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员工赔偿的劳动法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劳动关系 解除关于员工赔偿的劳动法 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者 辞职 关于员工赔偿的劳动法 ,一种是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关于员工赔偿的劳动法 ,新 劳动法 关于辞退员工补偿关于员工赔偿的劳动法 的规定可以参考如下根据辞退员工需付出的代价不同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需支付辞退员工赔偿的情形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相关规定解除或者 终止劳动合同 的,若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者合同已经无法继续履行,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向辞退员工支付 赔偿金 。 二、需支付辞退员工补偿的情形 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被辞退员工补偿金: (一)用人单位依照 企业破产法 规定进行重整,经过合法程序辞退员工的; (二) 劳动合同 期满后用人单位决定不与员工续签的,但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除外; (三)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或用人单位被吊销 营业执照 、责令关闭、撤销时辞退员工的; (四)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时辞退员工的。 三、需提前30日通知或支付 代通知金 作为补偿的情形 劳动者有下列情况的,用人单位 解除劳动合同 只需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 工资 :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 合同订立 时所依据的客观状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四、无需支付辞退员工补偿/赔偿金的情形 (一)劳动者有下列情况的,用人单位可以不经通知即解除劳动合同: 1、在 试用期 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4、同时与其关于员工赔偿的劳动法 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第一条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单位在以下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应支付 经济补偿金 1. 经劳动 合同当事人 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工作年限满6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不满6个月的按半年算;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的经济补偿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 合同解除 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2.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 因病或非因公负伤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公式: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的工资) 3.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最多不超过12个月。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4.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 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5. 经济性裁员的 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 6. 用人单位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的计算 经济补偿金 = 原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50%) 7. 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 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总和×n=工作年限×月工资×(1+50%)×n(1 第二条 《 上海 市劳动合同条例》规定,单位在以下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1.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最多不超过12个月。 2.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最多不超过12个月。 3. 用人单位破产、解散或者被撤销的 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 第三条 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的计算 1. 劳动者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的赔偿金的计算 赔偿金=录用费用+培训费用+直接经济损失+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2.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条款赔偿金的计算 赔偿金 = 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或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润)+合理的调查费用 第四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连带赔偿责任 1. 赔偿金总额的计算公式 赔偿金总额=直接经济损失 + 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用人单位承担70%以上) 2. 用人单位赔偿金份额的计算公式 赔偿金=赔偿金总额×n(70%≤n≤1) 3. 劳动者赔偿金份额的计算公式 赔偿金=赔偿金总额-用人单位的赔偿金份额 第五条 因用人单位原因不订立劳动合同、订立无效劳动合同、侵害 女职工 、 未成年工 健康及违法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金的计算 1. 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赔偿金的计算 赔偿金=应得工资收入×25% 2. 造成劳动者 工伤 、医疗待遇损失的赔偿金的计算 赔偿金= 医疗费用 ×25% 3. 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身体损害赔偿金的计算 赔偿金=医疗费用×25% 第六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的赔偿金的计算 1. 违法解除赔偿金=录用费用+培训费用+直接经济损失+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2. 劳动者违反保密条款赔偿金=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或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润)+合理的调查费用 第七条 竞业禁止的补偿 补偿费标准国家没有统一规定,部分省市有地方性规定,一般为该员工离开前最后一个年度从该企业获得的报酬总额的一定比例,限制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 第八条 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是否包括 加班工资 和各类补贴 按照有关规定,经济补偿金的计发标准应当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前劳动者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性收入来计算(如果该计算结果低于 最低工资标准 的,以最低工资标准计算)。而工资性收入应当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第九条 哪些违纪行为可以合法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补偿金 1.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 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5. 法律、 法规 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 不能列入经济补偿金基数的范围 1. 社会保险 福利费用,如丧葬抚恤救济费、生活困难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等; 2. 劳动保护费用,如工作服、解毒剂、清凉饮料费用等; 3. 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他劳动收入,如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中华技能大奖等,以及稿费、讲课费、翻译费等。
劳动法关于辞退员工的补偿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关于员工赔偿的劳动法 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关于员工赔偿的劳动法 ;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关于员工赔偿的劳动法 ;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劳动法规定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怎么赔偿劳动者因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关于员工赔偿的劳动法 的,赔偿金额需要分情况关于员工赔偿的劳动法 :1、劳动者故意造成的损失需要100%全额赔偿;2、劳动者存在重大过失的,赔偿50%左右;3、劳动者一般过失或者正常工作不存在主观故意或重大过失的,造成的经济损失,无论大小,均不应让劳动者承担。
法律分析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主要情形关于员工赔偿的劳动法 :(一)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导致企业损失:如劳动者未履行提前通知义务而径自离开工作岗位,使得短期内企业无法补充人员或者,有些公司的重要项目可能因劳动者的不辞而别而无法完成,造成外部的商业违约风险,间接给公司造成损失;(二)劳动者违反相关约定导致企业损失,如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泄漏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从而导致企业利润下滑产生经济损失;(三)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劳动者职务行为导致企业损失,主要表现为没有按照岗位职责履行自己的义务,有未尽职责的严重过失行为或者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使用人单位有形财产、无形财产遭受重大损害的情形。比如,商业银行的业务经理违反风险控制规定随意放贷,从而造成的银行呆账坏账。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劳动法怎么规定辞退员工赔偿劳动法 规定辞退员工赔偿要分情况关于员工赔偿的劳动法 : 1.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违法单方面 解除劳动合同 的关于员工赔偿的劳动法 ,需要支付双倍的 经济补偿金 作为赔偿。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 工资 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关于员工赔偿的劳动法 ; 2.劳动者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等过错的,单位单方解除不需要支付补偿关于员工赔偿的劳动法 ; 3.经济性裁员被辞退的,单位只需要根据 工龄 支付经济补偿金,而不是双倍赔偿关于员工赔偿的劳动法 ; 4.劳动者存在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等非过失性过错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后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 法规 定解除或者 终止劳动合同 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 赔偿金 。