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线路输送有功功率P=√3×U×I×cosφ 假设功率因数为0.8 则P=√3×10×100×0.8=1385.6KW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两小时损失电量=1385.6×2=2771.2KWh。
工厂用电得不到保障,将会出现停工现象;学校教室内大多数都用投影仪、电脑、电灯等,一旦停电,将会造成各种不便;大型超市在没有电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的情况将无法正常营业;高层医院挂号、病患上下楼、医生手术等都会受到影响。
停电损失事故原因分析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
这些停电事故往往是从某一元件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的故障开始,继而引发系列元件故障。美加“8.14”大停电,起因只是一些长得 过分茂密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的树丛引起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地区的电线短路;莫斯科“5.25”大停电,也只是因为一座变电站设备老化、爆炸起火所致。
对于大电网来讲,这些只是局部的小事故,应该不会导致大的事故,但由于控制措施采取不当或 不及时、电网结构不合理、继电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或者是上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最终导致了系统的连锁性故障,这种连锁性故障的迅速传播最终导致了电网的大面积崩溃。
电线电量损耗如何计算?电能能损失计算
(1)线路损失功率△P(kW)
△P=3(KIP)2(Re+ReT+ReI)×10-3
如果精度要求不高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可忽略温度附加电阻ReT和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eI。
(2)线路损失电量△W
(3)线损率
(4)配电变压器损失功率△PB
(5)配电变压器损失电量△WB
(6)变损率 B
(7)综合损失率为 + B。
低压线路损失计算方法
低压线路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的特点是错综复杂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变化多端,比高压配电线路更加复杂。有单相供电,3×3相供电,3×4相供电线路,更多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的是这几种线路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的组合。因此,要精确计算低压网络的损失是很困难的,一般采用近似的简化方法计算。
扩展资料
导线上损失的功率=导线上的电压降U×导线上的电流,并不是高压输电,导线上的电压降增大,反而减小,导线上的电流也减小,导线损耗功率成平方倍减小。
电功率是物理学名词,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电功率。是用来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它的单位是瓦特(Watt),简称"瓦",符号是W。
作为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个用电器功率的大小数值上等于它在1秒内所消耗的电能。如果在"t"(SI单位为s)这么长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W”(SI单位为J),那么这个用电器的电功率就是P=W/t(定义式)电功率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乘积。
P=U•I。对于纯电阻电路,计算电功率还可以用公式P=I^2*R和P=U^2 /R。电阻R是导线的电阻,I是导线上的电流,U是指导线上的电压降,不是输电电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输电损耗
变压器自身损耗电量的计算方法变压器损耗分为铁损和铜损,铁损又叫空载损耗,就是其固定损耗,实是铁芯所产生的损耗(也称铁芯损耗,而铜损也叫负荷损耗,1、 变压器损耗计算公式
(1)有功损耗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ΔP=P0+KTβ2PK -------(1)
(2)无功损耗:ΔQ=Q0+KTβ2QK -------(2)
(3)综合功率损耗:ΔPZ=ΔP+KQΔQ ----(3)
Q0≈I0%SN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QK≈UK%SN
式中:Q0——空载无功损耗(kvar)
P0——空载损耗(kW)
PK——额定负载损耗(kW)
SN——变压器额定容量(kVA)
I0%——变压器空载电流百分比。
UK%——短路电压百分比
β ——平均负载系数
KT——负载波动损耗系数
QK——额定负载漏磁功率(kvar)
KQ——无功经济当量(kW/kvar)
上式计算时各参数的选择条件:
(1)取KT=1.05;
(2)对城市电网和工业企业电网的6kV~10kV降压变压器取系统最小负荷时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其无功当量KQ=0.1kW/kvar;
(3)变压器平均负载系数,对于农用变压器可取β=20%;对于工业企业,实行三班制,可取β=75%;
(4)变压器运行小时数T=8760h,最大负载损耗小时数:t=5500h;
(5)变压器空载损耗P0、额定负载损耗PK、I0%、UK%,见产品资料所示。
2、变压器损耗的特征
P0——空载损耗,主要是铁损,包括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
磁滞损耗与频率成正比;与最大磁通密度的磁滞系数的次方成正比。
涡流损耗与频率、最大磁通密度、矽钢片的厚度三者的积成正比。
PC——负载损耗,主要是负载电流通过绕组时在电阻上的损耗,一般称铜损。其大小随负载电流而变化,与负载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并用标准线圈温度换算值来表示)。
负载损耗还受变压器温度的影响,同时负载电流引起的漏磁通会在绕组内产生涡流损耗,并在绕组外的金属部分产生杂散损耗。
变压器的全损耗ΔP=P0+PC
变压器的损耗比=PC /P0
变压器的效率=PZ/(PZ+ΔP),以百分比表示;其中PZ为变压器二次侧输出功率。 一、变损电量的计算:变压器的损失电量有铁损和铜损两部分组成。铁损与运行时间有关,铜损与负荷大小有关。因此,应分别计算损失电量。
