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工伤如何赔偿的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指南:这五个问题最关键】
一、交通事故工伤赔偿由谁负责?
员工遇到交通事故工伤时,工伤保险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赔偿。工伤保险负责支付主要费用,用人单位需要支付三笔钱:治疗期间的工资和福利、五到六级伤残的每月津贴、劳动合同解除时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
二、不同伤残等级能拿到多少赔偿?
一级到四级伤残的员工可以拿到两部分钱。第一部分是工伤保险支付的一次性补助金:一级27个月工资,二级25个月,三级23个月,四级21个月。第二部分是每月发放的伤残津贴:一级按工资90%发,二级85%,三级80%,四级75%。如果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工伤保险会补足差额。
员工到达退休年龄后,伤残津贴会停止发放,改为领取养老金。如果养老金金额比原津贴少,工伤保险会补上差价。用人单位和员工还要按照津贴标准继续缴纳医疗保险。
三、上下班路上出车祸算不算工伤?
这种情况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上下班必经路线,第二事故责任不在自己。如果交警认定员工负主要责任或全责,就不能算工伤。当员工负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或无责时,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四、工伤赔偿的具体项目有哪些?
赔偿包含六个主要部分。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全额报销。住院期间每天有伙食补助,需要到外地治疗的还能报销交通食宿费。医疗结束后可以申请伤残鉴定,根据等级领取补助金和津贴。生活不能自理的员工有护理费,伤残员工配置辅助器具的费用也能报销。
五、申请工伤赔偿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要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由单位申报工伤,单位不申请的,员工本人或家属可在1年内申报。需要准备事故认定书、医疗证明、劳动合同等材料。如果对伤残等级有异议,可以在收到鉴定结果15天内申请重新鉴定。赔偿款通常分两次发放,一次性补助金在鉴定后30天内到账,每月津贴次月开始发放。
遇到赔偿纠纷时,员工可以先找劳动部门调解。调解不成可以在60天内申请劳动仲裁。如果用人单位没买工伤保险,所有费用由单位自行承担。员工离职时要注意,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支付,就业补助金由单位支付,这两笔钱都需要在离职手续办完后申领。
特别提醒:交通事故赔偿和工伤赔偿可以同时申请。比如医疗费部分不能重复拿,但误工费、伤残补助等可以两边同时获得。实际操作中要保存好所有票据原件,先走交通事故理赔,用复印件申请工伤赔偿。
最后要记住三个关键时间点:事故后1个月内单位要申报工伤,1年内个人可以补申报,劳动仲裁时效是纠纷发生起1年内。超过这些时间可能导致无法获得赔偿,建议遇到问题及时咨询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