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入院后如何进行抢救
意外发生车祸应怎样急救
意外发生车祸应怎样急救车祸入院后如何进行抢救 ,在现实生活中,相信大家也碰到过不少车祸现场发生,由于有的人不太清楚发生车祸应该要急救,常常导致错过救治的最佳时机,本文内容告诉大家意外发生车祸应怎样急救。
意外发生车祸应怎样急救1
1、向旁人请求支援车祸入院后如何进行抢救 :
无法自行处理时,一定要向旁人求救。及时联络救护。另外无论多大的车祸都需要报警。确保伤者安全。原则上尽量不要移动伤者。但若出事地点太危险,则找人帮忙,小心地将伤者搬移至安全场所。防止引发其他车祸。利用三角板警示标志提醒后方来车。
2、车祸时可能引起各种程度不一的伤害:
最重要的是要沉着应对。首先要检查的是意识及呼吸、脉搏的有无。千万不要扭曲伤者身体,因为车祸时常伤及颈部骨头及神经,扭曲伤者身体更是致命的动作。除了检视意识、呼吸、脉搏外,更重要的是检查有没有大出血。血液自伤口大量喷出的动脉性出血或滴滴嗒嗒大量流出的静脉性出血,都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此时需尽速进行止血。要用干净的手帕压住伤口,利用直接压迫法来防止大出血。大出血时很容易引起休克,所以必须施行休克救护。若为意识清醒、未有大出血的轻伤,只要在救护车抵。达前,依伤势来进行救护即可。3、车祸时,无论伤势多么轻微也一定要接受医师诊治,车祸时若未接受医师仔细的诊治,可能引起令人意想不到的后遗症。
到时不仅是受害者,在肇事者来说也可能带来金钱或精神上的损害。希望各位一定要记住:车祸时无论伤势如何一定要让医生彻头彻尾检查一遍。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不知大家对车祸时的`紧急救治方法有没有了解。车祸毕竟不是小事,大家一定要重视,哪怕身体没有明显伤痕也要去医院进行检查,以防止不可见的内伤。希望上述内容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在车祸发生时能有序处理,解决不必要的麻烦。
意外发生车祸应怎样急救2
开放式气胸急救:
在我国发生的交通事故当中,胸部受伤的人,约占全部伤者的1/3,当车祸发生时,除了机动车的一部分锐气伤到自己,还有你平时携带的钥匙、钢笔等,可能会对你造成伤害,而车祸中猛烈的颠簸,很有可能使刺入胸部的锐气脱出,这时就会造成胸部的开放式伤口。
当我们发现伤者的胸部有一个严重的创伤,考虑这个伤口非常深,甚至你会发现,除了血以外还有血泡往外冒的话,那你一定要警惕,可能会产生创伤性的开放性的气胸。
车祸中胸部受伤导致开放式气胸。伤者会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这时如果不马上采取正确的急救方式,伤者随时会有死亡的危险,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人的胸壁和肺之间有一个隐蔽的腔隙,它叫胸膜腔,这个腔隙里面是没有空气的,那么当一个严重的创伤,这个伤口深,透过了胸壁,那么这个时候,这个胸膜腔就和外面的空气相通了,随着我们的呼吸运动,胸膜腔里面就会积攒大量的气体,那么这个气体越积越多,就会影响我们人的呼吸功能。
因此当发现车祸伤者胸口出现开放式伤口,并伴有呼吸困难时,我们应该找一个干净的纱布,填塞伤口,然后,最重要的是要找一个大于伤口边缘5厘米的一个不透气的材料,比如说一块塑料布,,放在伤口的最上面,用胶带将伤口使四周沾上,最后用长布条,将伤口处围紧,注意围紧时要吸气,给胸腔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当车祸发生时,发现伤者的胸部出现开放式伤口,我们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堵住伤口,将血止住,这样做,一,可以避免伤者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二,可以有效地避免开放式气胸,等到救护车到来以后,专业的医生将会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特别提醒:对于有伤口的伤员,应该先给予包扎,再进行心肺复苏的抢救。心肺复苏术只适用于无心跳无呼吸的重伤者。
头部外伤急救:
1、发现受伤者,应尽快检查头部有无外伤,是否处于危险状态。最重要的是不要随便移动患者,并按以下程序迅速抢救:a取昏睡体位:即让负伤者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b若呼吸停止则进行人工呼吸,若脉搏消失则进行心脏按摩。c若头皮出血时,用纱布等干净直接压迫止血。
2、如果头受伤后,有血液和脑脊液从鼻、耳流出,就一定要负伤者平卧,患侧向下。即左耳、鼻流出脑脊液时左侧向下,右侧流时右侧向下。如果喉和鼻大量出血,则容易引起呼吸困难,应让受伤者取昏睡体位,以使其呼吸方便。
注意事项:
1、受伤后只有头痛头晕,说明是轻伤;除此外还有瞳孔散大,偏瘫或者抽风,那至少是中等以上的脑伤了。
2、脑外伤病人一旦出现频繁呕吐、头痛剧烈和神志不清等症状,那就决不可大意,应速送医院诊治。
