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必须同时具备哪些要件,出了交通事故怎么办
交通事故处理完全指南
一、交通事故的四个必备条件
法律规定交通事故必须满足四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必须有车辆参与。车辆包括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也包括自行车、三轮车等非机动车。第二个条件是事件必须发生在道路上。道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允许社会车辆通行的地方。比如小区内部道路通常不算法定道路,在小区里发生的车辆碰撞不算交通事故。
第三个条件涉及当事人的主观状态。事故原因必须是当事人的过错或意外情况。法律上说的过错包括两种情形:故意造成事故和不小心引发事故。比如司机闯红灯撞人是故意违规,刹车失灵属于意外情况。第四个条件必须有实际损害结果。损害可以是人员受伤或死亡,也可以是车辆损坏、物品损毁等财产损失。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才能认定为交通事故。
二、可以自行处理的两种情形
发生交通事故后,有两种情况可以自行协商解决。第一种是事故没有人员受伤,当事人对事故原因和过程意见一致。比如两车轻微刮擦,双方都认可责任划分,这种情况应该先移走车辆,再商量赔偿。这样做能避免堵塞交通。
第二种是财产损失很小且事实清楚的情况。比如倒车时轻微碰撞,保险杠只有划痕。当事人撤离现场后如果谈不拢赔偿,可以报警处理。报警时需要提供双方签字的书面说明,记录事故基本情况。受伤人员觉得自己伤势不重,双方对事故责任没争议,只是赔偿金额谈不拢时,也可以采用这个处理方式。
三、必须报警的六种情况
遇到以下六种情况必须立即报警,不能私下解决。第一种是车辆没有正规牌照,没有年检合格标志,或者没买交强险。第二种是驾驶员有问题,包括没有驾驶证、驾驶证过期,或者司机喝酒、服用违禁药物后开车。
第三种是当事人对事故原因有分歧。比如一方认为是对方违规变道,另一方坚持自己正常行驶。第四种情况是车辆无法自行移动,比如发动机损坏、轮胎爆裂导致车辆不能行驶。第五种是撞到公共设施,比如撞坏路灯、交通标志或桥梁护栏。第六种是涉及其他特殊情形,比如运载危险物品车辆发生事故,或者有人员被困需要专业救援。
四、事故现场处理步骤
发生事故后首先要确保安全。立即开启车辆双闪灯,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普通道路白天放在50米外,夜间放在150米外。高速公路要放在车后150米以上位置。如果有人受伤,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第二步是保护现场。用手机拍摄全景照片,包括车辆位置、刹车痕迹、散落物品等。拍摄时要包含周边参照物,比如路标、电线杆。如果对方试图破坏现场,要立即报警并阻止。
第三步是联系交警和保险公司。即使准备私了,也要先通知保险公司。交警到达后会制作事故认定书,这是后续索赔的重要依据。如果对认定结果有异议,可以在3天内申请复核。
五、赔偿争议解决方法
双方对赔偿金额有分歧时,可以申请交警调解。调解需要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后签订书面调解书。如果调解不成功,可以向法院起诉。起诉时需要准备事故认定书、医疗记录、修车发票等证据。
伤情较重的情况需要做伤残鉴定。通常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到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结果直接影响赔偿金额计算。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等十二个类别。每个项目都需要提供对应的票据证明。
遇到复杂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比如对方拒不赔偿、保险公司推卸责任,或者事故涉及多人伤亡。律师可以帮助计算合理赔偿金额,收集关键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要注意诉讼时效,人身伤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事故发生时开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