谊品生鲜最新消息
11月19日谊品生鲜最新消息 ,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2020中国全零售大会”在上海召开。在本次大会上谊品生鲜最新消息 ,《第三只眼看零售》创始人赵向阳解读谊品生鲜最新消息 了《2020社区生鲜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就社区生鲜业态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报告以65家社区生鲜企业为样本,涉及门店数5196家。为了让数据具有参照性和可比较性,报告统一定义谊品生鲜最新消息 :将门店面积1500平方米以下,生鲜占比超过20%,立足社区的零售业态纳入社区生鲜业态的范畴进行调研。
报告显示,与2019年相比,社区生鲜业态回归理性,资本对社区生鲜的热度逐渐降温。与前两年的“外来者”挤入社区生鲜赛道不同,2020年的社区生鲜行业多为传统零售企业在发力。
从经营数据来看,2020年社区生鲜盈利能力较2019年有所提升,商品损耗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也在进一步上涨。
从宏观层面来看,整个社区生鲜赛道回归理性。从入局企业的数量来看,新入局企业数量明显减少。调研显示,2020年新成立的企业只有5家,而在2018年最高峰的时候一年成立的社区生鲜品牌有15家,连续两年递减。
从企业融资情况来看,与资本接洽的企业数量在2020年骤减。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的社区生鲜行业融资总额为60.83亿元;2019年的融资总额为54亿元,而今年行业仅有一笔融资发生,是8月份谊品生鲜得到腾讯、今日资本等机构的投资,融资金额为25亿元。
从增速来看,社区生鲜门店数保持着45%的高速增长。中国连锁协会发布的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便利店门店增速为13%。对比之下,社区生鲜的门店扩张速度远高于便利店,这也反映出疫情驱动下社区生鲜业态的机会点。报告对不同受访企业的门店增幅进行统计,有16%的企业为零增长或负增长,25%企业门店增幅超过30%。七鲜生活、家乐园优鲜、逸刻新零售这三家企业门店增幅超过100%,提升了整个调研样本的平均值。
从门店规模来看,69%的受访者门店数在50家以内,门店数超过100家的即可被看做是区域龙头企业。参与本次调研企业中门店数最多的是钱大妈,达到了3000家。
调研显示,社区生鲜企业的销售规模主要集中在1-5亿元之间,超过10亿元的企业占比为13%。
样本企业中销售额最高的是钱大妈,今年销售额预计将达到130亿元,排在第二的位于东北的兴隆家,预计销售额为80亿元,深圳美宜多以23亿元的销售额位列第三。首航超市、生鲜传奇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分别为18亿元和15亿元。
从社区生鲜企业的盈利情况来看,74%的企业能够实现整体盈利,较2019年的46%有明显增长,社区生鲜盈利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谊品生鲜最新消息 我们认为,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区生鲜盈利能力提升
报告同时针对社区生鲜业态的平效和人效进行了调研。调研数据显示,社区生鲜业态的平效为29991元/平/年。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 ,超市百强企业平效为13391元/平/年,不足社区生鲜业态的一半。
从人效来看,社区生鲜业态的人效是69.98万元/人/年,百强超市平均值为100.4万元/人/年。从这个角度看,社区生鲜业态平效要高于综合超市,人效则低于综合超市。
社区生鲜样本企业综合毛利率从13%-28%不等,平均值为20,与去年同比增长4%。报告数据显示,依然有36%的企业毛利率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这反映出生鲜业态经营的激烈。
社区生鲜业态的生鲜占比从20%到100%均有分布,平均算下来占比为49%。这两年,整个行业在加强生鲜产地直采,调研数据显示,社区生鲜业态的直采平均比例为30%,与2019年的数据相比,同比增加9%。
我们针对生鲜商品损耗率进行了调研,损耗最小的企业为2.6%,损耗最高的为25%,平均损耗率为8.1%。今年与去年相比,企业平均损耗下降了2.4%。从损耗控制的分布来看,50%的企业损耗率下降了。
