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法医鉴定
颅脑损伤司法鉴定级别标准
一级伤残:
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颅脑损伤法医鉴定 ,完全依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颅脑损伤法医鉴定 ,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2.意识消失
3.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4.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二级伤残:
1.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颅脑损伤法医鉴定 ,仅限于床上或椅子上活动
3.不能工作
4.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三级伤残:
1.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活动
3.明显职业受限
4.社会交往困难
四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3.职业种类受限
4.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五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量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3.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4.社会交往贫乏
六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能部分代偿 条件性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降低
3.不能胜任原工作
4.社会交往狭窄
七级伤残:
1.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2.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期活动受限
3.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4.社会交往降低
八级伤残:
1.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远距离流动受限
3.断续工作
4.社会交往受约束
九级伤残:
1.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级伤残:
1.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3.社会交往能量有所下降
关于颅脑受损的伤残鉴定,法医临床是否能鉴定等级颅脑损伤的颅脑损伤法医鉴定 ,如果遗有精神障碍或者智能缺损颅脑损伤法医鉴定 ,必须进行法医精神病鉴定。
法医临床的司法鉴定机构颅脑损伤法医鉴定 ,没有资质对伤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法医精神病鉴定机构,没有资质评定具体的伤残等级。因此,法医临床鉴定机构,要依据法医精神病鉴定机构对伤者精神障碍智能缺损的评估结果,出具是否构成伤残等级、或者具体伤残等级的鉴定意见。
如果鉴定机构同时具有上述两项资质的话,那么该鉴定机构可以直接出具伤残等级的鉴定意见。
闭合性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法医鉴定轻伤吗?根据相关标准颅脑损伤法医鉴定 ,可定为轻伤二级。致人轻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相关法条:
一、《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5.1.4 轻伤二级
e)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颅脑损伤法医鉴定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交通事故颅脑损伤伤残鉴定法律分析:交通事故颅脑损伤一般是在医疗终结后三十日内提出申请伤残鉴定。交通事故颅脑损伤法医鉴定 的当事人因伤致残颅脑损伤法医鉴定 ,在治疗终结后,可向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或者起诉后向法院申请伤残评定。法医可根据病情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如评定材料不足后未到评定时机不予受理。建议:骨折及轻、中度颅脑损伤3个月以上,高度颅脑损伤6个月以上进行评定。自己去鉴定颅脑损伤法医鉴定 的,如果对方不认可,打到法院,可能还需要重新鉴定。
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四十九条 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
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对交通肇事逃逸车辆的检验、鉴定自查获肇事嫌疑车辆之日起三日内委托。
对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后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对精神疾病的鉴定,由具有精神病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
第九十二条 因确定损害赔偿的数额,需要进行伤残评定、财产损失评估的,由各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资质的机构进行,但财产损失数额巨大涉嫌刑事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委托。
当事人委托伤残评定、财产损失评估的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交通事故脑部受伤做什么样的伤残鉴定交通事故脑部受伤一般是事故发生后六个月鉴定。头部损伤颅脑损伤法医鉴定 ,主要看疤痕、有没有骨折、有没有手术、有没有后遗症。《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中规定,评定时机应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颅脑损伤法医鉴定 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鉴定。
