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情鉴定标准及量刑
轻伤属于故意伤罪伤情鉴定标准及量刑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轻伤量刑标准基准刑在一至二年,结合其他量刑情节,会增减刑罚。故意伤害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故意伤害达到轻伤以上程度的构成故意伤害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伤情鉴定标准及量刑 !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轻微伤鉴定标准及量刑标准:头颈部损伤伤情鉴定标准及量刑 ,躯干部和会阴部损伤伤情鉴定标准及量刑 ,四肢损伤伤情鉴定标准及量刑 ,其伤情鉴定标准及量刑 他损伤。轻微伤不构成刑事案件伤情鉴定标准及量刑 ,没有刑事责任、只有行政责任(治安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
关于轻微伤鉴定标准及量刑,根据相关规定的是伤情下限,根据头颈部、躯干和会阴部、四肢和其他部位的受伤具体情况判断,轻微伤一般承担行政责任,处罚措施是拘留、罚款或并处,对于殴打老弱孕残以及具有反复多次特点的,从重处罚。一般情况下,司法鉴定是鉴定伤残程度的权威部门,法院会参照鉴定的结果,来作为一部分的证据进行判决,每一种伤残的赔偿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轻伤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面部轻微伤鉴定标准及量刑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轻微伤的鉴定标准如下伤情鉴定标准及量刑 :、面部、耳廓伤情鉴定标准及量刑 :(a)面部软组织创。(b)面部损伤留有瘢痕或者色素改变。(c)面部皮肤擦伤,面积2.0cm2以上;面部软组织挫伤;面部划伤4.0cm以上。(d)眶内壁骨折。(e)眼部挫伤;眼部外伤后影响外观。(f)耳廓创。(g)鼻骨骨折;鼻出血。(h)上颌骨额突骨折。(i)口腔粘膜破损;舌损伤。(j)牙齿脱落或者缺损;牙槽突骨折;牙齿松动2枚以上或者度松动1枚以上。故意伤害人致轻微伤不涉嫌犯罪,不涉及量刑。但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进行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当事人轻伤鉴定的标准一、轻伤鉴定标准及量刑轻伤二级标准
只要符合《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轻伤一级、轻伤二级的标准的,就属于轻伤。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量刑标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轻伤的赔偿及量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按照刑法当中的量刑幅度规定,如果只是造成伤情鉴定标准及量刑 了他人轻伤的话,那么一般是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之间进行量刑处罚。
三、打架轻伤的量刑标准怎么认定
根据《刑法》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伤情鉴定标准及量刑 我国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适用缓刑的对象和条件:
1、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即法院认为不服刑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以上两条缺一不可。
3、刑法规定,对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
(1)伤害行为的非法性是构成本罪的前提。如果伤害行为是合法的,如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过程中造成一定伤害的,则不构成犯罪;
(2)本罪故意伤害的必须是他人的身体健康。自伤行为不能构成本罪,特殊情况下可能构成其他罪,如军人战时为逃避军事义务自伤身体的,应按照刑法第434条的规定,以战时自伤罪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