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多久不能起诉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2.12
525
法律分析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于拖欠员工劳动报酬的,适用特殊时效,即该一年起算点是从劳动者离职之日起计算,员工按公司规定办理离职手续,公司也开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的,那么在员工离职当日必须结清工资,用人单位应该依法在离职时结清工资,或者在下个发薪日发放工资,否则就是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去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去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
员工离职多久还可以告公司

员工离职2年内还可以告公司

公司有违法行为员工离职多久不能起诉 ,可以控告员工离职多久不能起诉 ;主张权益,可以申请仲裁。公司有违反劳动法规员工离职多久不能起诉 的行为,无论是离职还是在职的员工,均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对于发生在两年内的,劳动监察均应予以查处。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为一年,员工离职一个月后,主张的权益在仲裁时效之内的,可以申请仲裁,不过,按照司法实践,劳动者解除合同离职的,如果解除合同时不是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合同,之后又以用人单位存在第三十八条规定情形主张经济补偿金的,不予支持。

法律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 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员工离职多久不能起诉 了之日起计算。

员工离职多久后公司不能起诉该员工

员工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员工员工离职多久不能起诉 的离职申请,或者不批准员工员工离职多久不能起诉 的离职申请。但员工在主张自己的权利时,也需要证明自己确实提出过离职申请,比如留存领导的签收或者快递回单、邮寄信件回单等等。证据全的,满30天后,员工就有权办理离职员工离职多久不能起诉 ;公司逾期未办理的,需要赔偿因此给员工造成的损失。

员工离职多长时间内可投诉用工单位

员工离职一年内可投诉用工单位。劳动关系终止员工离职多久不能起诉 的员工离职多久不能起诉 ,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员工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于拖欠劳动报酬的,适用特殊时效,即该一年起算点是从劳动者离职之日起计算。

法律分析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于拖欠员工劳动报酬的,适用特殊时效,即该一年起算点是从劳动者离职之日起计算。如果个人原因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内提前三天提出,不用单位批准,但用人单位不承担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和员工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员工的社会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员工按公司规定办理离职手续,公司也开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的,那么在员工离职当日必须结清工资,用人单位应该依法在离职时结清工资,或者在下个发薪日发放工资,否则就是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去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去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离职多久后不能告公司

法律分析员工离职多久不能起诉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工资是用人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员工离职多久不能起诉 的规定和劳动合同员工离职多久不能起诉 的约定员工离职多久不能起诉 ,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根据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和各地规定员工离职多久不能起诉 ,劳动合同依法解除或者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合同时一次性结清工资,工资应当支付到离职之日止,一般应在3日内结清工资。 用人单位不依法结清工资的,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部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员工的劳动关系依法解除或者终止的,支付周期不超过一个月 的工资,用人单位应当自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一次付清;支 付周期超过一个月的工资,可以在约定的支付日期支付。 第十四条 员工工资应当从用人单位与员工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计发至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之日。 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时,员工月度奖、季度奖、年终奖等支付周期未满的工资,按照员工实际工作时间折算计发。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条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十二)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
回望大律云的2024:是探索,是奋进,是热爱,也是一部大律人承梦展翼的拼搏史。在法律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又创立了新的里程碑,智慧法律系统升级迭代,助力法律行业提升效率。2025我们将不断创新,奔赴下一个高峰!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12-31 19:17

工伤多久后不能起诉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五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 ...
25热度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非案件需要,法院是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9-23 13:44

工伤起诉时间不能超过多久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 ...
334热度
律师不是在开庭就是在调证的路上~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6-04 16:04

员工离职后工资多久结清

2、法律依据员工离职后工资多久结清:《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一般劳动者在离职员工离职后工资多久结清的时候员工离职后工资多久结清,单位应该在15日内办理相关的离职手续、转移保险关系员工离职后 ...
144热度
又帮助一位交通事故伤者拿到了满意赔偿款,一面锦旗就是最好的见证与口碑!北京石景山区事故,伤者评上十级伤残,历经庭审的全力争取,获得34万元赔偿款。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11-28 14:08

员工离职多久不能起诉

法律分析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于拖欠员工劳动报酬的,适用特殊时效,即该一年起算点是从劳动者离职之日起计算,员工按公司规定办理离职手续,公司也开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的 ...
525热度
谈判和解是解决交通赔偿纠纷的快速解决方案,专业的谈判调解能力是和解成功的关键!北京海淀交通事故,伤者无责,元甲律所和解团队帮助当事人获得赔偿款27万元!得到客户的认可与口碑!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3-26 11:55

员工离职多久不能起诉社保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员工离职多久不能起诉社保,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公司未缴纳社保员工离职多久不能起诉社保的持续行为超过2年的,要从违法之日起补缴,法律分析无论离职多 ...
252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