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损失赔偿标准
听力职业病赔偿标准是多少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业病只有达到伤残等级听力损失赔偿标准 的,才会给予伤残补助金。按《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GB/T16180—2006)规定,双耳听力损失≥26dB,或一耳≥56dB达到十级伤残(最低等级)。
对劳动能力鉴定伤残听力损失赔偿标准 的职工,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补偿。
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患职业病的劳动者有权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享受下列工伤保险待遇听力损失赔偿标准 :
(一)医疗费:因患职业病进行诊疗所需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规定标准支付;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由用人单位按照当地因公出差伙食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
(三)康复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规定标准支付;
(四)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辅助器具的,所需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普及型辅助器具标准支付;
(五)停工留薪期待遇: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用人单位支付;
(六)生活护理补助费:经评残并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生活护理补助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规定标准支付;
(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经鉴定为十级至一级伤残的,按照伤残等级享受相当于6个月至24个月的本人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八)伤残津贴:经鉴定为四级至一级伤残的,按照规定享受相当于本人工资75%至90%的伤残津贴,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九)死亡补助金:因职业中毒死亡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不低于48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一次支付;
(十)丧葬补助金:因职业中毒死亡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一次支付;
(十一)供养亲属抚恤金:因职业中毒死亡的,对由死者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的亲属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抚恤金:对其配偶每月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发给,对其生前供养的直系亲属每人每月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发给;
听力损失补偿标准是什么?根据国际标准,听力损失程度分为以下几类:(分贝,即db
)
听力损失赔偿标准 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规定听力损失赔偿标准 的听力残疾分级标准与1997-who
推荐的听力障碍标准相接轨。依据听力损失程度不同,从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和支持四个方面,将听力残疾划分为四级:
1.
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90
db
hl以上,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2.
听力残疾二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只能听到鞭炮声,敲鼓声或雷声,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3.
听力残疾三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只能听到部分词语或简单句子,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社会活动参与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4.
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能听到言语声,但辨音不清,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工作场所的噪声,遗传因素和一些疾病综合起来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类型的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可分为五种:
传导性听力损失:它是由于外伤、或者声波由外耳经中耳传至内耳的传播途径上发生问题引起的,比如听骨、鼓膜。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此类型存在内耳退化,这可能是由于正常老化的结果,或是由于药物中毒引起内耳到大脑皮层整个神经系统退化所造成。
混合性听力损失:是前面两类型听力损失发病因素并存的结果。
中枢性听力损失:该类耳聋表现为耳蜗核平面以上病损,听力图以低频损失为主,可以是自身免疫、遗传、外伤、桥脑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等多种损及中枢听觉神经系统的病因(病变)所致。
功能性听力损失:是指非器质病变引起听力下降,如精神病等。
备注:回答来源于网上
职业病听力的赔偿标准职业病听力听力损失赔偿标准 的赔偿标准听力损失赔偿标准 :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按月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听力损失赔偿标准 ;根据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听力损失赔偿标准 ,比如十级伤残为7个月听力损失赔偿标准 的本人工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其他。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职业病听力赔偿标准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规定听力损失赔偿标准 ,职业病只有 达到伤残等级 听力损失赔偿标准 的,才会给予 伤残补助金 。按《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06)规定,双耳听力损失≥26dB,或一耳≥56dB达到十级伤残(最低等级)。听力损失赔偿标准 你可以到医院做一个详细的听力能力鉴定,然后在确认自己是否可以申请听力赔偿。从 工伤保险基金 按伤残等级支付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标准为听力损失赔偿标准 :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听力损失赔偿标准 ;
职业病听力的赔偿标准?1、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规定听力损失赔偿标准 ,职业病只有 达到伤残等级 的听力损失赔偿标准 ,才会给予 伤残补助金 。 2、按《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06)规定,双耳听力损失≥26dB,或一耳≥56dB达到十级伤残(最低等级)。 3、对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的职工,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补偿。
职业病听力受损,赔偿标准是怎样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
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听力损失赔偿标准 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听力损失赔偿标准 :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3、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听力损失赔偿标准 ;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2、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扩展资料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符合评残标准一级至四级的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一级:器官缺失或完全丧失功能,其它器官不能代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者;
二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者;
三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者;
四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可以自理者;
五级:器官大部分缺损或明显畸形,有较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六级: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中等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七级: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八级: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有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九级: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十级: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伤保险条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伤赔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