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赔款今天仍然在退还
庚子退款始末及用途
1901年9月7日,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记庚子赔款今天仍然在退还 的日子,这一天,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此条约共12款,19个附件。清政府共计向侵略中国的列强八国以及比利时、西班牙、荷兰共十一国赔偿九亿八千二百余万两。由1902年起至1940年止,按照条约所列办法及汇率,折合各国货币偿付,是为“庚子赔款”。其中俄、德、英、法四国所得最多。
1902年1月,美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武装的镇压并不能消除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反抗。美国出于其国家长远利益,由纽约时报透露向中国退还美国庚款之“溢款”(超出美国所受损失之数目)部分。1904年12月,中美两国在美国谈判退款事宜时,美国主张以退还之款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和发展在华教育福利事业。1907年12月,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咨文国会退还部分庚款,经两院讨论通过,次年5月25日,批准生效。并通知清政府声明在更换执政人员时,都不能将该款移作庚子赔款今天仍然在退还 他用。从1909年起,美国每次收到届时应付之庚款时,即取出其中一部分交还中国政府,作为中国兴学专款。当时决定两个项目庚子赔款今天仍然在退还 :办清华学校和资助中国留美学生。
1909年6月,北京设立了游美学务处,这就是清华大学的雏形。1909年8月,内务府将皇室赐园———清华园,拨给学务处,作为游美肆业馆的馆址,学务处在史家胡同招考了第一批学生,从630名考生中,录取了47人,于10月份赴美。1910年送出学生70名,同时还录取了143人备取生,入肆业馆短期训练,随时送往美国。1911年考选了63人赴美。
1924年6月,美国将庚款之余额,全部退还,作为中国兴办教育和其他文化事业资金,并组成中华教育基金董事会,由蒋梦麟为董事长,董事14人。他们是:颜惠庆、张伯苓、郭秉文、范源濂、黄炎培、顾维钧、周诒春、施肇基、丁文江(以上华籍)孟禄、杜威、贝克、贝诺德、顾林(以上美籍)。具体管理该全部退款。基金董事会举办了多种事业。自1926年至1930年间,在南京的东南大学、成都大学、东北大学、武昌大学学校,设立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及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教习。设置了科学研究教授席,科学研究补助金、社会调查所、华美协进社、静生生物调查所、国立北平图书馆。
美国的两次退款,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也涉足于战胜国的地位,各国都表示愿与中国“友好”,以便用和平的办法维护和扩张其在华利益。所以都紧步美国的后尘,纷起退款。法国和意、比、荷各国也效仿美国办法退还部分庚款。1920年初,李石曾与蔡元培、吴敬恒,利用法国的庚子退款,创办中法大学于北京。李石曾任董事长,蔡元培任校长。同年冬,蔡元培与李石曾再度赴法,与法国里昂市长赫礼欧(Herriot),里昂大学医学院院长雷宾(Lepine)等,合作设立里昂中法大学协会,决定在里昂成立中法大学。
苏联于1922年9月,声明放弃庚款余额。1924年5月,又谈判达成协议,完全归还庚款余额,也声明此款只能用于中国教育事业。并设立特别委员会管理该项余额。英国从1912年开始退还,亦坚持此款项用于中国教育事业。
日本亦“退还”庚款“溢款”部分。美、法、意、比、荷、英、俄七国退还中国之庚款“溢款”总数,约在海关银三亿两左右,对兴办教育事业颇有效果,应当肯定。如果各国不坚持将此款用于教育、文化事业,清政府、北洋政府以至于国民政府一定会将其挥霍净尽,或为贪官私吞,不会完全用于中国教育事业。
1917年中国对德宣战,德、奥两国之庚款停止,1920年,德、奥两国放弃庚款。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欠日本之庚款停付,并进而废除对日庚款。1943年1月11日中国与美、英签订条约,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自然也包括《辛丑条约》,庚款也予以取消。
所有上述庚子赔款的下落,在1949年以后,曾被庚子赔款今天仍然在退还 我们描述成为美国及其它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及精神侵略。
清政府签定的庚子赔款,为什么推翻清政府后还要继续还呢?发生时间: 1901年—1925年
所属年代: 清代
发生地点: 上海 北京
中国清政府偿付八国联军侵华的赔款。