2020年,租金和人力成本同时上涨。样本企业的租金平均值为3.6元/天,一些租金较低的城市,租金不超过1元每平米每天,而最高的可达11元。租金占销售额的比例平均为6.2%。相比之下,百强超市企业平均租金占销售额比例为2.7%。
受访企业人员工资月薪从2100元到最高的5900元不等,平均值为3577元。人力成本同比上涨7.2%,人工费用占销售额比例为7.9%。百强超市的人力成本费销比为6.1%。
疫情对社区生鲜业态影响有多大?具体体现在哪里?报告通过数据来分析。报告将上半年和第三季度作为两个时间段来进行对比。上半年可比门店增幅为23%,而第三季度增幅为2.5%,销售环比回落。上半年有7%的门店出现负增长,而第三季度出现负增长的门店有35%。上半年销售增幅最高80%,第三季度最高增幅为40%。这说明疫情对社区起到了驱动作用,伴随着疫情得到控制,这种红利在消退。
从来客数看,上半年来客数同比增长0.4%,第三季度来客数同比增长1.6%。上半年53%的企业来客数出现下降,17%的企业客流下降20%以上。而第三季度有61%的企业出现来客数下降。
对于第四季度的销售预测,多数企业比较乐观,51%受访者表示可以同比增长。今年第三季度,特别7-9月行业出现普遍性的销售下滑,一些企业甚至出现断崖式下跌。从社区生鲜的情况来看,社区生鲜的抗经济下行的能力要强于大卖场。
在疫情的驱动下,加工商品有了提升,加工商品在生鲜品类的平均占比为9.7%,这加工商品销售增加4.2%。伴随着生鲜到家业务提升,业界预判预包装生鲜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调研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预包装生鲜占比为22%,同比增加9%。
疫情带给自有品牌发展契机。我们针对社区生鲜业态的自有品牌进行调研。数据显示,社区生鲜自有品牌的平均占比为4.7%,占比最高的可达40%。自有品牌的销售增幅为20%。
在接受调研的企业中,增速最高的前五名企业分别是黄商超市、生鲜传奇、联盛超市、上海逸刻以及昆明日新达超市。
通过调研发现,很多企业以包装蔬菜作为切入点开展自有品牌。报告认为,我国农产品的只有产地品牌,而缺乏产品品牌,所以以生鲜作为切口开展自有品牌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今年是实体零售开展线上最积极的一年,我们对线上销售进行了调研。受访企业平均线上销售占比为6.8%。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线上销售占比在5%-10%之间。从线上业务实施途径来看,大部分企业通过自营的小程序来开展线上业务。
调研数据显示,实体零售企业对第三方到家平台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59%的受访者表示对到家平充分信任,积极拥抱。
社区拼团是今年发力较猛一个新的销售方式。我们的调研中,64%的企业开展了社区拼团业务。在开展社区团购的企业中,每个月开团次数最少有两次,最高的30次。平均算下来,社区团购每个月开团9次。在样本企业中,社群粉丝数最少的只有750人,最多的有37万之多,平均粉丝数为67000人。
我们对每家企业开团的销售额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少的一次只卖2000元,最高的一次开团可销售300万,平均算下来有28万元。
我们以平均67000人的平均粉丝量来看,每期开团每位粉丝可以贡献4元钱。从社区团购占真题销售比例来看,最小的只有0.8%,最高的有29%,平均为5.5%。
社区团购有爆品的属性,高质低价、网红特色是它的最大特点。这使得它对供应链的要求较高。从SKU数来看,每期开团最少的SKU是四支,最高的可达100支,平均值为25个。调研显示社区团购的SKU与实体店重合度从0到100%不等,平均有51%的重合度。调研数据显示,59%的社区团购企业重合度在50%以上。这说明社区团购还是依赖实体店原有的供应链。
直播带货是今年社区生鲜的一个新玩法。调研显示,44%的企业都开展了直播带货。51%的受访者表示效果一般,41%的企业表示效果不理想,只有8%的企业表示直播带货效果不错。
在今年8月初,《第三只眼看零售》针对1000位消费者进行了疫后消费习惯改变的调研。其中针对直播带货这一块,33.8%的消费者表示根本不会看,15.1%的消费者表示会看但不会买,47.4%的消费者表示会看而且偶尔买,只有3.7%的消费者表示是会看且经常买。
从2020年初到8月初,直播购物累计消费不超过500元的人群占比51%,500-1000元的占比为21.89%,1000元以上的占比只有26.33%。从消费者的认知来看,直播带货并不能成为主流的购物渠道。
未来消费形势如何?受访企业的反馈比较乐观,大部分认为2年之内就可以恢复消费热度,但也有部分认为消费已经恢复。只有少数受访者表示悲观,消费恢复至少需要三年甚至更长。
