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赔款多少白银
马关条约甲午战争赔款多少白银 的赔款明细
按照中日《马关条约》的要求,中国需要支付2亿两白银的本金给日本政府,并且定期还要缴纳剩余数额的百分之五作为利息。
笔者粗略地统计甲午战争赔款多少白银 了一下清政府的赔款明细(全部以白银为基准):
第一、本金2亿两白银,清政府全部赔款完成;
第二、截止1898年付清全款为止,清政府支付利息为1083万两白银;
第三、作为“答谢”日本归还辽东的报酬,清政府又被勒索“续辽费”3000万两;
第四、由于清政府缴纳的白银成色不足,额外补贴日本1325万两白银;
第五、赔款之前由于银价暴跌,日本要求清政府全部以英镑付款,按照汇率损失,折算下来中国多支出了1500万两白银;
第六、直到1898年付清全款,日军才撤离威海卫。这段时间里,清政府缴纳日军军费150万两白银。
即便甲午战争赔款多少白银 我们不计算日本从清朝掠夺的战船、粮食、军火、贵重金属等物品的总价值,实际付出赔款也有2.7亿两白银之多。
如此庞大的赔款超过了过去清朝与列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赔款总和,暴露了日本人贪婪的本质。
但是,清政府要如何支付如此庞大的赔款呢?
清政府的赔款来源
清政府为了缴纳这笔赔款,首先是在国家提高赋税和田税。
普通百姓的收入是铜钱,需要兑换为白银才能缴纳,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被清朝官吏中饱私囊,所以上下剥削关系就成了帝国主义剥削清政府,清政府剥削百姓,这就是历史教科书中提到的“《马关条约》加大了百姓负担”的本质。
在税收以外,清政府还发行了公债“昭信股票”,向民间集中资金。
不过,这些措施对于赔款而言都是“杯水车薪”,清政府主要的赔款来源是以出卖领土和资源等主权为代价的对外借款。
1895年,清政府支付了《马关条约》赔款的第一部分。
其中,清政府向沙俄和法国签订了“俄法洋款”,借得1582万英镑;又和瑞士签订了“克萨磅款”,借得100万英镑。
按照当时的汇率,这笔借款总价值约为1亿两白银。
1896年,清政府支付第二次部分的赔款。
其中,清朝向英国、德国共借款1600万英镑,也就是“英德洋款”借据。
借款剩余的部分和国内收入主要用于第三次赔款。
1898年,清政府第四次向日本赔款,并付清了剩余的全部赔款,因此日本没有追加利息。
这次赔款的主要来源还是向英、德银行借款,也就是“续借英德洋款”1600万英镑。
笔者需要说明的是帝国主义借给清政府的钱并不是无条件的,比如德国以此为借口强占胶州湾,英国则夺取甲午战争赔款多少白银 我国沿海口岸征收海关税。
通过这些借款的附加条件,帝国主义可以在中国征收海关税,并享受其他政治特权,甚至可以干涉中国内政。
本质上而言,清政府的借款就是以出卖领土主权为代价的饮鸩止渴。
中日甲午战争赔款多少甲午战争我们赔给日本2.3亿两白银。实际上我们只支付甲午战争赔款多少白银 了几千万两白银甲午战争赔款多少白银 ,到后期清朝退位便没有支付。
甲午战争中的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这笔钱对日本进一步侵华有多大帮助?甲午中日战争是发生在1894年甲午战争赔款多少白银 ,那年正好是按照中国干支纪年来是甲午年甲午战争赔款多少白银 ,故此得名。这是日本侵略我国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当时的清廷落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中,有一个条款便是关于战争赔款,要求赔偿白银2亿两,这一笔巨额的战争赔款,相当于是是当时日本的国家预算四年总额之和。这一笔钱,对日本再一次侵华的帮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据分析,这一笔白银2亿两的战争赔款,有大概84.7%被日本投入了军事方面的建设,为以后的侵华继续准备,还有一部分是投入了教育基金、日本皇室的支出等等。这说明了大部分的战争赔款被日本用到了发展军事上,这对于日本来说,清廷的这笔巨额战争赔款还反倒帮助了日本军事的进一步发展,再次将侵华的计划推进。
可以从当时的日本综合国力来看,虽然经过了1868年的明治维新,让日本虽然在改革后的体制、制度有了相当一部分的改善,但是,当时日本贫瘠的物质资源和低水平的教育, 与其体制并不匹配,刚好日本人“咬紧牙关”孤注一掷的甲午中日战争胜利,侵略他国得到了一笔高昂的战争赔款,让日本瞬间尝到了甜头。大部分的赔款都投入到了军事建设中,其他的部分投入了教育和皇室的开支上。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马关条约》赔款白银2亿两,这笔钱对日本进一步侵华有着重大的帮助,是日本进一步侵略我国的物资支持,也让丧心病狂的日本帝国主义再次崛起,推进了日本以军需工业为主体的资本主义经的发展。
甲午战争清朝给日本的战争赔款值多少甲午战争中清朝海陆全败甲午战争赔款多少白银 ,输给日本,赔出去台湾,另外还赔了2.3亿两白银。实际上2.3亿两只是《马关条约》上正文写的金额,实际执行起来还要加上追加条款上的占领军的军费,逐年缴纳利息,补足银子中不纯的误差差等等。实际的赔款是远大于2.3亿两这个数字的。
实际赔偿2亿3450万两白银,按日本的要求,大清在伦敦按当时汇率给换成了3800万英镑给日本,因为当时国际流通的主要货币英镑法郎是金本位的。
这些钱换成今天人民币有多少?