庚子年(1900)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与德、法、俄、英、美、日等11国驻华公使,于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签订庚子赔款今天仍然在退还 了《辛丑条约》。其中第六款规定,赔偿各国关平银4.5亿两,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2238150两,以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通商口岸的常关也归海关管理。这项巨额赔款使中国社会彻底沦为半殖民半封建主义社会。各国的分配率以俄国最多,计28.97%,德20.02%,法15.75%,英11.25%,日7.73%,美7.32%,意5.91%,比1.89%,其余都不足1%。还本付息定在上海办理,先由汇丰、德华、道胜、汇理、正金五银行经收。次年美国花旗银行在上海设行,参加组成银行委员会,所收本息摊交各国所定银行。清政府以关税收入仅能抵偿旧借外债,为筹还赔款计,将年额2121万余两摊派各省、关,从而引起田赋、丁漕、粮捐、契税、当税、盐斤加价、关税、厘金、统税和各种苛捐杂税的不断增加。在偿还该赔款时银价跌落,各国坚持按“应还日期之市价易金付给”,到1905年,镑亏积欠120万英镑(合银800万两)。4月26日清政府为支付这项差额,向汇丰银行借款100万英镑,年息5厘,20年还清,本息合计1525000镑。以关税及山西省烟酒税厘金作抵,债票按97%在伦敦发行,市价 99%~103%。这项借款实际是庚子赔款的追加负担。
1909年起,美国将所摊浮溢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到1924年6月退回余款本利1250余万美元,作为中国教育文化基金。1917年12月起,大部庚款缓付5年,德奥部分因战败取消,和俄国缓付部分,都拨作国内公债基金。1924年5月底苏联政府声明放弃俄国部分庚款,于清偿所担保债务后,完全充作提倡中国教育款项。1925年法、日、英、比、意、荷等国都先后声明退回赔款余额,并订立协议,充作办理对华教育文化事业,或充作外国银行营业费用和发行内债基金之用。这种退回庚款的实际使用,大都由中外合组的管理委员会主持。
1911年初,利用庚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正式成立。在清亡以后继续利用庚子赔款选拔留学生。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其余的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成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或称“中国基金会”),掌管的金额为1254•5万美金,北洋政府任命庚子赔款今天仍然在退还 了由10名 中国人和5名美国人组成的托管董事会。其中的相当部分金额以奖学金的方式提供给清华大学。1949年掌管“清华基金”的杰出教育家梅贻琦先生到台湾后,又利用这笔款项创办了新竹清华大学。
随后,英国、俄国等国也有庚子赔款,也是用于教育,具体多少钱无法准确核实了。
以下是详细资料。
1900年,中国的庚子义和团运动引致八国联军武力干涉。1901年9月7日上午,清廷全权代表奕匡和李鸿章与11国代表签定了《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第六款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4亿5千万两白银,赔款的期限为1902年至1940年,年息4厘,本息合计为9亿8千万两,是为“庚子赔款”。其中俄国以出兵满洲,需费最多,故所得额最大,为1亿3037多万两。中国当时的人口大约45000多万人,庚子赔款每个中国人被摊派大约一两银子。
《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向西方八国共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美国应得到其中的3200多万两,折合美金2400多万元。
1904年12月上旬,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就中国的赔款是用黄金还是用白银一事,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据理力争。谈话间海约翰透露出一句:“庚子赔案实属过多---”这一信息立刻被梁诚捕捉。这说明美政府已发现其有关部门在上报庚子之乱的损失之中,有“浮报冒报”的现象。梁诚非常机敏地放弃了谈判战略,不再去和海约翰纠缠赔款用金还是用银的了,而是“乘其一隙之明,籍归已失之利”。于是他不放过任何机会,在美国国会及议员中四处游说退还不实赔款。
