北京等地近些年的校车安全事故明显减少。
点评:欧美以及日本等许多中小学生都是乘坐校车上下学,统计证明,这一交通方式也是最安全的。美国对校车的机械及内部结构的要求很高,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有35个机动车安全标准适用于校车。纽约和新泽西州最早通过有关校车必须安装安全带的法律,加州、佛罗里达、路易斯安那也通过了此类法律。在阿拉巴马,只有持CDL(商业驾驶执照)的司机才有资格成为校车司机,而且上岗前必须完成教育局规定的12个小时的安全教育课。
大量事实表明:要降低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关键问题还在于教育。记者通过对一些地区安全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安全教育开展得好的地区和学校,安全事故明显低于未开展或开展安全得不好的地区和学校。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父子或母女同过马路,经常是父母要违反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被孩子拦住,并被告之要遵守交通规则,而一些孩子的违规,多数是受到父母行为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家长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安全教育,通过增强全民交通安全的意识,提高抵御和防范交通事故的能力,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生安全问题。
一项调查表明,尽管安全教育已经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展开,但不少流于形式,实效性差,效果并不理想。这一现象在县镇和农村学校中更加普遍。专家建议,安全教育应当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和解决安全问题。(本报记者 李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