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逃逸后需要承担的责任有哪些_驾车逃逸什么罪
驾车逃逸要承担哪些责任?这五点必须知道
一、逃逸造成伤亡会面临重刑
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对交通肇事罪有明确规定。违反交通法规导致重大事故,造成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肇事者会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逃逸或有特别严重情节,刑期会升到三年以上。逃逸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刑期最高可达七年以上。比如撞人后逃离现场,导致伤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肇事者可能面临七年以上的刑罚。
二、逃逸者通常要负全责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有专门规定。发生事故后逃逸,逃逸方要负全部责任。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也有过错,责任可以减轻。这种情况需要交警调查取证,比如查看监控录像或寻找目击证人。即使最后证明双方都有责任,逃逸方的责任比例也会更大。
三、四种常见责任划分结果
第一种情况是责任无法认定。比如事故现场被破坏,无法判断真实责任。这时不管实际责任如何,逃逸方都要承担全部后果。第二种是调查显示双方都没过错。这种情况属于意外事故,但逃逸方仍然要负全责。第三种是逃逸方有明显过错。比如闯红灯或酒驾导致事故,对方完全遵守交规,这时逃逸方必须承担全部责任。第四种是双方都有责任。比如两车都有超速行为,这时会根据具体过错比例来划分责任,但逃逸方的责任会加重。
四、逃逸行为危害巨大
逃逸不仅违法,还直接影响伤者救治。很多重伤员因为延误治疗导致死亡或残疾。这种行为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破坏交通秩序。交警部门数据显示,约30%的交通死亡事故与逃逸有关。逃逸还会增加案件侦破难度,耗费大量警力资源。正因如此,法律对逃逸行为采取严惩态度。
五、遇到事故的正确处理方式
发生事故后要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马上拨打120救助伤者,同时报警等候处理。即使认为自己无责也不能离开,要等交警到场认定。如果擅自离开,哪怕原本无责也会变成全责。保留行车记录仪视频等重要证据,必要时联系保险公司。对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复核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建议车主提前了解相关法规,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
特别提醒:很多司机因为害怕处罚选择逃逸,这反而会导致更严重后果。主动承担责任可能只需赔偿,但逃逸必定面临刑事处罚。遇到复杂情况可以联系法律服务机构,获得专业指导。记住,正确处理事故既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