1906年初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爱德蒙•詹姆士送呈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一份备忘录,要求美国政府加速吸引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去。同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到白宫进谒罗斯福总统。他建议总统将中国清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专门开办和津贴在中国的学校。1907年明恩溥发表《今日的中国和美国》一书,他在书中指出,应该多让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去美国留学。
在明恩溥等人的推动、鼓吹下,罗斯福给国会提出了一个谘文,指出:"我国宜实力帮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援助之法宜招导学生来美,入我国大学及其它高等学社,使修业成器,伟然成才,谅我国教育界必能体此美意,同力合德,赞助国家成斯盛举。"
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的谘文。同年7月11日,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向中国政府正式声明,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半数退还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留下的那部分“实应赔偿”,内容包括美国出兵中国的军费赔偿及美在华商人与传教士的损失赔偿。
当时为什么美国人想用退赔的庚款办学呢?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因此他敦促美国政府采取措施通过吸引中国留学生来造就一批为美国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新的领袖。
1908年10月28日,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规程:自退款的第一年起,清政府在最初的4年内,每年至少应派留美学生100人。如果到第4年就派足了400人,则自第5年起,每年至少要派50人赴美,直到退款用完为止。被派遣的学生,必须是“身体强壮,性情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恰当年龄”,中文程度须能作文及有文学和历史知识,英文程度能直接入美国大学和专门学校听讲,并规定他们之中,应有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
同时,中美双方还商定,在北京由清政府外务部负责建立一所留美训练学校。于是,1909年6月,北京设立了游美学务处,这就是清华大学的雏形。1909年8月,内务府将皇室赐园---清华园,拨给学务处,作为游美肆业馆的馆址,学务处在史家胡同招考了第一批学生,从630名考生中,录取了47人,于10月份赴美。这就是后来庚款留美学生的由来。
1910年8月又举行了第二次招考。400多人应考,最后录取了70人。这第二批庚款留美学生中,后来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胡适,他当年考了个第55名。同榜中还有后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气象学家竺可桢等。
1911年初,利用庚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正式成立。在此后十多年间,据统计,由清华派出的留美学生就达1000多人。1928年8月17日,清华学校改名为清华大学,罗家伦出任校长。那一年开始公开招考留美公费生。1933年,又开始公开招考第一批庚款留英学生。
美国的退款,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北京政府于1917年8月对德奥宣战,并停付庚款。大战平息后,中国也涉足于战胜国的地位,各国都表示愿与中国“友好”,以便用和平的办法维护和扩张其在华利益,所以都紧步美国的后尘,陆续放弃或退回了庚子赔款余额。退款被广泛地应用到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和实业中。只有日本分文不退,用这笔钱财发展军备,建立教育,遂速成为20世纪的强盛帝国。
