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到假食品几倍赔偿
买到假货怎么赔偿
买到假货怎么赔偿买到假食品几倍赔偿 ,人民生活水平如今是越来越高,线上线下买到假食品几倍赔偿 的购物现象都很热闹,但是消费者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好的商家,卖的货品是假货,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能就这样自认理亏,了解关于买到假货怎么赔偿
买到假货怎么赔偿1
买到假货怎么赔偿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遭遇假货,既可以向销售者索赔,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索赔,还可以要求两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实践中,为维权方便,消费者一般选择起诉网络交易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销售平台做被告是有条件的,在以下三种情形下消费者可起诉网络交易平台:
网络交易平台不能提供销售者信息;
虽能提供信息,但网络交易平台对消费者作出更有利的承诺;
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利用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且未采取必要措施,则消费者可要求二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网购遇到假货,去哪儿起诉更方便?
根据民事诉讼法,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同时,最高法院也明确规定,购销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对交货地点有约定的,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没有约定的,依交货方式确定合同履行地;采用送货方式的,以货物送达地为合同履行地。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不出家门”就让违法者遭到制裁。
“一经拍得,概不退货”规定是否有效?
在网络购物中,格式条款比较常见。比如“一经售出,非质量问题不得退换”“一经拍得,不退不换”等。此类格式条款,一般应为无效,因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7天无理由退货的权利,上述条款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遭遇“买家已付款,卖家不发货”怎么办?
消费者下单购买商品,并已支付货款,商家却称未对消费者订单进行确认,合同尚未成立,消费者无权要求发货。遇到这种情况,法院要根据个案详情综合判定。比如,消费者在下单时,商家提供的选项里对产品的型号、颜色、大小、数量、性能等细节均有明确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下单请求和支付货款的行为经过系统确认有效,则合同确立,卖家需履行提供商品义务。
网购商品与商家宣传不一致怎么办?
网购中,商家是否存在虚假宣传,总的判断原则是,若商家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买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若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则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货退款和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按500元赔偿。
怎样维权才能耗时少、成本低?
由于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的多是食品、服装、日用品等价值不是太高的商品,发生争议时,如何维权才能耗时较少、成本较低?成为困扰消费者的一大难题。当前,国内一些大型网购平台正在逐步建立第三方争议调解机制,即邀请知名法律专家、电子商务专家担任调解员,协调买卖双方通过解决争端,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申请该项服务。
买到假货怎么赔偿2
一、一般情况下买到假货怎么赔偿 ?
买到的假货是一般物品,可以获得三倍赔偿。如果是食品,可以要求十倍赔偿。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条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第二十四条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二、买到假货怎么投诉
当发现购到假货时,首先要保护证据,主要有物品和发票等,最好不要直接去与商家交涉以避免发生正面冲突或被抢失证据。
正确的步骤是:
1、请技术质量监督部门进行鉴定;
2、请消协出面调解(要注意:只有调解权);
3、如调解不能,则可应工商部门举报。
4、如果此事具有新闻的典型性,且商家因怕造成社会影响对其不利,也可以向新闻媒体反映。
5、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依法索赔。
三、知识产权侵权处罚标准是多少?
