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规定赔偿范围
合同法规定合同法规定赔偿范围 ,合同解除后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合同解除后的损害赔偿范围可以分别不同情况:
(1)协议解除合同的,当事人在协议中免除了对方损害赔偿责任的,协议生效后,不得再请求赔偿。
(2)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一般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在不可抗力发生后,应当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失扩大而没有采取的,应对扩大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3)一方当事人因合同法规定赔偿范围 他方根本违约或者经催告仍不履行义务而解除合同的,如果解除只向将来发生效力,违约方应当赔偿另一方因违反合同受到的损失;解除如果溯及既往,违约方应当支付受害方因订立合同、准备履行合同和因恢复原状而支出的费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赔偿金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有哪些?“违约损害赔偿在本质上是交换关系合同法规定赔偿范围 的反映。从等价交换合同法规定赔偿范围 的原则出发,任何民事主体一旦造成合同法规定赔偿范围 他人损害,都必须以等量的财产予以补偿。 各国家和地区的劳动法均肯定了用人单位在违反规定和约定 解除劳动合同 造成劳动者损失时应承担支付赔偿金的责任。如《德国 民法典 》第628条规定:“终止由另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引起的,另一方当事人有义务赔偿因雇佣关系终止而发生的损害.一)根据我国《 劳动合同法 》之规定,劳动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仅限于以下五种情况,而且都是补偿性赔偿: 1.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26、86条的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有过错的,且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 2.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37、90条的规定劳动者没有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或者在 试用期 内劳动者没有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的,劳动者的前述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 3.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90条的规定,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或 保密协议 中约定的保密义务,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 4.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26、86条的规定,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或 竞业限制 协议中约定的竞业限制义务,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 5.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91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 终止劳动合同 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之规定,用人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主要集中在《劳动合同法》第7章的相关条款中,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需要支付惩罚性赔偿金的情形,由我国《劳动合同法》明文规定,只要用人单位存在有以下情形的,劳动者就有权请求其支付赔偿金。 1.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 工资 。 2.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而不与劳动者订立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3.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85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违法不足额支付工资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 加班费 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 最低工资标准 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4.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87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据法定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二类,用人单位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承担赔偿责任,支付补偿性赔偿金,其目的是弥补用人单位给劳动都造成的经济损失。 1.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80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 法规 规定,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2.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81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3.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83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4.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84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5.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86条的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用人单位有过错,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6.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88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违章指挥或强令冒险作业危机劳动者人身安全,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或拘禁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动条件恶劣、 环境污染 严重,给劳动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7.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89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8.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93条的规定,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第三类,用人单位 承担连带责任 ,连带支付补偿性赔偿: 1.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91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92条的规定, 劳务派遣 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3.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94条的规定,个人承包经营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如果用人单位出现没有按照劳动 合同履行 相关义务、没有及时发放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未能为劳动者缴纳 社会保险 以及违反公司相关章程、违法劳动法规的其它损害劳动权益的行为,都应该向劳动者支付相关赔偿金。最后建议劳动者对劳动法的具体内容规定由更多的了解,以免造成出现权益损害依然一无所知的情况。
劳动合同法全文赔偿规定有哪些《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合同法规定赔偿范围 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更多关于劳动合同法全文赔偿规定有哪些合同法规定赔偿范围 ,进入: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