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其余的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成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或称“中国基金会”),掌管的金额为1254•5万美金,北洋政府任命了由10名 中国人和5名美国人组成的托管董事会。其中的相当部分金额以奖学金的方式提供给清华大学。由于这样的一种特殊的经费来源和运作模式,清华从创建伊始,在诸多方面就已经具备了自己的一些特别的优势和办学条件,也因此而有别于国内的其他大学。这样的环境也给了梅贻琦治校在客观上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提供了必要的办学条件。国外的历史学家评论道:“清华其成功的一大秘诀是,当其他院校求助于军阀政 权不稳定的施舍时,清华的年度预算是有保障的。”(4)这种观点虽暗含夸大美国所起的作用之意,但基本还是公允的。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清华人”几近三分之一。1949年掌管“清华基金”的杰出教育家梅贻琦先生到台湾后,又利用这笔款项创办了新竹清华大学。
由于清华的经费来源较为充裕,使其办学亦有相当的自主性,这些条件又对治校方面自然产生一些影响,促进了清华在学校的管理制度方面和运行机制上逐渐地形成一套独立的、具有清华自身特点的东西,并由此产生了一些特殊的体制和风格,乃至后来清华校风与学风的逐步形成,都与此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而这种特征较明显的反映出来的一个例证,即是20-30年代初期,清华大学出现的几次大规模的学校风潮。其中,清华校长多次易人,竟有十几任之多,甚至出现清华几年没有校长,由校务会 议维持的尴尬局面。
美国用心良苦的教育计划,成效卓然。考取庚子赔款(胡适是第二批)而留美的中国学生,在后来的几十年间成了中国学术界最闪亮的明星,而他们的言传身教,又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者。
到了30年代,美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而同时,美国人在中国建立了12所教会大学,这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燕京大学。教会医院则出现了协和医院,洛克菲勒基金会则资助了中国学者们的农村调查与考古行动。
1926年初,英国国会通过退还中国庚子赔款议案(退款用于向英国选派留学生等教育项目),即派斯科塞尔来华制定该款使用细则。当时,胡适是“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中方顾问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苏俄政府宣布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包括退还庚子赔款中尚未付给的部分。俄国人在中国的特权也将取消,而所有这些的交换条件只有一个:北洋政府承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1924年5月,两国签订《中俄协定》,其中规定退款用途,除偿付中国政府业经以俄款为抵押品的各项债务外,余数全用于中国教育事业,由中苏两国派员合组一基金委员会(俄国退还庚子赔款委员会)负责处理。
法国庚款退还余额总数为39•158万余法郎,折合美金为7.555万余元。此项余额总数,按照协定自1924年12月1日起,至1947年止。逐年继续垫借中法实业银行,作为该行发行五厘美金公元担保。而中法实业银行即以此项美金债权,充作四项费用之用:1.换回远东债权人所持之无利债券;2.办理中法间教育及慈善事业;3.代缴中国政府未缴清之股本余额;4.拨还中国政府所欠中法实业银行贷款。
1920年初,李石曾与蔡元培、吴敬恒,利用庚子赔款,创办中法大学于北京。先生任董事长,蔡元培任校长。同年冬,蔡元培与先生再度赴法,与法国里昂市长赫礼欧,里昂大学医学院院长雷宾等,合作设立里昂中法大学协会,决定在里昂成立中法大学。
为什么美国把“庚子赔款”的钱退还回来了?首先庚子赔款今天仍然在退还 ,要明确说庚子赔款今天仍然在退还 的是美国并没有全额退还“庚子赔款”。
八国联军侵华,中国被迫签订庚子赔款今天仍然在退还 了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庚子赔款连本带利总共九点八亿两白银,作为八国联军之一的“美国”分到了将近八千多万两白银,算下来是五千多万美元。后来美国以各种方式退回这笔钱,但也只退了一千一百九十多万美元。所以国际上有些专家把“博爱”“正义”这些光环套在美国的脑袋上。但事实上,长期强盗风的美国突发善心是有原因的。直接原因就是当时晚清外交官们的艰难交涉。当时庚子赔款的理由是赔偿美国的财产损失,但实际上他们得到的赔款却是他们出兵花费以及财产损失的五倍多。当中国驻美大使梁诚知道以后,果断与美国人开展交涉。最终迫使美国尴尬妥协。
对于只考虑自己的帝国主义的美国,主动退款的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当时退款交涉进行时,中美关系正处在一种微妙的阶段,他们更看重的是对华出口。在辛丑条约之后,中国人早已对美国有了仇恨,中国沿海地区开展了大规模低质美货的运动。当时美国大批厂房被迫关闭。所以为了获得中国人的好感,他们被迫只好做出一些实际行动,一些美国政客也在呼吁美国官方退还部分赔款“只要能继续在中国割肉,现在吐出来一点肉又怎样?”
