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有什么后果
交通肇事逃逸的五重法律代价
一、逃逸直接导致全责认定
发生交通事故后逃跑会带来严重后果。法律规定驾驶员逃跑或破坏现场导致责任无法认定时,驾驶员要承担全部责任。原本可能只需承担部分责任或无责的司机,会因为逃跑行为被认定全责。这种情况对后续处理非常不利。
二、逃逸导致全额自费赔偿
法律明确规定了人身伤害赔偿标准。赔偿金额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正常情况保险公司会先垫付赔偿金,但逃逸后保险公司可以拒赔。司机需要自己承担所有赔偿费用。这对普通家庭来说是巨大的经济压力。
三、逃逸将终身失去驾驶资格
交通法规定肇事逃逸司机无论事故大小都会被吊销驾照。更严重的是终身禁止重新考取驾照。这意味着当事人永远失去合法驾驶机动车的权利。这种处罚比普通交通违法严厉得多。
四、逃逸可能构成严重犯罪
刑法对交通肇事逃逸有专门规定。逃逸导致伤者死亡的最低判7年有期徒刑。若将伤者带离现场遗弃导致死亡,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这种情况最高可判死刑。单位领导或车主指使逃逸的,也会被当作共犯处理。
五、任何逃逸都难逃法律追究
有人觉得逃跑能逃避责任,其实监控探头和目击者会让多数逃逸者落网。有人趁乱逃跑不救伤者,这种缺德行为会加重处罚。最终结果往往是既要坐牢又要赔钱,还可能失去人身自由。正确做法是立即救人并报警,这样既能保护伤者也能减轻自己责任。
重要提醒:
2021年起实施的民法典取代了旧民事法律。交通事故处理现在主要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遇到事故要立即采取这些措施:首先打开双闪保护现场,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接着报警等候处理。有人员受伤时,救人是第一要务。保留好行车记录仪视频和现场照片,这些都能帮助认定事故责任。千万不要自作聪明逃离现场,这种行为只会带来更严重后果。
每个驾驶者都要明白,方向盘不仅掌控着车辆方向,更关系着他人生命安全。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发生意外时勇于承担责任,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法律既会严惩逃逸者,也会对主动担责者依法从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