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报警类型
01
122
交通事故报122,122报警服务台是交通事故报警类型 我国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为受理群众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指挥调度警员处理各种报警、求助、同时受理群众对交通管理和交通民警执法问题的举报、投诉、查询等而设的部门。该部门是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指挥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实行24小时值班。群众只要用电话拨打“122”即可免费接通122热线电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要求,122报警服务台是我国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为受理群众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是报警服务台工作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当然,“有求必应”不是一切以报警者意愿办,对每一宗都要依情况作出妥善处理。处理的方法包括交通事故报警类型 :赶赴现场调查、救助、调解;转达有关部门处理;指导报警人向有关部门申诉或自行处理等等。
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报警台注意事项:
1、拨通122号码或当地交通事故报案电话号码。
2、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交通事故情况简明扼要地叙述一遍。
3、说明事故的发生地点、时间、车型、车牌号码、事故起因、有无发生火灾或爆炸、有无人员伤亡、是否已造成交通堵塞等。
4、说出你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
5、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
说明:有些地方尚未统一使用122报警电话,应以当地公安交管部门公布的交通事故报案电话为准。
注意:请不要在没事的情况下因为好奇或认为好玩而随意拨打这几个重要号码或虚假报警,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受理范围
1、受理交通事故报警;
2、受理各种其它紧急危难求助;
3、受理各种交通问题的举报、投诉;
4、受理对交通民警执法工作的投诉
为了便于公安机关快速处理警情、市民向122报警时请注意:一要简要说清出了什么事、二要详细说清地址、三要说清报警人姓名和联系电话。只有说清什么事才便于警察分清主次、急缓并采取相应措施;只有说清了地址才便于就近调动警力、及时赶到现场;只有留下姓名电话,才便于联系和查询处理情况。因特殊情况报警人不愿留下姓名电话的也可不留。
交通事故八种情形需报警交通事故处理(1)在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及其他设施的;
(2)无检验合格标志的;
(3)无交强险标志的;
(4)未在本市投保交强险的;
(5)一方逃逸的五种情况下交通事故报警类型 ,驾驶人应标划现场交通事故报警类型 ,迅速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报警,等候交通警察处理。
(6)发生事故时,事故车辆无号牌的;
(7)驾驶人无驾驶证的;
(8)驾驶人饮酒的,驾驶人应立即报警,在现场等候交通警察处理。
法律依据交通事故报警类型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十三条 发生死亡事故、伤人事故的,或者发生财产损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一)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或者驾驶的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的交通事故报警类型 ;(二)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三)驾驶人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嫌疑的;(四)机动车无号牌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号牌的;(五)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六)一方当事人离开现场的;(七)有证据证明事故是由一方故意造成的。驾驶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立即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路外安全地点,避免发生次生事故。驾驶人已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者受伤无法行动的,车上其他人员应当自行组织疏散。
第十四条 发生财产损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车辆可以移动的,当事人应当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路外安全地点,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采取现场拍照或者标划事故车辆现场位置等方式固定证据,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后报警:(一)机动车无检验合格标志或者无保险标志的;(二)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或者其他设施的。
发生交通事故那些情形应该报警发生死亡事故、伤人事故的交通事故报警类型 ,或者发生财产损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交通事故报警类型 :1.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或者驾驶的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的。2.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3.驾驶人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嫌疑的。4.机动车无号牌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号牌的。5.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6.一方当事人离开现场的。7.有证据证明事故是由一方故意造成的。驾驶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立即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路外安全地点,避免发生次生事故。驾驶人已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者受伤无法行动的,车上其他人员应当自行组织疏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