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怎样判定假肢赔付
解答假肢属于残疾辅助器具费用法院怎样判定假肢赔付 ,因此这部分法院怎样判定假肢赔付 的费用应当根据实际使用的假肢价值进行赔偿。通常医院会出具证明法院怎样判定假肢赔付 ,或者在医院安装完假肢之后法院怎样判定假肢赔付 ,根据医疗费用清单进行计算。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法院最高可判假肢价格是多少后经法院委托假肢鉴定机构鉴定,确定法院怎样判定假肢赔付 的标准为法院怎样判定假肢赔付 :安装国内普通型小腿假肢价格为16500元,建议更换年限为4年,假肢使用寿命期内每年维护费用为安装费用的2%。每次更换需往返两次,住宿十天,陪护一人,假肢赔偿年限参看其所在省人均寿命。
交通事故中假肢赔偿标准假肢属于残疾辅助器具费用法院怎样判定假肢赔付 ,因此这部分法院怎样判定假肢赔付 的费用应当根据实际使用法院怎样判定假肢赔付 的假肢价值进行赔偿。通常医院会出具证明法院怎样判定假肢赔付 ,或者在医院安装完假肢之后法院怎样判定假肢赔付 ,根据医疗费用清单进行计算。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交通事故假肢如何赔偿?交通事故关于假肢赔偿法院怎样判定假肢赔付 的问题在人身损害司法赔偿解释里法院怎样判定假肢赔付 的规定是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法院怎样判定假肢赔付 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法院怎样判定假肢赔付 ,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法院怎样判定假肢赔付 ,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假肢赔偿期限到多少岁国家规定是到75岁的法院怎样判定假肢赔付 ,从工伤发生的年龄到75岁的时间算。赔偿费也是按这个算。城镇户口到76岁法院怎样判定假肢赔付 ,农村户口到73-74岁。根据当地的平均寿命计算,自定残之日起,赔偿20年。
法律分析
可以按照受害人安装假肢的花费来赔偿。这叫残疾辅助器具赔偿。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交通事故当中赔偿义务人(肇事者、保险公司)给予受害者的赔偿所包含的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受害人因伤致残的,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三条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关于工伤五级伤残的假肢赔偿法律是怎么规定的?一、工伤五级伤残的假肢赔偿法律是参照最高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规定法院怎样判定假肢赔付 ,要求假肢鉴定机构出具意见法院怎样判定假肢赔付 ,说明假肢的价格及更换周期,同时参照地方人均寿命,综合计算。
二、工伤造成伤残的赔偿项目法院怎样判定假肢赔付 :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三、《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
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扩展资料:
关于伤残补助金的规定《工伤保险条例》
第33条 第1项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补助金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补助金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补助金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第34条 第1款第1项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的为1伤残补助金4个月的本人工资。
第35条 第1项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补助金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补助金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补助金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补助金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50条 第5项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25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伤残补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