3、受伤后如有脑脊液流出时,最好不要用纱布、脱脂棉等塞在鼻腔或外耳道内,因为这样地引起感染。
骨折急救:
对于骨折伤者,单纯的四肢骨折可以就地取材,用硬板、硬纸板等包扎固定,大的骨折应用木板使身体保持笔直状态,防止骨折的再损伤;在搬动病人时使其身体保持水平,不能扭曲,防止拖拉脊椎受到损伤,使伤势加重。
车祸急救知识,发生车祸应懂得如何正确采取急救措施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前车祸入院后如何进行抢救 ,现场抢救人员首先要对伤者的伤情进行大致的判断车祸入院后如何进行抢救 ,确定伤者是否还有呼吸心跳,是骨折、内出血,还是严重的颅脑损伤,并根据情况进行现场急救。
交通事故中外伤出血直接危及伤者生命。一个体重50kg的人,其血液量为4000ml,当失血量达到1500ml以上时,便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员会出现视力模糊、头晕、口渴、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症状。因此,对有出血的伤者要迅速止血。
简单的止血方法有:①直接加压法:用干净的手掌或手指直接按压在伤口上,并保持压力约15min以上。②高举法:举起伤员出血的肢体并高于心脏部位,以减缓出血部位的血液流动。有条件的,可在伤口敷一块消毒纱布或垫干净的衣物包扎。③压迫止血法:当四肢有严重的出血时,可压迫肢体的重要动脉,如上肢的桡动脉和下肢的股动脉止血,也可用皮带、绳索等物扎紧出血部位的近心端,阻断血流。对有腹部外伤,腹内脏器外流的,要用碗状器皿扣住伤处,不要把外流的脏器送回腹腔。
在车祸事故中,骨折是最常见的一种损伤,骨折一般不会危及生命,但其早期的处理方法直接影响伤者的预后。现场急救时应及时正确地固定骨折部位,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因此,应力求简单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用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伤者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如果伤者肋骨骨折,救助时要注意保护伤者胸部,避免骨折断段损伤或加重损伤伤者肺部。如果发现伤者有脊椎骨折损伤的情况,救治中要尤其小心,严禁随意搬动伤者,应该让伤者原地平卧,等待专业救护人员的救助。
颅脑损伤在交通事故中也很常见。损伤轻时仅出现头皮血肿,开裂伤。重时出现颅骨骨折,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现场急救时要特别注意:
①要让伤者平卧,对头部受伤引起的外出血,立即进行加压包扎止血。
②如有血性液体从耳、鼻中流出,严禁用水冲洗,也严禁用棉花堵塞耳、鼻。
③如伤者已经昏迷,救护人员要重点保护伤者呼吸道畅通,运送途中应平卧、头侧位,以免呕吐物误吸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如伤者已经出现心跳呼吸停止,要分秒必争地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即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按压,目的在于在5分钟内恢复伤者大脑的血液流动,以防脑功能出现不可逆损害。在事故现场,首先简单判断呼吸心跳停止:
①意识丧失。②呼吸停止或呈叹息样呼吸。在保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将伤者平躺就地急救,方法如下:首先进行胸外按压30次(左手掌根置于胸骨下段,右手置左手背,双臂伸直,重心垂直向下,频率为100-120次/分,按压深度为5-6cm)。然后去除口鼻异物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两次(在保证颈椎没有受伤的情况下将下颌上抬打开气道,左手拇指、食指夹紧伤者鼻孔,呼气时放松,口对口吹气两次,见胸廓有起伏为有效,频率10-12次/分)。然后再重复上一循环,直到专业急救人员赶到,或见伤者开始有自主呼吸,面色、口唇由紫绀转为红润为止。
车祸现场急救措施都有什么?车祸车祸入院后如何进行抢救 的致伤原因比较复杂,既有机械车祸入院后如何进行抢救 的因素(如挤压、抛掷等),也有其他因素(如爆炸所致的烧伤等)。因此,车祸导致的创伤往往比较严重,许多伤员存在多发性创伤、复合伤等。这无疑给抢救治疗带来许多困难。而现场急救的成功与否则直接影响到伤员是否生存及生活质量。
据资料显示,创伤死亡存在三个高峰车祸入院后如何进行抢救 :第一高峰在伤后数分钟之内,多由于脑干、高位脊髓、心脏、主动脉或其他大血管的损伤所致,这类伤员只有极少数可能被救活;第二高峰是伤后数分钟至数小时之间,多由于脑、胸、腹内脏器或血管破裂,骨盆或股骨骨折等引起大量失血所致,这是抢救成活的关键所在,故亦称为“创伤抢救的黄金1小时”,现场急救的目的就是要争取这“黄金1小时”,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机;第三高峰则发生在伤后数日或数周之内,多由于严重感染或器官衰竭所致。
