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赔偿和民事责任顺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诈骗罪赔偿和民事责任顺序 的规定第五条 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诈骗罪赔偿和民事责任顺序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追缴、退赔的情况诈骗罪赔偿和民事责任顺序 ,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经过追缴或者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诈骗后受害者想要获得赔偿,往往还需要额外提出一份民事诉讼才可以,如果没有提起而要求赔偿是会比较难了。在诈骗赔偿处理顺序中想要顺利一些,就应该找华律网律师来提供协助,看看自己被诈骗之后到底怎样做才能争取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诈骗罪赔偿和民事责任顺序 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诈骗罪赔偿和民事责任顺序 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诈骗既有刑事责任又有民事责任怎么处理诈骗既有刑事责任又有民事责任的处理:优先承担民事责任诈骗罪赔偿和民事责任顺序 ,同时两者都必须承担承担,不能因为承担诈骗罪赔偿和民事责任顺序 了刑事责任就免除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对于自己因违反合同,不履行其诈骗罪赔偿和民事责任顺序 他民事义务,或者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的人身财产、人身权利所造成法律后果,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十六条
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一个人同时犯了诈骗和经济纠纷,法院如果判罚他,是先赔偿刑事方面,还是民事方面的钱?如果同时有刑事和民事诈骗罪赔偿和民事责任顺序 的诈骗罪赔偿和民事责任顺序 ,那以刑事为先诈骗罪赔偿和民事责任顺序 ,而且刑事诈骗罪赔偿和民事责任顺序 的退赔暂时可能不涉及借贷诈骗罪赔偿和民事责任顺序 的利息
被刑事判决书确认的诈骗金额可否通过民事诉讼优先受偿是先提起民受诉讼的诈骗罪赔偿和民事责任顺序 ,可以在有关受害人医疗费用受偿后诈骗罪赔偿和民事责任顺序 ,予以优先受偿。
根据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的若干规定 》第十条规定诈骗罪赔偿和民事责任顺序 ,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赃款赃物及其收益,人民法院应当一并追缴。对于被害人的损失,应当按照刑事裁判认定的实际损失予以发还或者赔偿。
受害人事先提起民事诉讼的,按照第十三条规定第二款执行。即债权人对手脚的涉案赃款赃物,依法享有优先受偿权,其主张优先受偿的,人民法院应当在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医疗费用受偿后,予以支持。
附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的若干规定 》(节选)
第十条 对赃款赃物及其收益,人民法院应当一并追缴。
被执行人将赃款赃物投资或者置业,对因此形成的财产及其收益,人民法院应予追缴。
被执行人将赃款赃物与其他合法财产共同投资或者置业,对因此形成的财产中与赃款赃物对应的份额及其收益,人民法院应予追缴。
对于被害人的损失,应当按照刑事裁判认定的实际损失予以发还或者赔偿。
第十二条 被执行财产需要变价的,人民法院执行机构应当依法采取拍卖、变卖等变价措施。
涉案财物最后一次拍卖未能成交,需要上缴国库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有关财政机关以该次拍卖保留价予以接收;有关财政机关要求继续变价的,可以进行无保留价拍卖。需要退赔被害人的,以该次拍卖保留价以物退赔;被害人不同意以物退赔的,可以进行无保留价拍卖。
第十三条 被执行人在执行中同时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其财产不足以支付的,按照下列顺序执行:
(一)人身损害赔偿中的医疗费用;
(二)退赔被害人的损失;
(三)其他民事债务;
(四)罚金;
(五)没收财产。
债权人对执行标的依法享有优先受偿权,其主张优先受偿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前款债权人对执行标的依法享有优先受偿权,其主张优先受偿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前款第(一)项规定的医疗费用受偿后,予以支持。
诈骗罪的民事赔偿处理诈骗行为只要涉案数额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就是刑事案件。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的按治安案件处理。诈骗是一种违法行为,就追究其法律责任来说,不是民事案件。但不管是刑事案件还是治安案件,行为人都有赔偿受害人的义务,这一块属于民事案件范围。
法律依据诈骗罪赔偿和民事责任顺序 :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骗公私财物达到上述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够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一)通过发送短信和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二)诈骗救灾和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诈骗罪赔偿和民事责任顺序 他严重后果的。
诈骗数额接近上述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理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2、《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 依照规定。
3、《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觉得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