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状
起诉状写法如下:
(一)标题:写明“民事起诉状”。
(二)原告、被告和第三人起诉状 的身份事项:当事人一方是公民的起诉状 ,应记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起诉状 ;当事人一方是法人的起诉状 ,应记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如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应注明现居住地址和起住时间,有电话的写明电话号码。
(三)诉讼请求:要写明具体的诉讼要求与目的,如离婚案件要写明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和住房安排的意见等。
(四)事实与理由:“事实”是指被告侵犯原告权益的行为过程,同时应列出相应的证据;“理由”是指诉讼的法律根据。一般先写事实后写理由,也可穿插起来叙述。
事实经过和诉讼理由,要简明扼要、实事求是,对事实的叙述要完整、真实、明确,所列的证据要有真实性、可靠性,并写明其来源及可靠程度,有证人的,应列明证人的姓名及住址等。
(五)尾部:写明受诉人民法院名称;具状人(起诉人)签名(盖章),起诉人是法人的,要写明法人名称及法定代表人姓名;具状的日期。“附项”部分写明诉状副本件数(按被告及第三人人数)、物证、书证件数,证人的姓名、住址等。
起诉状怎么写?起诉状是刑事自诉案件的自诉人或民事、行政案件的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的指控被告的书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应当递交起诉状。起诉状应包括以下内容:
(1)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公民应当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和联系方式,法人写明法人全称、住所地、法人代表人姓名职务、委托代理人姓名、单位职务、地址,律师则写明所在律师事务所即可起诉状 ;
(2)有具体明确的诉讼请求起诉状 ;
(3)有起诉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
(5)当事人签名盖章和签署的日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起诉状要怎么写?1、起诉状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起诉状正本和副本均必须提供原件起诉状 ,原告为个人的必须亲笔在"具状人"一栏中签名起诉状 ,原告为单位的,由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2、主要证据材料,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复印件)。包括下列证据:(1) 证明原告诉权的证据;(2) 证明原、被告之间存在起诉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证据;(3) 证明原告所诉事实、理由存在的证据;(4) 其起诉状 他可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证据。3、原、被告的身份证明:(1)原告为个人的,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必要时提供原告的户籍证明;被告为个人的,提供其户籍证明或暂住证明;(2)原告为单位的,提供其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原件;被告为单位的,提供其工商登记证明。4、如委托起诉状 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5、如委托律师诉讼的,则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律师事务所接收委托的证明、函件和律师证复印件。
起诉状格式民事 起诉状 格式及写法(本文档含《 民事诉讼法 》规定、书写说明、范文和例文)●《民事诉讼法》(2012年修订)第121条关于民事起诉状应记明事项起诉状 的规定: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起诉状 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起诉状 ,法人或者其起诉状 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 诉讼 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 证据 和证据来源, 证人 姓名和住所。 ● 民事诉讼状 书写说明一、当事人基本情况(原告、被告和第三人):1、原告基本情况:原告嘛,自己对自己当然是相当了解,所以要写得详尽些。①原告为自然人的应当写明——姓名_性别_年龄(或出年月日)_民族_职业_工作单位和住所、联系方式(如手机)等;②原告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写明——单位名称_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_职务、联系方式等。2、被告基本情况:原告对被告的一些情况可能不会非常了解,当然其最基本的信息还是应当也是必须要写明的。①被告为自然人的应当写明——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基本信息(联系方式要尽可能打听清楚和写明,以方便法院送达);②被告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写明——单位名称_住所等基本信息(当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_职务、联系方式等也能够写明是最好不过的了)。3、第三人基本情况:同“被告基本情况”。注:如原告、被告和第三人为多人,按原告、被告和第三人这一顺序分别列出。原告如委托 代理 人,代理人是否在起诉状中写明,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需要列出(如原告无诉讼行为能力而由法定代表人起诉,或者由委托诉讼代理人代理诉讼等情况),代理人应列在原告之后,所应写明的事项同上述“原告基本情况”。二、诉讼请求这部分是起诉状的主要内容。诉讼请求要分项列明。诉讼请求必须具体_明确、扼要,该写的一定要写,因为其事关法院审查的范围。民事诉讼本着“不告不理”的诉讼原则,原告不再诉讼请求中提出的请求,法院不会主动审理和保护。所以,事前应尽可能想得透些全些(当然也不能胡乱地要求,如果无相应的证据来支持你的主张,势必得不到法律保护却还要分担 诉讼费用 ),以避免事后变更或增加诉讼请求等麻烦,更要杜绝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法律保护的情形发生。还有,千万不要遗漏诉讼费用承担项,要明确提出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的请求。三、事实与理由这一部分至关重要。事实和理由要在简明扼要的基础上尽可能真实详尽,理由充分。这一部分是为诉讼请求服务的,要做到有的放失,切不可不着边际地洋洋洒洒上万言却未及案件的核心要害,更不能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错误。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举证倒置”情形外,《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原告的 举证责任 ,即“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所以,原告对提出的诉讼请求和提出这种请求的事实与理由,有提供证据予以证明的法律义务。证据如是证人证言以外的书证_物证_视听资料和其他证据,要列明证据名称和来源。如系证人证言,须注明证人姓名和住所,以备人民法院查对证言和通知其出庭作证。证据来源是指获取证据的地点_时间和途径。当事人提供证据比较多时,为了便于自己在庭上举证和便于法官了解,应当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_编号,比如依据证明的对象不同而分类_编号,这样有助于法官更清晰地了解你的主张。五、起诉状结尾部分起诉状除应证明上述法律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写明收受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的名称和起诉的年_月_日,并由起诉人签名和盖章。起诉状中的“人民法院的名称”要顶格,以视对人民法院的尊重。六、相关提示按法律规定应的事项起诉状记载如有欠缺,接受起诉的人民法院应通知原告进行补正。 起诉状是公民 打官司 时向法院递交的重要诉讼文书,因此制作起诉状是一件严肃的事,要求按起诉状的格式叙述清楚,要忠于事实真相,有根有据,合理合法,防止虚构捏造。起诉状要求用毛笔或钢笔眷写,现在由于科技的发展应以打印为好,以便于人民法院审阅_整卷和归档保存。向法院提交诉状时,同时按被告及第三人数量提交起诉状副本
起诉状怎样写起诉书起诉状 的基本写法:起诉状主要分为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起诉状 ,外加附项。一、首部。包括标题、当事人(包括代理人、代表人)身份情况、案由等。标题要写明案件性质和文书种类名称,如写“刑事诉状”、“民事诉状”或“行政诉状”。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双方,写时依照先原告人后被告人的顺序,分别依次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案由要写明案件名称,如离婚、继承、损害赔偿等。二、正文。包括请求事项、事实和理由。诉讼请求事项要写明请求法院解决有关民事、刑事或行政权益争议的具体问题。事实和理由首先要写明侵权行为或犯罪的事实及双方争议的具体内容,要把何时、何地、何人、何种手段、情节经过、造成何种后果危害、各自应负的责任,以及实质性分歧等写清楚。然后,要根据事实和证据阐明理由,具体写法可采取先写事实后写理由的分述法,也可采取边写事实边讲道理的夹叙夹议法,视案情而定。三、尾部。在正文下面,另起一行写明致送机关,而后在其右下方由具状人签名或盖章,注明具体的年月日。如是律师或起诉状 他人代书,应写明代写人姓名和工作单位。四、附项。应具体说明起诉状副本的份数和证据的种类、名称、数量以及证人的姓名、住址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条件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起诉状 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