现场急救的宗旨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急救和转送,尽可能使伤员能活着到医院,并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现场急救的措施
在车祸现场,急救人员必须争分夺秒,迅速除去威胁伤员生命安全的因素,现场急救的关键是气道管理、心肺复苏、包扎止血、骨折固定及安全运送,使病人能活着到医院。
(1)、心肺复苏:
一旦确定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操作简单,可由一人或两人完成,其程序为ABC--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心脏按压(C)。
(2)、包扎止血:
明显外出血可用加压包扎止血、指压止血、填塞止血或止血带止血。使用止血带时,必须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以便每小时放松1分钟,防止肢体坏死。
(3)、固定和搬运:
骨折伤员在搬运前必须得到妥善固定,避免在搬运时增加伤员痛苦和加重损伤。对怀疑有脊柱损伤的伤员(如抛出车外的),搬运时必须十分小心,可采用担架搬运、平抱、平抬搬运或多人搬运法,切忌一人抱头,一人抬脚。转送伤员到医院途中必须严密观察病情。
(4)、气道管理:
对昏迷伤员、气道发生阻塞的伤员应使其取仰卧位平躺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松开其衣领、内衣、裤等,除去呕吐物、血块、泥草、假牙等口鼻气道阻塞物,用仰头抬颌法解除舌后坠。如还不能保证气道通畅,可插入口咽通气道开放气道,必要时行环甲膜穿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紧急手术控制气道。
“第一目击者”的义务
发生车祸时,任何“第一目击者”都应该毫不犹豫地参与现场急救,而不应袖手旁观。作为第一目击者,一方面要大声呼唤救援者,呼叫“120”专业急救人员到来;另一方面应利用手边一切可以利用的物体,积极展开救援行动,例如给伤者做心肺复苏、控制大出血、移开压在伤员的物体等。但要注意,急救时不能随便搬动伤员,以免搬动不当加重损伤。
区别伤势轻重,实施救治 车祸现场,有时会产生大批创伤人员,为合理使用急救资源,确保危重伤员的救治,可将伤员分为下列四类,酌情处理。
(1)、心跳呼吸骤停或休克的伤员,应立即进行现场抢救,待病情稳定后转送医院继续救治。
(2)、外伤出血、骨折等伤员,及时处理,尽早转送医院继续治疗。
(3)、一般外伤且不危及生命的伤员,可以等现场处理后再决定是否转送医院。
(4)、已经死亡的和不需要急救处理的伤员,毋须进行急救处理。
急救方法
1、现场组织:临时组织救护小组,统一指挥,避免慌乱,要立即扑灭烈火或排除发生火灾的一切诱因,如熄灭发动机、关闭电源、搬开易燃物品,同时派人向急救中心呼救。指派人员负责保护肇事现场,维持秩序。开展自救互救,做好检伤分类,以便及时救护。
2、根据分类,分轻重缓急进行救护,对垂危病人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对意识丧失者宜用手帕、手指清除伤员口鼻中泥土、呕吐物、假牙等,随后让伤员侧卧或俯卧。对出血者立即止血包扎。如发现开放性气胸,进行严密封闭包扎。伴呼吸困难张力性气胸,条件许可时,可在第二肋骨与锁骨中线交叉点行穿刺排气或放置引流管。骨折处进行固定。对呼吸困难、缺氧并有胸廓损伤、胸壁浮动(呼吸反常运动)者,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并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
3、正确搬运: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抢救人员特别要预防颈椎错位、脊髓损伤,须注意:(1)凡重伤员从车内搬动、移出前,首先应在草地放置颈托,或行颈部固定,以防颈椎错位,损伤脊髓,发生高位截瘫。一时无颈托,可用硬纸板、硬橡皮、厚的帆布,仿照颈托,剪成前后两片,用布条包扎固定。(2)对昏倒在坐椅上伤员,安放颈托后,可以将其颈及躯干一并固定在靠背上,然后拆卸座椅,与伤员一起搬出。(3)对抛离座位的危重、昏迷伤员,应原地上颈托,包扎伤口,再由数人按脊柱损伤的原则搬运伤员。动作要轻柔,腰臀部托住,搬运者用力要整齐一致,平放在木板或担架上。
现场急救后伤员根据轻重缓急由急救车运送。千万不要现场拦车运送危重病人,否则由于其他车辆缺乏特殊抢救设备,伤员多半采用不正确半坐位、半卧位、歪侧卧位等而加重伤势,甚至死于途中。
车祸现场的急救知识是什么?车祸现场车祸入院后如何进行抢救 的急救知识,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不少群众由于缺乏急救医疗知识,面对事故中受伤人员时,有的束手无策,有的在抢救过程中反而加重车祸入院后如何进行抢救 了受伤人员的伤情。因此,当前普及急救医疗知识至关重要。