我们针对受访者对未来市场预期进行了判断,51%的表示谨慎乐观,46%的表示乐观,3%表示悲观。87%的受访者表示一直看好,3%表示以前不看好,因为疫情驱动现在看好。而也有10%的表示以前看好,现在反而不确定了。
基于上述判断,56%的受访者表示未来开店态度积极,28%的企业表示保守,另外有15%的开店持中立态度。
谊品生鲜董事长江建是哪里人谊品生鲜董事长江建是安徽合肥人。谊品生鲜成立于2013年的品牌谊品生鲜最新消息 ,总部设在合肥谊品生鲜最新消息 ,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价廉新鲜安全的蔬菜水果、肉禽水产、日用百货等商品。2020年8月4日谊品生鲜最新消息 ,谊品生鲜获新一轮25亿元规模的融资谊品生鲜最新消息 ,此轮由老股东腾讯和今日资本领投谊品生鲜最新消息 ,钟鼎资本跟投。
融资近120亿元,生鲜电商又“活”过来了纵观生鲜电商发展 历史 ,经历谊品生鲜最新消息 了从2005——2008年的萌芽期,到2013年之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站上风口。可好景不长,2017年,全年至少倒闭14家生鲜电商,不少中小型垂直领域电商被淘汰。
去年,在新零售的浪潮,生鲜行业利用社区团购、线上线下全国连锁等方式 探索 ,一年融资近120亿元,再次迎来风口。
全年行业“吸金”近120亿 “独角兽”显现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18年共有22家生鲜电商企业共融资近120亿元人民币。包括:百果园、食范、鲜世纪、彩虹星球、天马便利、有好生鲜、壹号餐桌、三蛋生鲜、宋小菜、十荟团、呆萝卜、谊品生鲜、华和生鲜、天鲜配、每日优鲜、食得鲜、生鲜传奇、美菜网、每日一淘、农政齐民、快鲜网、食享会等平台。
其中,美菜网融资10.5亿美元成生鲜电商的最大“独角兽”,是2018年生鲜行业获得最大融资的平台,其估值约为70亿美元,堪称生鲜电商的最大“独角兽”。
公开资料显示,美菜网成立于 2014 年,为全国约 100 个城市 250 万餐厅提供蔬菜采购服务。公司全资子公司美家优享,上线于2018年6月份,上线 3 个多月就在近40个城市开团,拥有近 10000 名团长。其融资获得资金主要用于社区拼团布局,以及发展美菜网的 B2B 业务。
带动相关产业 生鲜供应链服务平台也有收获
去年3月5日,鲜世纪获得亿元级B轮融资,并宣布将用此轮融资资金在华东区城市进行扩张,并建立数十个物流营运中心。
据了解,鲜世纪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主营华东区域的便利店B2B电商平台,利用信息化供应链体系,简化传统分销层级,直接对接上游品牌商和终端商家,为广大中小商家提供全品类的快消品供应链服务。帮商家解决生鲜采购、运营问题,帮助商家销售。截止目前,鲜世纪已覆盖上海、苏州、宁波、无锡、杭州五个城市,用户数量突破20000家,经营商品更是涵盖了酒水饮料、休食日化、米面粮油、生鲜调味等品类,SKU数量达5000余个。
新模式不断 生鲜电商风口将至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达17897亿元,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为1418亿元,线上市场渗透率继续提升,达到7.9%。2018年上半年生鲜电商交易规模为1051.6亿元,较2017年上半年851.4亿元,同比增长23.5%谊品生鲜最新消息 ;预计2018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将达2000多亿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损耗大、对物流与供应链要求高、运营和仓库配送成本高曾经是部分生鲜电商倒闭的重要原因,无法获得融资的企业自然玩不下去。可伴随着新零售到来的步伐以及社区团购迎来的新风口,电商巨头们纷纷布局生鲜电商。阿里有盒马鲜生,京东有7Fresh,苏宁有苏鲜生,步步高有鲜食演义,同一赛道角逐的还有,美团的小象生鲜、顺丰优选、易果生鲜、天天果园、大润发优鲜等。“生鲜电商的抢滩战未来将更加激烈,真正的风口并未到来!”
曹磊说,2018年各大生鲜平台上演了精彩的融资浪潮,然而构建核心竞争力才是立足市场的根本,靠烧钱补贴市场,虽可获一时之利,但其模式却不可持续。他建议,首先做好品控。其次实现产业一体化,寻找供货商专门提供生鲜产品,再在产地和顾客间搭建好桥梁,形成端到端的供应流通体系。“还要解决好冷链问题,提供更及时的物流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