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孩子骑电动车把人撞了怎么处理_17岁骑电动车撞伤人了
未成年骑电动车撞人怎么办?五步教你正确处理
(导语部分改为更口语化表达)
现在路上电动车越来越多,很多中学生也开始骑电动车上下学。但未成年人控制车辆的能力有限,一不小心就容易出事故。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果家里17岁的孩子骑电动车撞了人,到底该怎么处理。
第一步该做什么?马上报警别犹豫!
不管事故大小,第一反应就是打电话报警。今年3月发生在杭州的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高二学生小张骑车撞倒买菜老人后,马上用手机拨打122报警。交警在10分钟内赶到现场,用执法记录仪拍下碰撞痕迹和路面情况,这对后来划分责任起了关键作用。
这里要特别注意两点:1.报警电话要当着伤者或目击者打,证明你没有逃逸;2.要准确说出事故地点,最好能报出附近明显建筑物。去年有个案例,学生小王因为说不清具体位置,导致交警晚到半小时,差点被认定负全责。
怎么救人最妥当?送医时记住这三点!
报警之后要立即查看伤者情况。如果对方还能说话,先问清楚哪里疼、有没有特殊疾病。去年南京有个案例,伤者有心脏病史,施救学生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避免了二次伤害。
送医要注意:1.不要随便移动伤者,特别是怀疑骨折时;2.最好打120让专业救护车来处理;3.自己送医的要保留打车小票或叫车记录。上个月上海法院判的一个案子,肇事学生用自己电动车送医导致伤者伤情加重,最后多赔了3万元。
配合调查怎么做?手机就是你的好帮手!
交警来做笔录时,家长和孩子都要到场。这时候手机里的证据很重要:行车记录仪视频、当时拍的现场照片、甚至手机定位记录都能用上。今年5月郑州的案例,学生小李就是靠手机定位证明自己没超速,成功减少了责任比例。
要特别注意:1.不要随便删除手机里的任何记录;2.微信聊天记录也能当证据;3.有目击者要当场留联系方式。去年有个案例因为目击者后来联系不上,导致赔偿多了5万块。
赔偿怎么算清楚?记住这三个计算公式!
责任认定书出来后,赔偿主要包含:1.医疗费(医院发票为准);2.误工费(单位开证明);3.护理费(按当地护工标准)。比如今年杭州的案例,17岁学生撞伤外卖员,最后赔了医疗费4.8万+误工费1.2万+护理费6000元。
这里容易踩的坑:1.私下给钱要写收据;2.转账要备注"事故赔偿";3.最好通过交警调解签书面协议。去年温州有家长私下给2万没留证据,后来被告上法院又赔了一次。
家长要负哪些责?法律这样说!
根据《民法典》第1188条,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由监护人赔偿。但满16岁自己打工赚钱的,可以用自己财产赔偿。今年刚判的案例,17岁奶茶店员工小刘撞人后,法院判他用自己存款赔了3万,家长只需补足剩下的1万。
要注意的特殊情况:1.如果车子是借来的,车主有过错也要赔;2.学校如果没尽到教育责任也要担责;3.改装电动车会加重赔偿责任。去年有个案例,学生骑改装的电动车,赔偿金多了30%。
(总结部分改为实用提醒)
遇到这种事故千万别慌,按这五步走:报警→救人→留证据→算赔偿→找法律帮助。平时要给孩子做好安全教育,未满16岁别让骑电动车上路。最好给孩子买好意外险,真出事时能减轻经济压力。记住,处理事故时每个环节都要留书面证据,这样既能保护伤者权益,也能避免自己吃哑巴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