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的区别是什么_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的区别
五大要点看懂酒驾和醉驾的区别与后果
一、酒精含量决定违法性质
酒后开车和醉酒开车的主要区别在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喝过酒的人开车时,每100毫升血液里酒精含量超过20毫克但不到80毫克,这种情况叫酒驾。如果酒精含量超过80毫克,就属于醉驾。
两种行为都是违法的,但醉驾更危险。酒精含量越高,人的反应越慢,判断力越差,出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大。交警查车时会使用检测仪测量驾驶员的酒精含量,超过标准就会进行处罚。
二、处罚力度明显不同
《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酒驾和醉驾有明确的处罚规定。第一次查出酒驾的人,会被暂扣驾照六个月,还要交1000到2000元罚款。如果之前因为酒驾被罚过,再次被发现的话,不仅要交更多罚款,驾照会被吊销,还要被关十天。
醉驾的处罚更严重。查获醉驾的人会被交警带到醒酒,然后吊销驾照。五年内不能再考驾照,还要负刑事责任。这里说的刑事责任,指的是可能会被判刑坐牢。
三、开营运车辆处罚加倍
开出租车、大巴车这类营运车辆的司机,处罚标准更严格。酒后开营运车会被关十五天,罚款5000元,吊销驾照后五年不能重考。如果醉驾营运车,处罚升级为十年不能考驾照,而且就算重新拿到驾照,这辈子都不能再开营运车辆。
这条规定是因为营运车辆载客多,一旦出事危害更大。比如大巴司机醉驾的话,可能造成几十人伤亡,所以法律特别加重处罚。
四、造成事故要终身禁驾
不管是酒后还是醉酒开车,只要出了重大交通事故,比如撞死人或者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司机都要坐牢。法院判刑之后,交管部门会永久吊销驾照,这辈子都不能再开车。
这里说的重大交通事故,通常是指造成一人以上死亡或三人以上重伤的情况。就算司机当时没逃跑,主动报警救人,只要达到这个标准,都要终身禁驾。这个规定提醒司机,喝酒开车不仅害别人,也会毁掉自己的人生。
五、法律越来越严格
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刑法明确把醉驾定为犯罪。按照新规定,醉驾的人最少要关一个月,最长关六个月,还要交罚金。这是我国第一次用刑法来处罚醉驾行为。
新法实施后,各地查获的醉驾案例都要走刑事程序。这意味着醉驾者会有犯罪记录,影响找工作、考公务员等重要事情。现在交警查酒驾已经成为常态,很多城市每周都有突击检查。
需要特别注意的情况
喝完酒在车里睡觉也可能被查。如果车子没熄火开着空调,交警会认定你有驾驶意图。最安全的做法是喝酒后把车钥匙交给别人保管。
叫代驾要看清楚服务流程。有的司机到达后要求车主先挪车,这个挪车过程如果被查也算酒驾。正确做法是全程让代驾操作车辆,自己不要碰方向盘。
遇到查车时不要逃避检查。有的司机看到检查点就调头逃跑,这样会被加重处罚。如果强行冲卡,可能构成妨碍公务罪,要承担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法律帮助途径
现在处理酒驾案件的专业律师很多。在律总管法律服务平台,可以直接在线咨询。专业律师能帮忙分析血液检测是否合规,争取从轻处罚。对于涉及交通事故的案件,律师还能协助处理赔偿问题。
关键要记住:喝酒后绝对不要碰方向盘。现在打车软件很方便,代驾服务也普及,完全没必要冒险酒驾。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每次喝酒都要提前安排好回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