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车祸所致的重伤员中,约有2/3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而在伤后30分钟内死于现场或运输途中。交通事故后对创伤人员的现场急救,对于抢救伤者生命、提高伤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伤者的致残率、减轻伤者的家庭负担及社会负担、缓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不少群众由于缺乏急救医疗知识,面对事故中受伤人员时,有的束手无策,有的在抢救过程中反而加重车祸入院后如何进行抢救 了受伤人员的伤情。因此,当前普及急救医疗知识至关重要。
对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是急救的第一步骤,急救措施采取得越快越好。抢救人员在对受伤者伤情进行初步判定后,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措施。
措施一:止血
止血是现场急救者首先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在这里首先来了解一下各类血管的出血特征。
1毛细血管出血
这种情况下出血缓慢,出血量少。如擦破伤,一般会由于血液凝固而自然地止血。
2.动脉出血
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流猛急,呈喷射状。
3.静脉出血
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动脉出血或静脉出血经过止血处理后,尽快送医院进行治疗。
根据伤者的出血状况判断出血情况后,就要根据情况采取具体的止血方法,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动脉出血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伤部上端用力将动脉压瘪于骨骼上,阻断血液通过,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仅限于身体较表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 包括以下几种
1.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达到止血的目的。
2.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沟(大腿根部)中点偏内,动脉跳动处,用两手拇指重迭压迫股动脉于股骨上,制止出血。
3.头部压迫止血法
压迫耳前的颈浅动脉,适用于头顶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时,压迫下颌骨角前下凹内的颌动脉。头面部较大的出血时,压迫颈部气管两侧的颈动脉,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
4.手部压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手指出血时,压迫出血手指的两侧指动脉。
5.足部压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时,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方法二:加垫屈肢止血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是适用于四肢非骨折性创伤的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措施。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于肘窝或国窝内放纱布、棉花、毛巾作垫,屈曲关节,用绷带将肢体紧紧地缚于屈曲的位置。
方法三: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止血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
1.止血带结扎法
橡皮止血带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带、后头约16cm要留下;右手拉紧环体扎,前头交左手,中食两指挟,顺着肢体往下拉,前头环中插,保证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带止血,而现场又无橡胶止血带时,可在现场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带、线绳或麻绳等。用布止血带止血时,放平入环,拉紧固定。用线绳或麻绳止血时,可绞紧固定。
2.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的问题