无论通何种委托方式,伤者都要提供相关材料。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材料是否完整、充分、真实,直接关系到司法鉴定机构是否会受理。材料越充分、完整越有利于司法鉴定机构对伤者的伤情做出公平、公正、合理的伤残级别。
1、入院记录
2、出院记录颅脑损伤法医鉴定 ;
3、出院小结颅脑损伤法医鉴定 ;
4、病历本;
5、疾病诊断证明书;
6、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X片、CT及诊断报告;
7、交通事故认定书;
8、交通事故伤者身份证或户口本;
9、伤残鉴定委托书(若对治疗尚未终结或者出院的伤者,因调解需提供鉴定等级而提前做伤残鉴定的情况,应当在伤残鉴定委托书中予以说明)。
扩展资料颅脑损伤法医鉴定 :
鉴定一般应当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其组织器官结构破坏或者功能障碍已难以继续恢复。标准中有规定的,依据标准执行,没有规定的,按照下列情形掌握:
可在损伤后3个月内进行鉴定:
适用于以原发损伤后果作为鉴定依据的案件,包括肢体、脏器缺失,内脏切除、修补,颅骨和颌骨缺损,肋骨骨折,肋骨缺损,牙齿脱落等。接受委托时应当明确告知被鉴定人,伤残鉴定后有可能影响”三期“评定。
至少在损伤3个月后进行鉴定:
适用于椎体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不含脊髓损伤),骨盆骨折后的畸形愈合,肋骨骨折的畸形愈合,心、肺挫伤,肋骨骨折引起的胸膜粘连,肢体骨折未手术且不涉及功能障碍。
至少在损伤6个月后进行鉴定:
适用于以损伤并发症或后遗症作为鉴定依据的案件,主要包括面部或体表瘢痕(含色素改变),视、听觉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肢体骨折或软组织等损伤后涉及关节功能障碍(含手、足功能),颅脑损伤后涉及智力缺损、精神障碍、大小便失禁、语言功能障碍,脏器损伤后的功能障碍。
伤后间隔较长时间手术的,鉴定时间需相应的延长。
至少在损伤9个月后进行鉴定:适用于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肢体瘫痪。
至少在损伤后12个月后进行鉴定:适用于肢体长骨骨折并发骨髓炎、骨不连。
内固定在位伤残程度鉴定的时机选择:
-内固定物不影响伤残等级评定的,可按骨折愈合标准选择鉴定时机。如:肋骨内固定、脊柱骨折内固定、临床认为不必取出内固定且出具证明(建议意见)的。
对肢体邻近关节的内固定在位可能影响关节功能并需据此关节功能评定伤残等级的,原则上需取出内固定并经适当功能锻炼2个月以上方能进行鉴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进行鉴定:
1、内固定在位符合标准中鉴定技术规范或条款规定情形的;
2、因年龄(60周岁以上)、身体等原因,为避免可能的手术风险,被鉴定人书面申请或临床出具不宜取出证明(建议意见)的;
3、双方当事人同意根据现状进行鉴定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伤残鉴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
法医鉴定脑出血算几级伤?脑出血属于几级伤需要先向当地有伤残鉴定资质颅脑损伤法医鉴定 的鉴定部门申请伤残认定颅脑损伤法医鉴定 ,由专业的伤残鉴定机构进行伤残等级认定颅脑损伤法医鉴定 ,以认定的结果为准。
颅脑损伤程度标准颅脑损伤法医鉴定 :
颅脑损伤重伤一级:
一、植物生存状态。
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
偏瘫、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便、小便失禁。
非肢体瘫的运动障碍(重度)。
重度智能减退或者器质性精神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二、重伤二级
头皮缺损面积累计75.0cm2以上。
开放性颅骨骨折伴硬脑膜破裂。
颅骨凹陷性或者粉碎性骨折,出现脑受压症状和体征,须手术治疗。
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持续4周以上。
颅底骨折,伴面神经或者听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脑挫(裂)伤,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颅内出血,伴脑受压症状和体征。
外伤性脑梗死,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外伤性脑脓肿。
外伤性脑动脉瘤,须手术治疗。
外伤性迟发性癫痫。
外伤性脑积水,须手术治疗。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外伤性下丘脑综合征。
外伤性尿崩症。
单肢瘫(肌力3级以下)。
脊髓损伤致重度肛门失禁或者重度排尿障碍。
三、轻伤一级
头皮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20.0cm以上。
头皮撕脱伤面积累计50.0cm2以上;头皮缺损面积累计24.0cm2以上。
颅骨凹陷性或者粉碎性骨折。
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
脑挫(裂)伤;颅内出血;慢性颅内血肿;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
外伤性脑积水;外伤性颅内动脉瘤;外伤性脑梗死;外伤性颅内低压综合征。
脊髓损伤致排便或者排尿功能障碍(轻度)。
脊髓挫裂伤。
四、轻伤二级
头皮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8.0cm以上。
头皮撕脱伤面积累计20.0cm2以上;头皮缺损面积累计10.0cm2以上。
帽状腱膜下血肿范围50.0cm2以上。
颅骨骨折。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
五、轻微伤
头部外伤后伴有神经症状。
头皮擦伤面积5.0cm2以上;头皮挫伤;头皮下血肿。
头皮创口或者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