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一点经济损失
这损失要看什么情况分析损失一点经济损失 的,
如果是损失一点经济损失 你个人原因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而导致的公司损失,
那么因此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后,
公司有理由不支付解职补偿金的。
经济损失类型有哪些直接经济损失损失一点经济损失 :
①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和停工工资等。
②善后处理费用。包括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③财产损失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损失和流动资产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损失一点经济损失 :
由直接经济损失引起和牵连的其他损失损失一点经济损失 ,包括失去的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获得的利益和为恢复正常的管理活动或者挽回所造成的损失所支付的各种开支、费用等。就是将会产生的孳息、利益。
公司制度无相关规定,且先前的做法也是如此,但员工工作确实犯了错,造成了一点经济损失,是否该罚钱?不合理。因为当时没提出异议损失一点经济损失 ,员工损失一点经济损失 的行为等于公司默许。自然变成符合公司规定损失一点经济损失 的做法。按照符合公司规定做法给公司造成损失一点经济损失 的损失不应该由员工承担。
形容经济损失绝不是一点点。的成语?形容经济损失不是一点点的成语损失一点经济损失 :血本无归、一无所有。
希望帮到损失一点经济损失 你。
堵车主要有哪些直接经济损失?生活在首都的人损失一点经济损失 ,都会有这样的无奈感受:开车行进在宽敞的大道上,却必须没完没损失一点经济损失 了地耐心等待;交通电台播放着一长串拥堵路况信息,节目的名称却叫“一路畅通”;很多初来乍到的外地人都吃惊于北京人喜欢阅读的程度,无论公交车还是地铁上,到处都是埋头看报的人。殊不知北京人的回家路途被无休无止的拥堵拉长了不知道多少倍,以至于碰到堵车时,许多人都会打开随身带着的一份报纸习以为常地阅读起来。这样的场景多少有些滑稽,但这就是北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
交通堵塞对皇城根的老百姓来说,是件每天必须忍受又无力改变的头疼事。那么,它究竟给城市生活造成了多大损失?耗费了多少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美国得克萨斯州运输研究所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美国因交通堵塞,平均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31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更是接近1000亿美元。其中,交通堵塞使美国人一年浪费的时间达37亿小时,人均每年因交通高峰期浪费的时间,自1982年以来已从16小时增加到47小时;浪费的汽油达23亿加仑,平均每年因道路拥堵导致各种交通工具白白燃烧100亿升燃油。放眼世界,“很受伤”的不仅是美国,据估算,伦敦每周为交通堵塞浪费的生产力价值高达290万美元,香港每年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亿多美元。
北京由于交通堵塞造成的损失究竟有多大,恐怕没有人认真算过。对我们而言,如何衡量这种经济损失还是一个相对缺失的领域,指标和基础数据都不易获得。为了直观感性地说明北京交通堵塞可能造成的损失方面,先引入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因雪灾而导致的“12•7”北京交通大瘫痪,把每一个环节剖析开来,将有助于分析交通堵塞造成损失的方面。
第一,出租车的运营损益可以一窥交通拥堵的情况。“12•7”那天选择上路的30%出租车中,有80%都遭受损失,损失与出租车的赚钱效益直接相关。车能跑得起来的情况下,每小时基本是50-60公里的速度,出租车司机平均能挣30元左右;到下班高峰时间,速度降到30-40公里。而那天不只是下班高峰时间,还下雪,大多数出租司机就只能挣到“堵车”的钱,但这样的收益只是正常跑动的三分之一或更少。
第二,直观的损失是人,包括时间、精神甚至生命!“12•7”当晚京城的很多交通枢纽成了巨大的“马路停车场”。路边伸手招出租车的人不计其数,可路过的出租车全数爆满。其实,这种景象并不只有在交通大瘫痪的时候可以看到,每逢节日下班,国贸CBD各种写字楼里涌出的白领们伸手挡出租车的情景在很多人脑海里都留下深刻印象,集中人流的交通疏导隐患反复凸现出严重性;长时间塞车使司机和乘客都充满精神压力,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陡增;急诊病人无法及时就医。如果病情被耽误,可能就是生命代价!
第三,堵车过程中燃油和汽车的损耗是一个巨大数目。车堵在了路上,很多车都不熄火在路上等待着向前挪动——“大灯一直亮着,车又跑不起来,电瓶亏电很厉害,直到车里燃料耗尽”。在交通堵塞的时段内,一辆机动车启动了多少次很难计量,间接的资料或许可以起到补充作用。有调查显示,机动车在遇到红灯等情况下停止然后再启动,一停一开启动一次造成的损失是0.3~0.5元。如果仅以100万辆机动车那天启动一次的损耗计算,费用也在30万元到50万元之间。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比较直观地感受到交通堵塞所造成的社会成本。我们将其主要分为人力损失和燃油机械损失两个方面,这为进一步核算由于交通堵塞给整个北京造成的损失,提供了一个相对可行的思路。
先从人力损失入手。据粗略统计,北京市从业人口平均每人每天因为堵车而耽误的时间为1个小时左右。有资料显示,北京600万左右的从业人员中,有一半以上是坐车上班,包括私车、公交车等。北京市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为一年10万人民币,摊在一小时上的价值起码有20元。那么,如果说一天中有200万人坐车上下班,按照一个人社会成本为20元来计算,因为堵车造成的社会成本一天就是4000万元,一年按照300天计算(适当扣除节假日交通流量的下降),一年的社会成本就达到120亿!
再算算燃油和机械损失。北京市现有机动车拥有量已经突破200万量。按照50%的上路率,一天就有100万辆的汽车总量。前面提到,机动车在遇到红灯等情况下停止然后再启动,一停一开启动一次造成的机械和燃油损失是0.3~0.5元。如果仅以 100万辆机动车一天启动一次的损耗计算,费用也在30万元到50万元之间,那么一年的损失总量就达到1.2亿!
经过粗略推算,已经得出北京市一年因为交通堵塞所造成的损失有121.2亿元!相比于北京2004年3300亿元的GDP总量,可以发现交通堵塞造成的损失相当于GDP总量的3.6%!
不能忽略的是,以上只是能够粗略推算的损失,还有更多的隐性损失,比如环境污染和投资环境的恶化;各种各样的经济体,由于交通堵塞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政治损失、信息损失、机会损失……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所有相关联的损失非常巨大,降低了社会的总体经济福利水平。因为缺失更多的基础数据,无法更进一步细化整个测算的系统工程。我们只能从损失发生的方面和可行的核算思路出发,对首都交通堵塞的成本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
北京的目标是2008年建成宜居城市,看来,解决交通堵塞的问题将最能够说明居住环境改善的实绩。要达到这个目标,恰当的城市战略和交通投入自不用说,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城市交通流量和变化规律的数据应该纳入常规调查的掌握中。到那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比较交通堵塞造成的确切损失数据,来了解北京的居住环境究竟有没有改善,改善了多少。“像鸟儿栖在树上,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何以达致,人居环境才是最重要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