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可举报吗_肇事逃逸交警不处理怎么投诉
一、遇到肇事逃逸该怎么办?
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有人开车逃跑,所有看到现场的人或知道情况的人都可以向交警部门报告。这个规定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1条里。法律明确要求目击者和知情者必须向交警或公安机关报告情况。如果举报的情况属实,交警部门会给予奖励。
二、哪些行为算肇事逃逸?
第一种情况是司机明明知道撞了人,还是开车逃跑或丢下车辆离开现场。比如撞到路灯后直接开车走掉,或把受损车辆扔在路边自己离开。
第二种情况是司机觉得自己没有责任,直接开车离开。有人认为自己没违反交规,撞车后不处理现场直接离开,这种情况就算逃逸。
第三种情况涉及酒驾或没驾照的司机。这类司机报案后没有留在现场等待处理,而是先离开再返回。比如喝了酒的司机撞车后,打电话报警却躲到别处,过会儿再回来。
第四种情况是把伤者送医后不联系警方。有的司机好心送伤者去医院,但没报警就自行离开,这种情况也算逃逸。
第五种情况是用假信息欺骗伤者。比如司机送医时留下假名字、假电话号码,然后偷偷离开医院。
三、其他常见逃逸行为
第六种是司机在接受调查时逃跑。有的司机刚开始配合调查,后来找机会溜走,这也属于逃逸行为。
第七种是司机不承认发生过事故。有的司机离开现场后说自己不知道发生了事故,但交警能找到证据证明他应该知道。
第八种是赔偿没谈妥就强行离开。比如双方协商赔偿时,司机给的赔偿金太少,还不留真实信息就强行开车离开。
四、法律如何处罚逃逸司机?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逃逸司机要被扣12分,罚款200-2000元,还可能被拘留15天以下。如果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司机要负刑事责任,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交警部门会通过监控录像、车辆痕迹、目击者证词等方式调查逃逸案件。现在很多路段都有高清摄像头,能清晰拍下车牌号和司机长相。车辆碰撞后留下的油漆碎片、零件残骸也能帮助锁定肇事车辆。
五、普通群众该怎么配合?
看到逃逸事故时,首先要记住车牌号码。轿车的车牌通常贴在前后保险杠上,电动车车牌在车尾。如果看不清车牌,可以记下车辆颜色、品牌和明显特征,比如车顶有行李架或车身有贴纸。
其次要保护现场。用手机拍摄车辆位置、刹车痕迹、散落物品的照片。不要随意移动现场物品,等待交警到来。如果有人受伤,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最后要主动作证。很多目击者怕麻烦不愿作证,这会让调查变得困难。作证时只要如实说明看到的情况就行,不需要专业法律知识。交警会严格保密证人信息,不必担心被报复。
六、遇到逃逸司机需要注意什么?
不要追赶逃逸车辆。有些热心群众会开车追赶,这样容易引发二次事故。正确做法是立即报警,向接线员说明逃逸车辆的行驶方向。
留意车辆特征。除了车牌号,还要注意车型、颜色、有没有天窗、轮毂样式等细节。比如黑色大众轿车和白色丰田SUV的区别就很明显。
查看车辆损伤情况。被撞车辆通常会留下碰撞痕迹,前保险杠凹陷、车灯破碎、油漆剐蹭都是重要特征。这些信息能帮助交警快速锁定嫌疑车辆。
七、法律奖励机制
各地交警部门都有举报奖励办法。比如深圳市规定,提供有效线索的市民最高可获5000元奖励。上海市对破案起关键作用的举报人给予300-1000元奖励。
举报方式包括电话报警、微信小程序举报、到交警大队现场反映等。现在很多城市开通了网络举报平台,上传照片和视频就能完成举报。
八、司机应该怎么做?
发生事故后立即停车。打开双闪灯,在车后50-100米放置三角警示牌。夜间还要开启示廓灯和后位灯。
及时救助伤者。检查伤者呼吸和出血情况,不要随意移动骨折伤员。用干净布料按压伤口止血,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处理。
保护现场证据。用粉笔或石块标出车辆位置,拍摄全景照片。包括道路走向、交通标志、车辆相对位置等要素都要记录下来。
九、常见问题解答
问:司机送伤者去医院算逃逸吗?
答:只要同时报警并留下真实信息就不算逃逸。但没报警或留假信息就属于逃逸。
问:车辆被撞时司机不在场怎么办?
答:这种情况不算逃逸。比如停车场里的车辆被撞,肇事司机主动联系车主赔偿就不构成逃逸。
问:电动车逃逸怎么处理?
答:电动车逃逸同样违法,交警会根据车牌登记信息追查车主。现在大部分电动车都上了防盗备案牌,很容易锁定当事人。
十、重要法律条款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200-2000元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
《刑法》第133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7年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这些规定告诉大家,肇事逃逸后果非常严重。司机发生事故要主动承担责任,群众发现逃逸行为要及时举报,共同维护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