在我国,知识产权法主要指的是《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他们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赔偿计算规定分别如下:
《著作权法》第48条 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商标法》第56条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前款所称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被侵权所受损失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专利法》第65条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知识产权侵权处罚标准为如果相关人员侵犯了作品的著作权以及其他有关的权利,侵权人应该根据实际发生的损失来进行赔偿。如果实际发生的损失难以进行衡量的话,则需要将侵权人违规所获得的所有财产全部补偿于权利人。
买到假货怎么赔偿3
可以要求商家退款,并要求支付价款三倍的赔偿。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
其次,“三倍赔偿”是2014年3月15日实施的新消法中的内容,该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十倍赔偿”是针对食品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96条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网购假货赔偿标准是几倍网购假货赔偿标准是几倍
网购假货赔偿标准是几倍买到假食品几倍赔偿 ,随着现在电商发展买到假食品几倍赔偿 的良莠不齐,以至于很多人在网购时都会遇到商品质量问题,甚至有买到假食品几倍赔偿 的时候买到假货,买到假货是可以获得赔偿的,那么网购假货赔偿标准是几倍。
网购假货赔偿标准是几倍1
一、买到假货可以要求几倍赔偿
买到的假货是一般物品,可以获得三倍赔偿。如果是食品,可以要求十倍赔偿。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二、买到假货怎么索赔
1、如果你在签收的时候就看出来是假货,建议大家直接拒收商品就可以了,一旦签收之后退款不如直接拒签省事。收到货后如发现是假货,先跟卖家协商退款。
2、如果卖家不同意退款,我们就要尽可能的收集有关假货的证据,拍照也好请有关部门鉴定也好,只要能证明物品是假货就可以了。证据足够有说服力的,网购平台是会准许退款的,你按照地址把货物发回去,收到退款后不要这么轻易就算了,我们可以点击申请售后来索取你退货的邮费。如果卖家有假一赔三的特色服务,我们还可以要求卖家进行三倍赔偿。同时,我们还可以在电商交易平台上举报卖家的假货商品。
3、如果在网上买到假货,卖家应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买到假食品几倍赔偿 ;交易平台作为第三方,按照法律规定,如果明知店铺的欺诈行为而无作为,应该承担连带责任。
三、卖假货属于刑事案件吗
属于。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仍予以销售,销售金额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指违反商标管理法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其中,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数额巨大”,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二)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三)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已销售金额与尚未销售的货值金额合计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网购假货赔偿标准是几倍2
网上买到假货如何维权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若消费者对网上购买的商品有投诉,首先应查询该公司的注册所在地,然后向当地的工商部门投诉,投诉时,应提供所投诉公司的名称、地址,以及自身的诉求,相关部门将会跟进。
消费者购得的商品,若使用的标签不合规,属于工商局的商标处处理;若产品属于伪造品,则由消费者保护协会处理;“但若已经提请法院审判,列为民事案件,工商局会根据法院的判决行动”。 法院处理此类事件将会根据涉案金额的大小来决定。
“商家涉及欺诈行为的话,法律规定消费者可获得双倍的返还。” 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同时提醒,消费者进行维权的同时,需要保留所有的实物和发票。
购物网站对消费者维权均有时效规定
7天:当买家使用了第三方支付服务购买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的商品,在签收货物(以物流签收单时间为准)后7天内(如有准确签收时间的,以该签收时间后的168小时为7天)。
14天:比如淘宝,在买家直接要求卖家处理未果的情况下,买家有权在交易成功后14天内按照淘宝网及支付宝相关规则(含“先行赔付”服务规则)向淘宝发起针对卖家的投诉,并提出赔付申请。
30天:一些购物网站还承诺,所有交易纠纷,将会在30天内全部处理完毕。
48小时:对于消费者的投诉,这些购物网站要求卖家必须在48小时内响应;逾期不响应的,网站的消费维权人员将在48小时内介入处理;对于卖家超过承诺时间发货的,消费者申请退款48小时内卖家无响应的,系统将自动退款。
网购假货赔偿标准是几倍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要依照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消费者受到的损失,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到商品或服务金额的3倍,增加赔偿金额不到500元的,按照500元进行赔偿,也就是说,消费者如果在网上购买到假货,最低的赔偿标准是500元。
其次,如果商家明知道商品或服务存在不足,依旧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对消费者造成了人身伤害或死亡,或健康严重受到损害的,受害者有权要求商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权益保护法的第49条和第51条等法律法规进行赔偿。
如果商家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但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也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如果其他法律法规没有作规定的,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他有关的行政部门勒令整改,可以根据情节严重进行警告或没收违法所得或处以违法所得一背上或十倍以下的罚款。情节更严重的,要停业整改,吊销营业执照。
现在各大电商平台增加了对店铺售假的惩罚力度,如果被电商平台官方查到店铺售假,或者电商平台官方接到消费者投诉,店铺售假并有相关的证据提供,电商平台会对店铺进行严厉的惩罚,情节严重者有可能会被封掉店铺甚至罚款。
卖假货属于刑事案件吗
属于。