最后美国国会通过了退款决议,但是他们有条件的,这笔钱退回来也要用在美国身上,怎么用?那就是办教育。直到清政府答应把这笔退款用在”派遣留美学生“后,美国才开始退钱。清政府由此创办的”清华学堂“,也是今天的清华大学。
可能美国自己也没想到,这所学校为当时落后挨打的中国,建立起了一座对外学习的桥梁。
八国联军中七国主动退还庚子赔款,只有哪个国家没有退?1900年庚子赔款今天仍然在退还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成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庚子赔款今天仍然在退还 ,从此庚子赔款今天仍然在退还 ,八国联军开始了对大清的瓜分和掠夺。1901年庚子赔款今天仍然在退还 ,为了让联军罢兵,清政府不得不再次签订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进一步加深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总的来看,条约大致分成四个内容,第一是道歉,清政府必须对德国就克林德被杀道歉,就杉山彬被杀向日本道歉。第二是惩戒,惩戒最多,对官员和百姓的惩戒,各项规定张达两年之久。第三项是外交改制,简单来说就是变通各国使臣觐见礼节。最后一项是赔款,总额为四亿五千两白银,分39年还清。这笔钱被称为"庚子赔款"。
1908年,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向中国政府声明,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半数退还,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使用。这样的教育计划卓有成效,后来学术界的许多精英,大多从这里所出,比如说胡适。
在美国的"示范"作用下,除了德、奥两国因在一战中战败而被废除的"庚子赔款"的份额之外,其余各国也相继退还了部分赔款。1926年,英国也同意退还中国"庚子赔款",同样用于留学生的教育项目。1925年法国、1933年意大利也先后退还了"庚子赔款"。俄国在十月革命成功之后,也宣布退还"庚子赔款"中还没有支付的部分。
这些退款大多都用指定用途,比如说荷兰在1926年全数退还,但必须分成两份用在水利跟文化上。然而,十一个国家之中,仍有一个国家没有退还。想必大家都知道是谁,就是日本,日本扬言分文不退,始终坚持以挪用"庚子赔款"的手段,在华搞所谓的"文化事业",然而,日本的退款中国没有一个团体申请到补助。其次是所谓的留日学生补助,也没有实际效果。反而是在 1936年之后,全部用于侵华战争,直到中日爆发战争才停止。
日本还在各国确定所得数后,无理要求中国今后对日庚款部分"按期以电信的汇票购镑汇交驻扎伦敦日本总领事接收"。
到了解放之后,因为一些原因,也放弃了对日本的索赔。
庚子赔款中国到底赔了列强多少钱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庚子赔款今天仍然在退还 ,清政府一共要赔列强差不多10亿两白银。
1、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签下《辛丑条约》。
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起了,清政府当时实力太弱,基本没有反抗庚子赔款今天仍然在退还 的余地,在这次侵华战争中,清政府不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圆明园也没列强焚烧殆尽,珍贵文物被瓜分一空,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完完全全成了列强的傀儡,中华大地满目疮痍。
2、《辛丑条约》中清政府共计要赔付大约10亿两白银,但是中途德国和奥匈帝国因为一些原因停止赔付了。
在《辛丑条约》中,清政府要赔偿各国合计9.8亿两白银,这些赔偿不仅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为清政府那个时候已经没钱了,想要钱就只能从人民身上去压榨,所以,那几年真的是民不聊生,到了1914年,德国、奥匈帝国等国联合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当时的中国也是参战国,所以说在胜利以后,德国的赔偿就被停止了,而且因为奥匈帝国解体了,所以,庚子赔款今天仍然在退还 他们的赔偿也停止了。
3、1925年以后,除了日本,其他国家相继把庚子赔款退回。
时间来到了1924年末,1925年初,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了返还庚子赔款的决定,而且在美国返还庚子赔款以后,法国、英国等国也相继退回了,只有日本,恬不知耻的仍然要着庚子赔款,然后说要帮助庚子赔款今天仍然在退还 我们国家发展文化,但是其真实目的就是拿钱发展军队,入侵庚子赔款今天仍然在退还 我们的国家,一直到1939年,对日本的赔款才到期停止了。
综上,在庚子赔款中,一共要赔各方列强10亿两白银左右,但是后来很多都被退回了,而退回的钱也让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以后培养了很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