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认定的8种情况是哪些

在线问法 时间: 2025.07.22
305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处理全解析一、交通肇事逃逸的八种典型情形交管部门明确规定了八种逃逸认定标准。司机在事故后出现以下行为都可能被认定为逃逸。第一种情况是当事人明知发生事故仍离开现场。无论当事人是开车离开还是丢下车辆逃跑,只要确认其知道事故发生,都构成逃逸。第二种情况是当事人自认无责擅自离开。有些司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在未与对方协商情况下直接驾车离开,这种情况也属于逃逸。第三种涉及特殊驾驶行为的情形。如果司机存在酒驾、无证驾驶等问题,报案后不等待处理直接离开现场,哪怕事后返回仍算逃逸。第四种情况是送医后擅自离院。当事人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没有报案也没有正当理由离开医院,这种逃避责任的行为会被认定为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处理全解析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八种典型情形

交管部门明确规定了八种逃逸认定标准。司机在事故后出现以下行为都可能被认定为逃逸。

第一种情况是当事人明知发生事故仍离开现场。无论当事人是开车离开还是丢下车辆逃跑,只要确认其知道事故发生,都构成逃逸。

第二种情况是当事人自认无责擅自离开。有些司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在未与对方协商情况下直接驾车离开,这种情况也属于逃逸。

第三种涉及特殊驾驶行为的情形。如果司机存在酒驾、无证驾驶等问题,报案后不等待处理直接离开现场,哪怕事后返回仍算逃逸。

第四种情况是送医后擅自离院。当事人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没有报案也没有正当理由离开医院,这种逃避责任的行为会被认定为逃逸。

第五种情况是提供虚假信息后离开。当事人虽然送医但留下假姓名、假地址或假联系方式,这种行为同样构成逃逸。

第六种情况是调查期间逃跑。在接受交警询问或调查过程中突然消失躲避的,属于典型逃逸行为。

第七种是否认事故的情况。当事人离开现场后不承认发生事故,但证据显示其应当知晓事故的,也会被认定为逃逸。

第八种是赔偿未达成强行离开。在协商赔偿失败或赔偿金额明显不足时,当事人未留真实信息强行离开,只要有证据支持即构成逃逸。

二、逃逸致人死亡的两种学术观点

法律界对逃逸致人死亡存在两种解读。第一种观点认为必须发生两次事故。即肇事逃逸过程中再次发生事故致人死亡,且当事人对死亡结果属于过失。

该观点强调死亡结果必须发生在第二次事故中。如果当事人逃逸时对可能致人死亡的后果持放任态度,则可能构成故意犯罪而非交通肇事罪。

第二种观点认为单次事故即可构成。只要当事人逃逸导致原本可以救治的伤者死亡,不论是否发生二次事故,都应认定为逃逸致人死亡。

这种观点着重于因果关系认定。重点在于判断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是否存在直接联系,是否因延误救治导致伤者死亡。

三、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

综合理论界观点与司法实践,当前主要采用折中认定标准。认定逃逸致人死亡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首先是存在法定救助义务。肇事司机对事故受害人具有法定的救助责任,这是构成要件的基础。

其次是存在逃逸行为。包括驾驶车辆逃离、弃车逃逸、送医后逃匿等逃避责任的具体行为。

最关键的是逃逸与死亡的因果关系。必须证明受害人死亡是因为未及时救治导致,如果及时救治本可避免死亡,则构成该加重情节。

四、逃逸行为的法律后果

交通肇事逃逸将面临多重法律责任。在行政责任方面,逃逸司机将被吊销驾照且终生禁驾。

民事责任部分,保险公司可拒绝商业险赔付。肇事者需自行承担全部赔偿费用,包括医疗费、丧葬费等各项支出。

刑事责任最为严重。普通逃逸将面临3-7年有期徒刑,若逃逸致人死亡则可能被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五、遇到事故后的正确处理方式

发生交通事故后应采取规范处理流程。第一步是立即停车,开启双闪警示灯,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

第二步是检查人员伤亡情况。对受伤人员实施必要救助,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和122事故报警电话。

第三步是保护现场证据。使用手机拍摄车辆位置、刹车痕迹、散落物等重要证据,等待交警到场处理。

第四步是配合调查处理。如实向交警说明事故经过,提供驾驶证、行驶证等相关证件。

特别提醒要注意三个重点。第一不要移动伤员除非有紧急危险,第二不要私下协商离开,第三不要破坏现场证据。

遇到对方逃逸应做好三件事:记下车牌号码和车辆特征,寻找现场目击证人,及时向交警提供监控线索。

本文列出的八种情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司机朋友应当了解这些规定,避免因错误处理构成逃逸。若涉及具体法律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服务机构咨询。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
交通事故中乘客受伤,如何要求对方司机赔偿?处理理赔纠纷不一定非要打官司,元甲律所调解团队帮助伤者用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时间,和解获得12万元赔偿款。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11-26 14:30

交通肇事逃逸应如何认定事故责任

交通事故逃逸法律解读手册一、如何判断交通肇事逃逸责任发生交通事故后有人逃跑导致现场被破坏,交警无法查清事实的,逃跑方要负全部责任。交警部门会发布协查通告,让公众帮忙寻找线索。找到逃跑者和车辆后,交警会在十天内出具事故认定书。如果没 ...
308热度
伤者即将年满61周岁,如果到61周岁,残疾赔偿金会减少1年。元甲律师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和保险公司谈理赔,一次次沟通,一遍遍在金额上据理力争,最终成功和解,帮伤者拿到24万余元赔偿款,其中伤残赔偿金至少多获得1万多元,得到了最大化的赔偿!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12-25 11:19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怎么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的八种认定情形解析一、逃离事故现场的情形认定交通管理部门制定了明确的肇事逃逸认定标准。当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当事人存在特定行为就会被认定为逃逸。第一种情况是明知发生事故却开车或弃车离开现场。这种情况最常见,驾驶员在碰撞 ...
545热度
七旬老人走在路上被车撞倒,导致胸椎、骨盆骨折,元甲律师专业谈判、助力和解,顺利达成赔偿方案,帮助伤者获得20万余元赔偿款。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5-30 17:17

交通肇事离开现场多长时间算逃逸_肇事车辆离开现场交警怎么认定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全解析:五类情形与处理原则一、什么情况下离开现场算逃逸发生交通事故后,司机离开现场是否算逃逸要看两个条件。第一要看司机有没有离开事故现场的行为。第二要看司机是不是为了逃避责任而离开。法律规定,只要司机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 ...
228热度
自己/家人的赔偿款要回来了吗?伤情能评几级伤残?怎么才能快速拿到赔偿款?第372期《和解大讲堂》讲座,教你和解8大方法、帮你预估伤残、给你策划赔偿方案,元甲律所根据18年理赔经验,帮你谈和解,快速拿到赔偿款,让你早日摆脱烦恼、安心生活!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7-29 09:21

交通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

【新版文章撰写】交通肇事逃逸的五大法律要点一、逃逸必担责?五种情形全解析法律规定交通事故后逃跑必须承担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如果有人在交通事故后逃跑,逃跑的人要负全部责任。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也有错误,逃 ...
801热度
北京房山无接触事故,委托我们元甲从争取责任到赔偿28天让客户拿到满意赔偿。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7-28 19:37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认定指南一、认定逃逸行为需要同时考虑行为和想法判断一个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必须同时看他的行动和想法。这个人不仅要做出逃离现场的实际动作,还必须有故意逃避责任的想法。如果只是离开现场而没有逃避责任的目的,就不能认 ...
300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