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死人还是撞伤人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2.17
614
就拿“撞伤人不如撞死人”案来说,如果机械地依照法律条文计算赔偿数字,撞伤人的确有很大的不可预期性,有的情况下还可能比撞死人赔得多,但是,这些法律条文不能脱离法律原则的指导,法官在判案时必须考虑公平、正义、诚信等法律原则,诸多论者将矛头指向了这些案例背后荒谬的法律,在撞死人还是撞伤人他们看来,法律本身的惩轻避重,误导人们作出泯灭人性的极端举动,撞死的话是故意那肯定就是死刑或者无期撞死人还是撞伤人了撞死人还是撞伤人,后果很严重撞死人还是撞伤人,但是事故的话就赔钱或者说是死者本身责任大的情况下,那就赔偿死者的各项费用包括对其家人的赔偿与赡养比如死者家有老小的情形•有些司机为什么认为撞伤不如撞死。
假如开车撞到人是撞死好还是撞残废好?

这个问题好象不好比较撞死人还是撞伤人 ,其实大同小异撞死人还是撞伤人 ,都是一次性赔付20年,残废受害人往往会强调以后几十年撞死人还是撞伤人 的生活问题,误以为残废一定负担大。残废确实麻烦多,但赔偿却是20年限制的,另外,受害人仍然可以享受工伤或者低保的帮助和社会救济。残废的赔偿还分残废等级不同赔偿。那些要求赔偿几十年,或者管一辈子的,实际上,是一种道德要求、良心要求,不想管和没有能力管的,可以拒绝。 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只要是主要责任,都要承担刑事责任,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致人重伤,不及时抢救,而故意撞死,就是故意杀人撞死人还是撞伤人 了,现场排查如果否定交通肇事,故意杀人就要偿命,所以,撞死人的想法绝对不能有,防止一念之差送性命。

撞死人或撞伤人怎么处置

分故意与无意撞死人还是撞伤人 ,还有事故发生时肇事者的一个援救态度。撞死的话是故意那肯定就是死刑或者无期撞死人还是撞伤人 了撞死人还是撞伤人 ,后果很严重撞死人还是撞伤人 ,但是事故的话就赔钱或者说是死者本身责任大的情况下,那就赔偿死者的各项费用包括对其家人的赔偿与赡养比如死者家有老小的情形•

有些司机为什么认为撞伤不如撞死?

不久前,一司机在石家庄市区开车撞倒一位行人后,调转车头加大油门,对倒在地上的伤者又一次冲撞死人还是撞伤人 了过去……一起交通事故,转化为故意杀人。目前,警方已经排除了该司机预谋作案的可能,人们分析,该司机做出如此极端举动,很可能是因为该司机当时产生了“撞伤人不如撞死人”的变态心理。(据《燕赵都市报》)

因为人们认为,从法律上看将人撞死的赔偿似乎要低于将人撞伤的赔偿。根据现行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计算,致人伤害的赔偿种类比致人死亡的赔偿种类复杂,而且致人伤害的赔偿数额还具有较大的不可预期性。于是,抱着侥幸逃脱刑事责任的心理,干脆要么将人撞死,要么驾车逃逸,弃伤者于不顾。

这条新闻勾起了笔者对许多判例的回忆:某地出现过一条命不如一条腿“值钱”的判例(《大众日报》2006年1月9日),某地有一条人命不如一条狗命值钱的极端案例(《上海法制报》2003年3月26日),以及许多矿难、工伤事故中的怪象等等。诸多论者将矛头指向了这些案例背后荒谬的法律,在撞死人还是撞伤人 他们看来,法律本身的惩轻避重,误导人们作出泯灭人性的极端举动。许多评论者对此大声疾呼:还要让多少无辜生命为扭曲的法律“埋单”?

我们理解法律应该具备一定的理性和经验。虽然法律条文洋洋万言,但是,它最终还是一个有一条红线贯穿的完整体系。只有完整全面地把握了这个体系,才能真正把握每一条法律条款的深刻内涵,也才能真正通过法律实施达致社会正义。可是,当下很多守法者、执法者、司法者却在有意无意地曲解法律以至于扭曲法律。撞死人还是撞伤人 他们凭借简单的逻辑推理去考评法律的正当性,他们拿着传统的道德观念去指责法律的正义性。

其实,法律有一套实现正义的独立完整逻辑。就拿“撞伤人不如撞死人”案来说,如果机械地依照法律条文计算赔偿数字,撞伤人的确有很大的不可预期性,有的情况下还可能比撞死人赔得多,但是,这些法律条文不能脱离法律原则的指导,法官在判案时必须考虑公平、正义、诚信等法律原则。如此判断的话,就决不会出现“撞伤人不如撞死人”的荒唐事情。

当然,我国很多法律都谈不上完备,甚至是有漏洞的。有漏洞怎么办?照办?那法律工作者的良心在哪里?正义在哪里?这就要求我们恪守“法律不是嘲笑的对象”这条法律谚语,“心中充满着正义,目光不断往返于法律规范和生活现实之间,最终发现法律的真实含义”,这才是法律工作者应有之态度。

执法者对法律的理解不能仅限于法律条文,而应探究法律条文之后的法理,追溯法理背后的法律精神。其实,法律条文传递的仅是字面含义,潜藏在法律条文后面的法理、法律精神才是支撑法律条文的灵魂。法律条文是僵化的,靠它很难应付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法理和法律精神则是灵动的,具有相当的普遍适用性,能够应付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仅仅按法律条文来办事,会做出很多荒唐的判决,甚至会发现有许多法律空白地带。毕竟,立法永远滞后于社会生活,法律也有它的先天不足,但如果我们能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法理、法理背后的法律精神,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我们就不会感到束手无策,更不会在扭曲了法律本意后指责法律本身是扭曲的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
案件走到法院,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判决,以诉促调也能做到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9-19 18:46

成功和解,帮助伤者拿到满意赔偿,这是我们最欣慰的结果!北京丰台交通事故,伤者承担主责,在迷茫中找到元甲律所,因伤情较轻,和解是最佳方案,省时省力拿到满意赔偿款!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12-03 11:24

转眼过去六个月了,元甲。一个有温度的团队。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11-26 21:04

“感谢律师帮我争取到26万赔偿款,你们真是太厉害了!” 当事人送来锦旗时激动地说。车祸无情,法律有爱:元甲律师团队深入了解案情,积极与保险公司沟通谈判,双方达成和解,争取到26万元赔偿款,远超预期!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3-21 15:48

受害者者从伤情发生到评定伤残,无助无望到顺利评定伤残拿到赔偿。把受害者的麻烦问题顺利解决赠送锦旗。不负嘱托,砥砺前行。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3-12 18:02

撞死人还是撞伤人

就拿“撞伤人不如撞死人”案来说,如果机械地依照法律条文计算赔偿数字,撞伤人的确有很大的不可预期性,有的情况下还可能比撞死人赔得多,但是,这些法律条文不能脱离法律原则的指导,法官在判案时必须考虑公平、正义、诚信等法律原则,诸多论者将 ...
614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