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仍予以销售,销售金额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指违反商标管理法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其中,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销售金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数额巨大”,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消费者购买到假货假一赔几买到的假货是一般物品买到假食品几倍赔偿 ,可以获得三倍赔偿。法律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假货》内容简介:
1.书中对假货千姿百态的表现形式,假货制售者形形色色的假货制售伎俩,假货购买者之所以上当受骗的多种多样原因,给予了充分细致、深入浅出的揭示,来自生活实际的大量例子,使这些揭示更加通俗易懂。苦于自己优质产品被假冒的商家,可从该书得到有效减少这种伤害的启发;有志于诚实经营,以真货来取信顾客的商家,从该书可得到如何避免假货恶名的办法;普通读者更能从该书揭示的假货规律中获得减少上当受骗概率,有效维护自己利益的教益。
2.由于本书将许多有关假货的规律揭示出来,这固然使人们运用这些规律,能更好地识别假货,遏制假货,但同时也能使假货的制售者运用这些规律来谋求利益,如利用法律实现程序正义优于实现实体正义的原理来规避处罚,利用因假货类型的不同,而必然导致被处罚和不被处罚,被重罚还是轻罚等结果不同,来选择假货的制售品种,甚至一些原来不敢制售假货的人掌握这些规律后,感到可以规避处罚或者是即使被处罚也不会重,于是也制售假货。
3.但是要相信,人类的整体总是正义战胜非正义,有史以来,规律的揭示,科学的发现与发明,虽然多是既能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带来坏处的双刃剑,但人类总能使带来的好处远远多于坏处,并且总有各种办法如实施科学的制度、公平的法律,来制止人们利用规律谋求不当利益的行为。所以善于自买到假食品几倍赔偿 我管理的人的群体如国家、单位等,总是鼓励人们揭示规律,在规律被揭示出来后,再辅之以实施使人们无法利用规律来谋求不当利益的有效措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京东上买到假货可以申请几倍赔偿吗京东上买到假货可以获得三倍赔偿。买到的假货是一般物品买到假食品几倍赔偿 ,可以获得三倍赔偿。买到的假货是食品买到假食品几倍赔偿 ,可以要求十倍赔偿。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三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审查许可证,或者未履行报告、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等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买到假食品几倍赔偿 ;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停业,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消费者通过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购买食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入网食品经营者或者食品生产者要求赔偿。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网食品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由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赔偿。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赔偿后,有权向入网食品经营者或者食品生产者追偿。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费者承诺的,应当履行其承诺。
买到伪劣产品我如何要求赔偿根据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买到假食品几倍赔偿 ,若消费者买到了劣质的食品买到假食品几倍赔偿 ,可以向商家要求赔偿,也可以向劣质食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
消费者在在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要求生产者或商家支付损失三倍或价款十倍的赔偿金;如果是其他的伪劣产品,可以要求商家退货退款;若商家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还可以要求商家赔偿三倍金额。
1、假冒伪劣产品销售出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可以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申请赔偿,以造成的损失为赔偿基础。如果是食品的,可以要求十倍的购买价格赔偿。
2、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单位,工商部门可以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并将产品销毁。
3、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较大的,可依照生产销售假冒商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需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买到假奶粉可以要求赔偿多少消费者索赔要有明确合理的诉求买到假食品几倍赔偿 ,所购乳品属于不安全食品的买到假食品几倍赔偿 ,消费者可以请求“退一赔十”,亦即除请求赔偿损失外,还可请求货款10倍或损失3倍的惩罚性赔偿;赔偿金额不足1000元的,可以请求1000元的保底赔偿;所购乳粉属于安全食品的,消费者可以请求“退一赔三”,亦即除主张赔偿损失外,还可请求货款3倍或者损失2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并可请求保底赔偿500元。
奶粉有质量问题可以要求哪些赔偿?
1、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2、赔偿损失。可以要求对方承担检查费用,交通费、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检查不需要第三方公证。
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1、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
2、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
3、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十三条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应当充分听取赔偿请求人的意见,并可以与赔偿请求人就赔偿方式、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规定进行协商。
赔偿义务机关决定赔偿的,应当制作赔偿决定书,并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送达赔偿请求人。
赔偿义务机关决定不予赔偿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书面通知赔偿请求人,并说明不予赔偿的理由。第十四条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赔偿请求人对赔偿的方式、项目、数额有异议的,或者赔偿义务机关作出不予赔偿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或者不予赔偿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