有两种算法,第一种是按照英镑的金属价值来算,当时的一英镑等于7.322克黄金,而今天的金价是261元/克,
所以根据贵金属价值计算:大清赔了日本:3808万英镑X7.322克X261元/克=727亿7526万人民币
727亿人民币,不过相当于2015年里中国游客在日本的爆买总额,所以还有第2种换算方式。
第二种计算方法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根据当时人的回忆,“在光绪26年以前,(1900年)30年之久,物价可以说没有变动过,这于居家旅行,都是很方便便宜的。”(齐如山)
所以甲午战争赔款多少白银 我们先看看,当时一个五口之家的基本花费是多少:
1880-1900年,一个贫穷的北京的五口之家,一年里最基本的吃穿用住消费也就就是50两银子(类似于低保户的最低开支)
当时一两银子折合1670文钱,当时北京一两银子可以买36千克大米,13.8千克猪肉,26千克鸡蛋(8个一斤)
这些折合多少人民币呢?甲午战争赔款多少白银 我查了下2016年5月大米猪肉鸡蛋的价格做个对比:
按大米的购买力算,一两银子等于173人民币;
按猪肉的购买力算,一两银子等于365人民币
按鸡蛋的购买力算,一两银子等于176人民币
所以我粗略计算下,晚清1两银子的的购买力,粗略计算和现代200元人民币差不多。这个和以前很多货币史学家的计算是一致的
回到我们的最开始的问题,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共让大清赔偿的白银,折合现代人民币约为2.345亿X200=469亿人民币
甲午战争赔了多少钱?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甲午战争赔款多少白银 ,根据空前耻辱的《马关条约》除去割地外甲午战争赔款多少白银 ,光光赔款就达2亿两白银。而后来在列强干预下甲午战争赔款多少白银 ,中国赎回辽东半岛,根据《辽南条约》,中国又支付了三千万两白银给日本。而实际上,在赔款交付之前,中国还得支付给驻守在威海卫的日军每年50万两的军费,总共支付了三年,共计150万两。最后实际支付连本带利,清政府则从1895年起,到1902年止, 中国应向日本支付赔款及利息共达库平银2.5472亿两。
但这2.5472亿两白银只是理论上的数字,日本政府实际又坚持按照国际通用的金本位货币支付,清政府多支付了1500万两白银,还继续提出库平银成色问题,清政府不得不多支付了1325万两白银。两项合计达到2825万两白银。总计起来,按照白银计算,清政府实际支付了2.8297亿两白银!
即便如此,2.8297亿两白银依然是仅仅支付给日本的款项。清政府其实根本负担不起这笔巨款,是通过向列强贷款而支付,也就是清政府还得支付给列强的银行一大笔“折色”、手续费、利息。据不完全统计,清政府连本带息总计支付了4亿两白银!
但是中国的损失依然不止如此。日军在占领中国期间,其战利品根据上报的数字就高达1亿日圆,折合白银为6000万两白银,都统统运回日本。个人认为直接掠夺的中国财富绝对不止1亿日圆,给占领区百姓和经济上各项损失还会更大。
甲午战争赔了多少钱给日本甲午战争失败后签订的《马关条约》甲午战争赔款多少白银 , 日本从中国手中获得甲午战争赔款多少白银 了2.315亿两白银(赔偿军费2亿两甲午战争赔款多少白银 ,赎辽费3000万两,威海卫守备费150万两),分8次偿还,附有利息,实际上4次还清。按当时的汇率,这笔赔款相当于3亿6000万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