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两人撞一起受伤谁的责任_俩小孩在学校撞一起谁责任
一、如何判断孩子在学校撞伤的责任归属
两个孩子在学校玩耍时发生碰撞导致受伤,首先要看是谁的问题。如果对方孩子先做危险动作导致事故,对方的家长需要负责。如果受伤是孩子自己不小心造成的,需要自己承担责任。如果两个孩子都有错,就要按照各自错误的大小来分担责任。
法律有明确规定:孩子玩耍时受伤,如果是因为对方违反规则,比如推搡或做危险动作,对方家长要负责。如果受伤是因为自己孩子的问题,比如乱跑不看路,家长要自己处理。如果两个孩子都有责任,比如互相追逐打闹,就按各自错误比例来分摊责任。
二、法律对未成年人伤害事故的具体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1188条,未成年人在学校造成他人受伤,主要责任由家长承担。如果家长平时教育到位,可以适当减轻责任。如果孩子自己有存款或财产,先用孩子的钱赔偿。不够的部分再由家长补上。
第1189条补充规定,如果家长把孩子托付给学校或其他人照看,主要责任仍由家长承担。但如果学校没有做好管理工作,比如没有老师看管危险游戏,学校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三、受伤后如何申请赔偿
发生碰撞事故后,受伤孩子家长要先收集医疗单据。包括医院治疗费、康复护理费、往返交通费、必要的营养费等。这些费用都可以要求对方家长赔偿。要注意保留所有发票和付款记录。
如果学校存在管理疏忽,比如课间没有老师巡视,或者场地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可以同时要求学校赔偿。比如学校明知操场地面不平整却不维修,导致孩子摔倒受伤,学校要承担部分责任。
四、学校要负哪些责任
学校在以下情况需要担责:没有及时制止危险游戏,比如允许学生在走廊奔跑;没有定期检查设施安全,比如破损的楼梯扶手;意外发生后没有及时送医或通知家长;在体育课上没有做好防护措施。
但如果是孩子自己故意违反规定,比如在禁止区域玩耍受伤,学校已经做好警示和防护,就可能不承担责任。具体要看学校是否尽到管理职责。
五、如何预防和解决此类纠纷
家长平时要教育孩子遵守校园安全规则。告诉孩子不要在教学楼奔跑,不要做危险动作。参加体育活动要遵守老师指导,穿戴防护装备。
学校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课,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安排足够的老师在课间巡查,及时制止危险行为。建立完善的意外事故处理流程,发生碰撞要立即送医并通知双方家长。
发生事故后家长要保持冷静。先送医治疗,保存好所有费用凭证。通过学校协调与对方家长沟通,必要时可以申请调解或法律途径解决。不要采取过激行为,要依法维护权益。
建议学校为全体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这样既能为受伤学生提供保障,也能减轻家长和学校的赔偿压力。家长也可以考虑为孩子额外购买补充医疗保险。
通过以上措施,既能明确责任划分,又能有效预防事故发生。关键是家长和学校要共同配合,既要教育孩子注意安全,也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