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署空白补偿协议酿大祸,委托律师及时补救挽损失!
style="font-weight:bold;color:#34729d;font-size:17px; ">一张空白安置补偿协议 签署后追悔莫及
>苏女士的父母均是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某村村民,苏女士本人是当地镇政府的临时工。父母和苏女士分户多年,持有两个户口簿。几年前,该村需要拆迁,苏女士和其父母的房屋均被纳入了拆迁范围。因不认可补偿安置方案,苏女士的父母未能和政府签订补偿安置协议。
>镇政府领导便找到苏女士,以辞退来要挟,要求苏女士就自己的房屋和政府先行签约。
>因担心失去工作,苏女士在得到了领导“签字只代表自己小夫妻家庭,不影响父母的补偿问题解决”的口头确认后,在一份空白的安置补偿协议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令苏女士没有想到的是,有了这份协议,当地政府就直接拆除了苏女士和其父母的两处房屋,并且不再和其父母协商补偿安置事宜。后几经上访,在失去工作后,苏女士才终于拿到了自己签订的那份协议的一张复印件。
>协议上,不仅其父母是共同的家庭成员,另有住房的爷爷都成了苏女士的家庭成员,这份协议,变成了苏女士代三个家庭共同签订的安置补偿协议。
>凭空失去两户安置利益,苏女士父母、爷爷当然不能接受,苏女士认为是自己的做事不慎,在空白协议上签字,才造成了这样的窘境,不知如何向亲人交代,巨大的心理压力,让她的精神几近崩溃。
>2020年5月,经朋友介绍,苏女士找到了北京新邦律师事务所的储彪律师团队,在初步了解案情后,如实告知苏女士,虽然很同情苏女士的遭遇,但在征收拆迁中,一旦签订安置补偿协议,再委托律师维权,难度通常会明显增加。
>具体到本案,需要先行起诉,确认补偿安置协议无效后,才有谈补偿条件提高的可能,但实务中,诉讼确认补偿安置协议无效非常困难,我们对这个案件没有把握,委托风险较大。
>因满心希望被打击,苏女士就没有委托新邦律师,但是最终,还是在当地找了一个律师代理其提起了行政诉讼,请求确认补偿安置协议无效。
>2021年2月底,一审判决作出,法院驳回了苏女士一方的全部诉讼请求。走投无路又不愿放弃,再回想起新邦律师的咨询解答,苏女士认为整个案件的进程和律师的分析完全一致,遂再次找到新邦律师,表示愿意自担风险,也要委托律师代理二审,再试一试。
>律师再次研究了案情和一审的审理情况,认为本案一审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二审存在很大的操作空间,最终决定接受委托。
style="font-weight:bold;color:#34729d;font-size:17px; ">专业律师全力帮助 二审调解圆满解决
>接受委托后,新邦律师调整了一审代理思路,在二审庭审中,将主攻点放在了一审遗漏必要共同诉讼参与人,以及被告方未提交证据证明其具有签订行政协议的职权依据上,并表明了己方愿意调解解决行政纠纷的态度,同时针对很可能存在的补偿安置不公平,律师告知征收方,将随时主张依法公开。这个代理方案取得了成功,主审法官积极组织了几次调解,甚至两次为调解延长了审限。律师参与了其中最重要的一次调解,并在该次调解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苏女士一家和征收方终于达成一致,在原补偿安置协议的基础上,增加补偿100余万元,并承担延期支付的利息20余万元。
>至此,苏女士撤回补偿协议纠纷案的上诉,本案纠纷圆满解决。
style="font-weight:bold;color:#34729d;font-size:17px; ">律师提醒:委托专业律师要趁早!
>本案解决的时间相对较短,从接受委托到纠纷解决,不过短短5个月。
>案件能在一审被判决驳回的情况下,更换律师,二审解决争议,专业律师的作用不言而喻。
>广大被拆迁人在遇到拆迁纠纷时,只要条件允许,建议一定要选择专业的拆迁律师代理维权。
>最后,新邦拆迁律师团队特别提醒被拆迁人,委托律师要趁早,尽量不要是签订了补偿协议后,才想起来委托律师,寻求补救。
>苏女士的案件能圆满解决,不代表所有被拆迁人都有这份运气。
>案例来源:
>大律“云律所”法律支持单位——
>北京新邦律师事务所,以上为新邦律所办理过的真实案例,为确保个人隐私和商业隐私,文中所有的名字均使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