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赔偿的主要规则有哪些
一、什么是法定损害赔偿的原则? 根据法律的规定,法定损害赔偿应遵循以下规则: 1、完全赔偿原则。完全赔偿原则是指因违约方的违约行为而对受害人造成的全部损失都应当由违约方负赔偿责任。具体包括损害赔偿的主要规则有哪些 :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积极损失与可得利益损失。《 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损失“包括 合同履行 后可以获得的利益”。可见,违约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现有财产的减少和可得利益的损失。前者主要表现为标的物灭失、为准备履行合同而支出的费用、停工损失和为减少违约损失而支出的费用等;后者是指合同履行后可以取得的利益。损害赔偿的主要规则有哪些 我国《合同法》采纳损害赔偿的主要规则有哪些 了完全赔偿原则,体现在本法第一百一十三条。 2、合理预见规则。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损失赔偿额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根据这一规定,只有当违约所造成的损害是违约方在订约时可以预见的情况下,才能认为损害结果与违约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违约方才应当对这些损害进行赔偿。如果损害不可预见,则违约方不应赔偿。采用合理预见规则的根本原因在于,只有在交易发生时, 合同当事人 对其未来的风险和责任可以预测,才能计算其费用和利益,并能够正常地从事交易活动。 3、减轻损失规则。所谓减轻损失规则是指一方违约后,另一方应当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否则,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减轻损失规则规定在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减轻损失规则是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而产生的。 二、约定损害赔偿和法定损害赔偿的区别何在? 约定损害赔偿的预定性或者约定性表明了它与法定损害赔偿不同。尽管约定损害赔偿范围与实际损害的范围可能不尽一致,但它毕竟也是以违约和损害的发生为前提的。一般来说,从法律规定的精神来看,损害赔偿的主要形式应是约定损害赔偿。法定损害赔偿只是在没有约定损害赔偿或者 违约金 的情况下才适用。也就是说,约定损害赔偿应优先于法定损害赔偿。约定损害赔偿一般要优先于法定赔偿而生效,这一规则正是合同自由原则下的合同优先规则的具体反映。如果当事人之间有约定,不管法律对损害赔偿有无规定,都应当按照约定赔偿。 从原则上讲,约定损害赔偿与法定损害赔偿在性质上是相互排斥的。这就是说,当事人如果约定了损害赔偿或者违约金,只要这些条款符合生效要件,就不应再适用法定损害赔偿。受害人在取得约定赔偿以后,也不应再根据有关法定赔偿的规定要求赔偿其损害赔偿的主要规则有哪些 他损失。但在特殊情况下,两种赔偿也可同时存在。例如,在有些合同中,当事人只是就违反某一种合同义务的行为约定了赔偿办法,而对违反其他主要义务的行为没有约定,此时就可以在这些违约行为发生以后适用法定赔偿。
侵权损害赔偿的赔偿原则是怎样的侵权损害赔偿损害赔偿的主要规则有哪些 的原则主要有全部赔偿原则、限定赔偿原则、惩罚性赔偿原则和衡平原则四项原则。
【法律依据】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全文》
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损害赔偿的主要规则有哪些 ,因就医治疗支出损害赔偿的主要规则有哪些 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合同违约损害赔偿原则主要有哪些合同违约损害赔偿的主要规则有哪些 的赔偿原则有4个损害赔偿的主要规则有哪些 ,分别是:
1、完全赔偿原则: 是指因违约方损害赔偿的主要规则有哪些 的违约行为使受害人所遭受损害赔偿的主要规则有哪些 的全部损失,都应由违约方负赔偿责任。
2、合理预见原则 : 又称之谓可预见性规定,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预见的主体为违约方;(2)预见的时间为合同订立之时;(3)预见的内容为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的范围;(4)判断违约方能否预见的标准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标准,即通常与同类型的社会一般人的预见能力为标准。
3、减轻损害原则 : 也称之为采取适当措施避免损失扩大原则,是指在一方违约并造成损害以后,受害人必须采取合理措施以防止损害的扩大,否则,受害人应对扩大部分的损害负责,违约方此时也有权请求从损害赔偿金额中扣除本可以避免的损害部分。
4、损益相抵原则: 又称之为损益同销。它是指受害人基于损害发生的同一原因而获得利益时,应将所受利益从所受损害中扣除,以确定损害赔偿范围。即违约方仅就其差额部分进行赔偿。
违约损害赔偿的原则有哪些?一、违约损害赔偿的原则有哪些? 1、完全赔偿原则。 完全赔偿原则是指因违约方的违约行为而对受害人造成的全部损失都应当由违约方负赔偿责任。具体包括损害赔偿的主要规则有哪些 :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损害赔偿的主要规则有哪些 ,积极损失与可得利益损失。《 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损失“包括 合同履行 后可以获得的利益”。可见,违约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现有财产的减少和可得利益的损失。 2、合理预见规则。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损失赔偿额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根据这一规定,只有当违约所造成的损害是违约方在订约时可以预见的情况下,才能认为损害结果与违约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违约方才应当对这些损害进行赔偿。 3、减轻损失规则。 所谓减轻损失规则是指一方违约后,另一方应当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否则,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减轻损失规则规定在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一条:“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二、损害赔偿的特点有哪些? 1、 损害赔偿是因 债务人 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而产生的一种 民事责任 。 合同生效 后,因债务人违约而使 债权人 遭受损害,当事人之间的原 合同债务 关系就转化为损害赔偿的 债务 关系。 2、 损害赔偿原则上仅具有补偿性而不具有惩罚性。违约损害赔偿是民事责任的一种,理应和其他民事责任一样,从法律本性而言只具有补偿功能而摒弃惩罚功能。 3、 损害赔偿以赔偿受损方因对方违约行为而遭受的全部损害为原则。一方不适当履行或不履行合同,另一方不仅会遭受现有财产减少的损失,而且会遭受期待利益的损失。 4、损害赔偿具有一定的任意性。《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等条款规定了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可以预先约定一方当事人在违约时应向对方当事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 综上所述, 合同当事人 发生违约不能如期履行合同,造成损失的应该承担赔偿责任。违约损害赔偿有一定的原则遵循,比如合理预见赔偿及完全赔偿。一方违约后,另一方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失加大,否则因为扩大的损害赔偿,其不得向违约方主张。
民法典中侵权损害赔偿有哪些规则侵权损害赔偿有过错规则和无过错规则以及过错推定规则。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除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损害赔偿的主要规则有哪些 的损害赔偿的主要规则有哪些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损害赔偿的主要规则有哪些 ,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损害赔偿的主要规则有哪些 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损害赔偿的主要规则有哪些 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