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赔偿月工资怎么算才正确
法律分析:计算经济补偿金前十二个月劳动赔偿月工资怎么算才正确 的平均工资指的是按劳动者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正常工作期间平均应得工资计算劳动赔偿月工资怎么算才正确 ,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各种补贴和津贴、加班工资、奖金和特殊情形下支付的工资。
上述前十二个月构成计算在平均工资的为:基本收入、绩效提成、管理津贴、基金奖励。
不计算在平均工资的为:社保扣款、员工福利(如果作为工资发放可算)、集团公司周年庆发的钱(如果作为工资发放可算)、个人所得税。
公司承担的的社保及住房公积金不计算在平均工资里面。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劳动赔偿月工资怎么算才正确 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劳动赔偿金如何计算?劳动法赔偿金计算方法劳动赔偿月工资怎么算才正确 :
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1、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劳动赔偿月工资怎么算才正确 的,按12年算)
2、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工资,重病加50%,绝症加100%)
3、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4、客观变化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5、经济裁员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6、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的50%)
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总和×n=工作年限×月工资×(1+50%)×n
经济补偿月工资怎么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赔偿月工资怎么算才正确 ,员工月平均工资按照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应得工资计算平均值,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除此之外,并无其劳动赔偿月工资怎么算才正确 他法条直接关联到月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其实,从法律规定来看,月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就是每个月应得工资的平均数,但为什么还会存在计算错误的情况呢?笔者认为,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没能正确理解为“应得工资”。在解决何谓“应得工资”之前,我们先来普及“工资”的法律定义。根据法律规定,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劳动关系双方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具体而言,工资由以下部分组成劳动赔偿月工资怎么算才正确 :(一)计时工资劳动赔偿月工资怎么算才正确 :(二)计件工资(其中包括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三)奖金(如年终奖、季度奖);(四)津贴(如岗位津贴)和补贴(如餐补、交通补贴等);(五)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包括: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附加工资、保留工资)。然后,再来看法律意义上的“应得工资”。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双方劳动合同的约定,根据上述所有工资组成部分计算应支付给员工提供了正常劳动情况下的工资即为法律意义上的“应得工资”,但由于存在以下工资扣减的情形导致员工实际到手工资(以下称“实发工资”)一般会少于应得工资:用人单位可依法从员工工资中代扣或者代缴下列费用:(一)员工本人工资的个人所得税;(二)员工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费;(三)协助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由员工负担的抚养费、扶养费、赡养费;(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由用人单位从员工工资中代扣或者代缴的其他费用。用人单位可以从员工工资中扣减下列费用:(一)员工赔偿因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单位经济损失的费用(二)用人单位按照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的违纪经济处罚;(三)经员工本人同意的其他费用。用人单位每月扣减前款第(一)、(二)项费用后的员工工资余额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为平衡员工与用人单位双方权益,《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也为“月平均工资”设定了最低和最高的限额。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月平均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特别说明:1、在计算平均工资的时候,对于出勤天数少于21.75的月份,法院一般会剔除出去。2、工伤期间工资低于社平工资60%的,以上年度社平工资(现在按省级统筹会更高些)的60%计算。
劳动赔偿金如何计算劳动法赔偿金计算方法劳动赔偿月工资怎么算才正确 :
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1、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劳动赔偿月工资怎么算才正确 的,按12年算)
2、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工资,重病加50%,绝症加100%)
3、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劳动赔偿月工资怎么算才正确 的,按12年算)
4、客观变化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5、经济裁员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6、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劳动赔偿月工资怎么算才正确 的50%)
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总和×n=工作年限×月工资×(1+50%)×n
劳动仲裁赔偿金月工资标准如何计算,如何提供证据?劳动仲裁经济补偿金劳动赔偿月工资怎么算才正确 的计算标准劳动赔偿月工资怎么算才正确 ,请参阅《劳动合同法》的如下规定劳动赔偿月工资怎么算才正确 :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劳动赔偿月工资怎么算才正确 ,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赔偿金是经济补偿的二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