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范围_机动车交通赔偿标准
机动车事故赔偿全解析:责任划分与计算指南
一、事故责任如何划分赔偿比例
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碰撞时,赔偿比例按责任划分。全责方需要支付全部损失,主要责任方承担七成赔偿,同等责任各付一半,次要责任方支付三成。
机动车与行人或非机动车发生事故时,保险公司先在交强险范围内赔偿。超过保险额度的部分由机动车驾驶员承担。若行人有过错,驾驶员在承担自身损失后按比例赔偿:主要责任赔七成,同等责任赔五成,次要责任赔三成,无责任仍需赔两成。
未购买交强险的车辆与行人发生事故时,行人无过错情况下驾驶员需全额赔偿。若行人有过错,在封闭道路(如高速公路)驾驶员赔五成,普通道路赔六成。
二、医疗费用计算方法
医疗费包含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等。具体项目有手术费、住院费、康复费用等。需要提供医院的收费单据、病历和诊断证明等材料。治疗费按实际发生金额计算,康复费和整容费可参考结案时的标准。
后续治疗费用需根据医疗机构建议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费用要单独计算,但必须与治疗直接相关。
三、误工费与护理费核算标准
误工费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计算。误工时间以医院证明为准,伤残情况可算到伤残评定日。有固定收入者按实际损失计算,无固定收入者参照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
护理费核算要考虑护理人员收入、人数和时长。专业护工费用按市场价计算,家属护理可折算误工损失。护理人数通常为1人,特殊情况需医院证明。护理时长最长不超过20年,需根据恢复情况确定。
四、交通住宿与营养补助标准
交通费包括就医和事故处理的合理支出,需提供正式票据。票据需与就医时间、地点相符,亲属处理事故的人数不超过3人。
住宿费核算外地人员来京处理事故的实际花费。伙食补助按公务员出差标准执行,营养费需医院证明和购买凭证,伤残程度影响具体金额。
五、伤残与死亡赔偿计算方式
残疾赔偿金按伤残等级计算,参考当地居民年收入,赔偿20年。60岁以上每增1岁减1年,75岁以上按5年计。辅助器具费用按普通型号计算,特殊需求需专业机构证明。
丧葬费按半年平均工资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当地消费水平确定,未成年人算到18岁,无劳动能力者最多算20年。死亡赔偿金计算方式与残疾赔偿相同,亲属处理事故的费用可获赔偿。
精神赔偿需双方协商确定,不在法定计算范围内。所有赔偿项目需按责任比例分担,核算时需提供完整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