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容积
一、培养法治思维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容积 ,必须抛弃人治思维。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容积 的区别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容积 :
1、在依据上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容积 ,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处理法律问题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而人治思维的本质是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它主张凭借个人尤其是掌权者、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德性和才智来治国平天下。如,古希腊柏拉图提出的“哲学王”之治,我国古代推崇的“圣君”、“贤人”之治以及后世的“英雄”、“强人”、“能人”之治等,主要强调的都是依靠个人的能力和德行治国理政。
2、在方式上,法治思维以一般性、普遍性的平等对待方式调节社会关系,解决矛盾纠纷,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而人治思维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按照个人意志和感情进行治理,治人者以言代法、言出法随、朝令夕改,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
3、在价值上,法治思维强调集中社会大众的意志来进行决策和判断,是一种“多数人之治”的思维,避免陷入无政府主义或以民主之名搞乱社会;而人治思维是个人说了算的专断思维,虽然有时也强调集思广益进行治理或作出决定,但主要表现为少数个人的集权专断。
4、在标准上,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不在于有没有法律或者法律的多寡与好坏,而在于最高的权威究竟是法律还是个人。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强调“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人治思维则奉领导者个人的意志为最高权威,当法律的权威与个人的权威发生矛盾时,强调服从个人而非服从法律的权威。
二、一般来讲,法治思维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等内容。法律至上。法律至上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
1、权力制约。权力制约是指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和约束,也就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笼子”,具有制约公权力的重要功能。权力制约分为权力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
2、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容积 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公平分配和占有。一般来讲,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
3、人权保障。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宪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立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行政保护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司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
4、正当程序。程序的正当,表现在程序的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方面。
因为法律是最大的权力吗?不是说法律是最大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容积 的权力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容积 ,政府才是最大的财富权力,法律只是约束或者保护老百姓的武器而已。
法律与权力有怎样的关系?法律:由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容积 ,国家政权保证执行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容积 的行为规则。法律体现统治阶级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容积 的意志,是阶级专政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容积 的工具之一。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权力:是指特定主体因某种优势而拥有的对社会或他人的强制力量和支配力量。
所以,法律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也同时赋予了统治阶级权力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容积 ;统治阶级的权力是靠法律来确认和维护的;法律和普通人的权力没有关系。
法律是否约束我们的权力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容积 我们作为普通百姓是没有“权力”可言的,那是法律赋予有权政府机关的;我们可以享有一系列“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自由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法律是保护我们的权利的,它通过对自由进行一定的限制来保护最广大民众的自由,保障每个人行使自己权利的自由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容积 !
是权力高于法律还是法律凌驾于权力之上阿权力应该在法律之下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容积 ,受法律调控和制约。法律不是凌驾于权力之上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容积 ,而是高于权力之上。
“凌驾”具有“欺凌、压迫”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容积 的意思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容积 ,法律不是欺凌压迫权力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容积 ,而是制约调控权力,所以不能说是凌驾于权力之上。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何使用权力,约束权力?肯定不能靠自律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容积 ,也不能靠组织内部。一句话:还选举权(参政权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容积 ,言论自由权)于民,一切皆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