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犯罪人在犯罪后要想适用追诉时效制度免于刑事追究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中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的一个或几个:(1)犯罪行为极为隐密,无人发觉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2)即使发觉也无人控告;(3)公安、安全、检察机关未曾发现或立案;(4)犯罪结果尚未显现或即使显现也不严重。
###########
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的规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已经超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已经被追究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了刑事责任,该案件应当予以撤销。
追诉时效的期限是根据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轻重,分别规定长短不一的追诉时效期限: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我国刑法分则条文中对法定刑的规定包括几种不同的情况:
在一种犯罪有几个量刑幅度的情况下,应当按照犯罪的实际情况确定追诉时效期限的长短,即犯罪符合哪一个量刑幅度,就应当以那个量刑幅度的法定最高刑确定追诉时效的期限。
不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情况。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时效中断。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在一般情况下,追诉时效的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但是,如果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法律追诉期是多长时间法律规定的追诉期是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
1、法定最高刑期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五年后不再追诉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
2、法定最高刑期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不满十年的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十年后不再起诉;
3、法定最高刑期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十五年后不再追诉;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二十年后不再追诉,二十年后认为必须起诉的,应当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法律规定,以下两种情况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1、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
2、被害人在起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八条
【追诉期限的延长】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追诉时效的刑法规定追诉时效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的刑法规定是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诉讼时效是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诉讼时效是十年。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诉讼时效是十五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诉讼时效是二十年。
刑事追诉时效注意事项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对于“法定最高刑”的确定,应根据刑法规定的条款和量刑幅度,按法定最高刑来计算追诉期限。如果所犯罪行的刑罚分别规定有几条或几款时,按其罪应适用的条款的法定最高刑确定追诉时效期限。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追诉时效
追诉时效的期限和赦免的种类有哪些?追诉时效是指刑法所规定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的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超过法定的有效期限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除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确实必须追诉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可以追诉以外,一律不得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
追诉时效的期限为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不受追诉时效限制的特殊规定。①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②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
追诉时效的计算,刑法作了如下规定:①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②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③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赦免是国家对犯罪分子免除其罪或刑的一种法律制度。
赦免分为大赦和特赦两种。一般说来,大赦是国家对一定时期内某些种类或一般的犯罪分子实行普遍赦免。特赦是国家对特定的犯罪分子免除其刑罚的全部或部分。
刑事诉讼法追诉期限的规定是什么一、 刑事诉讼法 追诉期限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的规定是什么? 追诉期限的具体规定为: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 有期徒刑 的,追诉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 死刑 的,追诉期限为20年 (5)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追诉期限 从犯 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二、 追诉时效 有什么意义? 刑法 制定追诉时效并不是对犯罪的宽容,其意义在于: 1、充分发挥 刑罚 的预防犯罪的目的。对犯罪人实施刑罚,其目的在于有效地预防犯罪,如果犯罪人犯罪后在法定的期限内没有再犯罪,说明犯罪人已认识到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而改恶从善,刑罚已无在进行处罚的必要。打击犯罪,对犯罪人的及时处罚可以 警告 社会上的其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他可能犯罪的人,对已过法定时效的犯罪的追诉,难以达到及时警戒的一般预防效果。 2、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对于轻微的 刑事犯罪 ,经过一定的时间和环境的改变,当事人之间已相互详解,如果超过追诉时效再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会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不利于社会稳定。 3、集中力量打击现行犯罪,犯罪后未及时受到刑罚处罚,随着时间的流失,有罪 证据 消灭,当事人死亡,如果无限期的追诉,司法机关会陷入难以摆脱的境地不能自拔,形成恶性循环,极大地削弱及时打击现行的力量,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三、在以下情况下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1)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 立案侦查 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2)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 立案 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刑事案件的追诉期限是在刑法当中有着明确规定的,不同的刑事案件的追诉期限不能一概而论。其实有些性质特别恶劣的刑事案件,就算刑法中规定的追诉期限是20年,但是20年以后如果司法部门认为还是必须要追溯的,也可以报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批准,案件性质越恶劣追诉期限也越长。
什么是追诉时效?一、追诉时效概念
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已经超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已经被追究了刑事责任,该案件应当予以撤销。
那么不同的犯罪追诉时效是多少年呢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
我国《刑法》依据不同犯罪的法定最高刑给出了不同规定。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应当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是 :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但是结合案例来看,劳某枝犯罪23年以后才追捕本人,不是已经过了20年了吗?还能追溯吗?这里又涉及一个知识点—追诉时效的延长。
二、追诉时效的延长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追诉时效延长分为两种情况:
(一)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犯罪人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二)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