(1)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应绷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带,以免压迫神经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止血带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紧合适,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
(4)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松2~3min;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结扎部位超过2h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
(5)要有上止血带的标志,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用止血带止血的伤员应尽快送医院处置,防止出血处远端的肢体因缺血而导致坏死。
措施二:包扎
包扎的主要目的是简易止血、保护伤口和固定。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绷带、三角带等,如无上述物品,可以用清洁的毛巾、围巾、衣物替代,包扎时力量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准。包扎过程中,如发现伤口有骨折端外露,切忌将骨折端还纳,否则可导致深层感染。腹壁伤致肠管外露时,应使用清洁的碗等物扣住外露肠管,达到保护目的,严禁将流出的肠管还纳。
措施三:固定
骨折时局部疼痛,活动时疼痛剧烈,并有明显肿胀或畸形、功能障碍。在进行止血与包扎后要进行骨折固定;固定时,应在骨突处用棉花或布片等柔软物品垫好,以免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固定骨折的绷带松紧应适度,并露出手指或脚趾尖,以便观察血液流通情况。骨折急救应注意:
1、骨折时,由于局部有内出血而不断肿胀,所以不应固定过紧,不然会压迫血管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2、骨折伴有休克,也要同时进行抢救;
3、对于大、小腿和脊椎骨折,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患者;
4、固定要稳妥牢固,要固定骨折的两端和上下两个关节;
5、上肢固定时,肢体要弯曲,绑成曲肘状。下肢固定时,肢体要伸直;
6、包扎固定过紧也会引起神经麻痹,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7、衣服有所妨碍时,不要脱掉,直接用剪刀剪开。
措施四:转运
转运转运是现场急救的最后一个环节。及时正确的转运可挽救伤者生命,不正确的转运可导致前功尽弃。
昏迷伤者的转运,最为重要的是保持伤者的呼吸道通畅,伤者应侧卧,要随时观察伤者,一旦出现呕吐,应及时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
对于有脊柱伤或怀疑有脊柱伤者,搬动必须平稳,防止出现脊柱弯曲,严禁背、抱或二人抬。
对于颈椎受伤者,必须固定其头部。
对于使用止血带的伤者,应及时松开止血带,再重新固定。
车祸现场急救的原则有哪些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在到达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车祸入院后如何进行抢救 :1.人道原则
当事故发生后,救护者必须怀着崇高车祸入院后如何进行抢救 的人道主义精神,千方百计利用现场一切可利用的条件抢救伤员。救护者应保持镇定、清醒的头脑,使伤员尽快得到现场治疗,并及时呼救,转入后续治疗。
2.快速原则在车祸救护工作中,时间就是生命。“快抢、快救、快送”是决定伤员能否自下而上或减少伤残和后遗症的关键。救护人员要珍惜每一秒钟,火速急救,火速护送伤员到医院治疗。3.有序原则
交通事故的特点是“伤情复杂、严重、复合伤多”。因此,在抢救中一般应本着“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的顺序,灵活掌握。首先采取止血,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抗休克等措施;第二是处理好内脏器官的损伤;第三是处理好骨折;第四是包扎处理一般伤口。4.自救原则
“自救原则”是车祸现场救护、抢救伤员生命的一条宝贵经验,尤其是对发生在偏僻地区的车祸更是显得重要。在车祸现场不能消极等待,要积极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充分利用就便器材以赢得求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