1、 铁损电量的计算:不同型号和容量的铁损电量,计算公式是:
铁损电量(千瓦时)=空载损耗(千瓦)×供电时间(小时)
配变的空载损耗(铁损),由附表查得,供电时间为变压器的实际运行时间,按以下原则确定:
(1) 对连续供电的用户,全月按720小时计算。
(2) 由于电网原因间断供电或限电拉路,按变电站向用户实际供电小时数计算,不得以难计算为由,仍按全月运行计算,变压器停电后,自坠熔丝管交供电站的时间,在计算铁损时应予扣除。
(3) 变压器低压侧装有积时钟的用户,按积时钟累计的供电时间计算。
2、 铜损电量的计算:当负载率为40%及以下时,按全月用电量(以电能表读数)的2%计收,计算公式:铜损电量(千瓦时)=月用电量(千瓦时)×2%
因为铜损与负荷电流(电量)大小有关,当配变的月平均负载率超过40%时,铜损电量应按月用电量的3%计收。负载率为40%时的月用电量,由附表查的。负载率的计算公式为:负载率=抄见电量/S.T.Cos¢
式中:S——配变的额定容量(千伏安);T——全月日历时间、取720小时;
COS¢——功率因数,取0.80。
变压器损耗电量的计算方法有几种?有功损耗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ΔP=P0+KTβ2PK ,无功损耗:ΔQ=Q0+KTβ2QK ,综合功率损耗:ΔPZ=ΔP+KQΔQ。
1.变压器损耗分为铁损和铜损,铁损又叫空载损耗,就是其固定损耗,实是铁芯所产生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的损耗,也称铁芯损耗,而铜损也叫负荷损耗。
2.对城市电网和工业企业电网的6kV~10kV降压变压器取系统最小负荷时,其无功当量KQ=0.1kW/kvar。
3.变压器平均负载系数,对于农用变压器可取β=20%;对于工业企业,实行三班制,可取β=75%,变压器运行小时数T=8760h,最大负载损耗小时数:t=5500h。
4.负载损耗,主要是负载电流通过绕组时在电阻上的损耗,一般称铜损。其大小随负载电流而变化,与负载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5.由于电网原因间断供电或限电拉路,按变电站向用户实际供电小时数计算,不得以难计算为由,仍按全月运行计算,变压器停电后,自坠熔丝管交供电站的时间,在计算铁损时应予扣除。
变电站电损怎么计算?变损电量的计算:变压器的损失电量有铁损和铜损两部分组成。铁损与运行时间有关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铜损与负荷大小有关。因此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应分别计算损失电量。
1、 铁损电量的计算:不同型号和容量的铁损电量,计算公式是:
铁损电量(千瓦时)=空载损耗(千瓦)×供电时间(小时)
配变的空载损耗(铁损),由定额表查得,供电时间为变压器的实际运行时间,按以下原则确定:
(1)对连续供电的用户,全月按720小时计算。
(2)由于电网原因间断供电或限电拉路,按变电站向用户实际供电小时数计算,不得以难计算为由,仍按全月运行计算,变压器停电后,自坠熔丝管交供电站的时间,在计算铁损时应予扣除。
(3)变压器低压侧装有积时钟的用户,按积时钟累计的供电时间计算。
2、 铜损电量的计算:当负载率为40%及以下时,按全月用电量(以电能表读数)的2%计收,计算公式:铜损电量(千瓦时)=月用电量(千瓦时)×2%
因为铜损与负荷电流(电量)大小有关,当配变的月平均负载率超过40%时,铜损电量应按月用电量的3%计收。负载率为40%时的月用电量,由附表查的。负载率的计算公式为:负载率=抄见电量/S.T.Cos¢
式中:S——配变的额定容量(千伏安);T——全月日历时间、取720小时;
COS¢——功率因数,取0.80。
三线圈变压器损耗计算公式
三线圈变压器损耗与双线圈变压器的计算方法相同,即把变压器的损耗分为铁芯损耗(固定损耗)
和绕组电阻损耗(可变损耗)两部分。
由于三线圈变压器的各绕组所通过的电流不同,因此必须分别计算各绕组的损耗电量,然后相加为变压器的总损耗。
三绕组变压器损耗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铁芯损耗ΔAT=ΔP0(Upj/Uf)2
什么是电能损耗电力网电能损耗(简称线损)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是电网经营企业在电能传输和营销过程中自发电厂出线起至客户电度表止所产生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的电能消耗和损失。线损率是衡量线损高低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的指标,它综合反映和体现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了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的水平,是电网经营企业的一项经济技术指标。
线损电量的计算 按照DL/T686-1999《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的规定,线路损耗电量的计算以均方根电流法为基本计算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笔者推荐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1.均方根电流法 线路的电能损耗,应按线路的月负荷曲线计算,其代表日的损耗电能的计算方法为: △AL=3•Ijf2•R•T×10-3 式中:△AL——代表日的线路损耗电量,kW•h;Ijf——均方根电流,A;R——线路电阻,Ω;T——运行时间,h。 式中:It——各正点时通过线路的负荷电流。 代表日的选定按下列原则进行: (1)电网的运行方式正常,能代表计算期的正常情况。 (2)代表日的供电量接近计算期(月、年)的平均日供电量。 (3)绝大部分用户的用电情况正常。 (4)气候正常,气温接近计算的平均温度。 当考虑温度对电阻变化的影响时,线路电阻应进行如下修正: R=R20(1+β1+β2) 式中:R20——电路在20℃时的电阻值;β1——导线升温时电阻的修正系数;β2——周围空气温度对电阻的修正系数。 2.平均电流法 采用平均电流法计算线路的损失电量,其计算公式为: △AL=3•I2•RL•T×K×10-3 式中:△AL——线路损失电量,kW•h;I——线路中的平均电流值,A;RL——线路电阻值,Ω;T——用电时间,h;K——修正系数。 在三相电路中: 式中:AP——抄见有功电量;AQ——抄见无功电量。 所以,线路损失电量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在实际的线损计算中,可以先将公式中固定部分()即损失常数计算出来,每月的计算只需将固定部分(损失常数)与可变部分(AP2+AQ2)相乘,便可求出该户的当月线路损失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